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異位表現研究果蠅複眼發育相關基因之作用
眼睛是生物演化過程發展出的一精密器官,其發育過程必有許多基因參與作用。然而,那些基因與眼睛發育有關?這些基因有什麼相互關係?它們的作用方式又是如何?這些都是有趣而亟待探討的問題。\r 為了探討眼睛發育的基因調控,本實驗選用了果蠅為材料,利用異位表現(使基因表現於原本不表現的地方)的方式,研究與果蠅複眼發育有關基因的作用。選用果蠅為材料的原因有三:\r (一)複眼雖精密,卻非實驗室飼養條件下生存所必須,即使很嚴重的突變種都可以有一定的存活率。\r (二)果蠅幼蟲時期有器官芽( disc,以後發育為果蠅成蟲的各器官),由 X - gal 染色技術,可以清楚的看出器官芽的變異情形,藉此可以追蹤基因在發育極早期的表現情形。\r (三)許多果蠅的基因,在高等動物(包括人類)中,都有 DNA 序列極相近的同源基因發現,本實驗希望由較簡單較易實驗的節肢動物著手,期能為生物眼睛發育提供一相通的基因調控模式。\r 目前, ey , eyg , dac , dpp pathway (包括 dpp , tkv , Mad )與 wg 等基因被認為可能與果蠅複眼早期發育與形成密切相關,本實驗即針對這些基因,探討它們的功能與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