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8屆--民國87年

平行線問題之研究推廣

在一年級的時候,師大的許志農教授演講時,曾提到有關平行線的相關性質。由於在那以前,我們的數學老師也曾經出過一題「在三條平行線上各取一點,作正三角形的方法研究。因此我們覺得很有興趣,並且有研究推廣的價值。所以我們就開始著手進行…。

立體五階鬼方陣探索

有關於方陣的作品,在歷年的科學展覽會中經常出現,我也是這方面的大玩家,曾經做出了無數個二度空間的拉丁方陣和鬼方陣。去年,我在國際科展會場內邂逅了一些作者與師長,就熱烈地和他們討論著這方面的幾道大難題,並經由他們的介紹得到了許多寶貴的參考資料及遍訪名師高手。

多變的月姑娘

八十六年度中秋節發生月蝕,我們對月亮的種種變化,發生了興趣,於是和老師研究,一起做了以下的實驗。

風中毛毛蟲(平面飛行翼浮力探討)

暑假中,由於家住公寓十六樓,白天南風吹過電線與樹梢的呼嘯聲,晚上鳥瞰五甲社區夜景,得天獨厚的居家環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爸媽每天上班。無暇陪我們去學校或中正文化中心,比較寬廣的都市綠地,放放風箏。上學期暑假的社團活動中,老師教我們如何在風箏主繩放猴子的遊戲。我們兄弟倆想靠南邊的紗窗口,放起原地起降的風箏遊戲,回到學校後我們就跟老師說明這個構想,老師認為不妨拿來做科展研究素材,於是研究之旅於焉展開。

還原劑種類與pH值對kM nO4 產物之相關研究

錳的化學,在各國的文獻中,討論頗多,眾說紛紜。我們在屢經試驗之後,發現並沒有一套理論可以完整充分地解釋所觀察到的現象,故生研究動機。

玻璃片中的彩虹─7.6cm×2.6cm 大尺寸單晶薄膜之製作

上自然課時,老師曾教過我們由明礬的過飽和溶液降溫得到明礬結晶的實驗,激發了我們進一步研究晶體成長的興趣。我們發現:當晶體的體積很小時(大約 2 mm 左右),外型規則、形狀很漂亮、顏色很透明、晶瑩,像鑽石一樣美麗。老師告訴我們:這時候, 〝 整塊晶體 〞 中只有單一種物質排列的方式,這種狀態稱為 〝 單晶 〞 。可是當我們繼續讓晶體逐漸長大時(大約 5mm 以上),就會有顏色不清澈(呈現白色),形狀雜亂、不規則的情形發生,就不再是單晶了。 我們希望能長出 〝 一大塊的單晶 〞 ,可是都沒有成功。所以我們想換一個方式,先研究長出 〝 一大片單晶 〞 ──〝 一大片薄薄的單晶 〞 的方法,也就是研究製作大尺寸的單晶薄膜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接觸到的薄膜,就是肥皂泡和水上浮著的油膜,它們都會顯示出七彩的顏色和條紋,這是光干涉的現象,因此我們想利用薄膜的光干涉現象,研究如何製作大尺寸的明礬單晶薄膜。

蛻變中的你

放假時和媽媽一起到舅舅家玩,看到舅舅正忙著將採收的水柿放在大水缸裡浸泡。我覺得好奇:水柿要經過怎樣的處理才會快點成熟又好吃呢?於是我就和幾位有興趣的同學一起研究這個問題,並請老師指導我們。

有趣的食鹽

在三年級自然課中,曾學過「硼酸的溶解」,知道硼酸溶解在水中的量會隨溫度上升而增加;暑假中,我們用鹽做了相似的實驗,卻有不同的結果,這是怎麼回事呢?開學了,到校請教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們,食鹽和硼酸各有不同的特性,我們可再做實驗驗證,而鹽還是個奇妙的東西,記不記得媽媽常用鹽水浸水果?曾喝過沙士加鹽嗎?還有,看過鹽醃過的菜或魚肉嗎?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展開了一連串有趣的實驗。

利用異位表現研究果蠅複眼發育相關基因之作用

眼睛是生物演化過程發展出的一精密器官,其發育過程必有許多基因參與作用。然而,那些基因與眼睛發育有關?這些基因有什麼相互關係?它們的作用方式又是如何?這些都是有趣而亟待探討的問題。\r 為了探討眼睛發育的基因調控,本實驗選用了果蠅為材料,利用異位表現(使基因表現於原本不表現的地方)的方式,研究與果蠅複眼發育有關基因的作用。選用果蠅為材料的原因有三:\r (一)複眼雖精密,卻非實驗室飼養條件下生存所必須,即使很嚴重的突變種都可以有一定的存活率。\r (二)果蠅幼蟲時期有器官芽( disc,以後發育為果蠅成蟲的各器官),由 X - gal 染色技術,可以清楚的看出器官芽的變異情形,藉此可以追蹤基因在發育極早期的表現情形。\r (三)許多果蠅的基因,在高等動物(包括人類)中,都有 DNA 序列極相近的同源基因發現,本實驗希望由較簡單較易實驗的節肢動物著手,期能為生物眼睛發育提供一相通的基因調控模式。\r 目前, ey , eyg , dac , dpp pathway (包括 dpp , tkv , Mad )與 wg 等基因被認為可能與果蠅複眼早期發育與形成密切相關,本實驗即針對這些基因,探討它們的功能與相互關係。

空穴來風─風扇流場之探討

資源教室的設備一向都很老舊,尤其是嘎嘎作響搖搖欲墜的吊扇,在需要安靜思考時聽起來格外刺耳。在燥熱的天氣下忍痛將風扇關了,四個人盯著天花板發呆,一位同學自言自語道:「吊扇 … 為什麼葉片有個角度?」就因這句話,其他人紛紛附和:「風車好像也是 … 」「飛機的螺旋槳 … 」「CPU散熱用的小風扇 … ? J 「嗯 … 抽油煙機呢? J 「還有竹蜻蜓!」沒想到,這麼多日常用品都有類似的應用,大家精神一來,靈機一動,興起了研究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