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8屆--民國87年

中華民國第三十八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數學科評語

本年度的作品一般而言水準不錯。選題廣泛、探討深入且完整是主要的優點。有些作品是從國內外一些數學期刊上的問題得到靈感.加以研究,而得到可觀的成果。有些作品走對過去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因而能對整個問題的了解較透澈。大部分作品的作者,由其清晰的表達,及能及時回答評審的發問,可看出學生參與的程度極高,此為可喜的現象,略微遺憾的是,有一件作品內容明顯有誤,在縣市參展時卻未被發現而推薦至全國。另有些學生的作品能處理一般的問題,或數字極大的情況,但對小數字或特例反而不會回答,顯見對作品的內涵並不十分了解。

鐵鏽蝕暨常見金屬腐蝕動力與熱力的探討

鐵鏽蝕過程一般視為是無用的電池(電化學),若我們能將這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再轉變為熱能加以利用,是科學展覽作品中的一新研究領域;況且高中化學(三)鐵鏽蝕實驗,僅定性驗證鐵鏽蝕陰、陽極產物及酸性物加速鏽蝕的變因而已;在歷屆高、國中科展作品中也沒有出現量化的資料。囚此,本研究希望從鐵鏽蝕暨常見金屬腐蝕動力與熱力的問題著手於量化方面的探討。 在應用方面,若能提高鐵鏽蝕過程的發熱速率,降低材料成本,化腐朽為神奇,將這些自發性的金屬腐蝕有效的利用,在創造能源並兼顧環保概念的實驗設計中,為維護地球資源盡心力,這些就是我們的研究動機。

健康的、健康的、真健康

暑假的時候,因為下了好多天的豪雨,菜價居高不下,看到媽媽自己種植各種芽菜,非常有趣。而且媽媽曾說“芽菜不只好吃,而且健康又經濟。因此我想:要怎樣才能把芽菜栽培好呢?於是,我就和幾位有興趣的同學一起研究栽培芽菜的問題,並請老師指導我們。

小而美,小而省 ─ 樹狀四方分割法之碎形影像壓縮

我們一直對於資訊軟體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資料壓縮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課題,而我們發現影像壓縮還有進步的空問。另一方面,在高一下學期因為閱讀混沌(1)一書而首次接觸到了混沌科學。由於這方面的興趣,使我們得知可以利用碎形原理來作影像壓縮,可是文獻上對於如何實際操作還是語焉不詳。所以我們想在這次研究計劃中,結合碎形理論與現有資訊科學,嘗試來作碎形影像壓縮。

誤導老師三十年的一個錯誤題目

上數學課時,突然聽見擴音器傳來全校老師請到辦公室開會的聲音,只見老師放下粉筆匆匆往外走去,突然問,又不放心的回頭隨手在黑板寫上□÷2.17=1.5…0.28 ,求 □ =?這個題目,十分鐘後,老師回來並檢討這個題目。 經由大家討論,我們一致同意□ =3.535 這個答案,下課後,我發現經過驗算所得的答案好像怪怪的,一連算了幾次都是一樣的結果,我就將題目拿去請教老師,看看到底那裡出了問題,老師也很訝異,並建議大家一起探討研究,經過二個多月的努力,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終於有了重大的發現。

海沙的故鄉─臺灣北濱海沙的認識

台灣北部海濱有許多美麗的沙灘。有一天,爸爸帶我們到北濱遊玩,令我感到好奇的是,沙灘上的沙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又發現,白沙灣海水浴場的沙灘是一片雪白的,而金山沙灘看起來是灰黑色;來到福隆海水浴場,沙灘卻又是整片金黃色的,仔細觀察,這些沙灘的沙不論顏色或粗細都不太一樣,是否它的成分有差異呢?這些差異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呢?不禁想舀一些沙回家觀察。就讓我們來一起認識這些沙灘的海沙吧!

鹿寮坑─我的家鄉

有一次到我家附近爸爸的朋友所開的,位於鹿寮坑的釣蝦場去玩,我發現附近有一條很大的臭水溝叫南山溝,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聽到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那一條又大又臭的水溝,在十多年前竟然有許多豐富的魚蝦,不禁讓我想了解這條小溪是如何被破壞的,再加上前一陣子南勢角地區水患,我們認為和南山溝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我想從南山溝的上游─鹿寮坑來調查,希望能了解鹿寮坑附近有那一些的環境破壞呢?於是我找了同班同學,並請老師帶我們調查,希望能對我們住的附近地方多了解一些。

揭開無尾鳳蝶的秘密

生態園裡有很多無尾鳳蝶飛舞著,柑橘樹上有許多卵和幼蟲,老師常帶我們去觀察。有一次,老師給我一盆小柚子樹,樹上有四個無尾鳳蝶的卵,我養了一陣子,覺得很有趣,因此,就決定研究牠的一生。

從畢氏定理談起

有一次上數學課,老師告訴我們:「費馬最後猜想已經在最近一、兩年來獲得圓滿的解決:無解。」它引發了我的興趣。我想:若換個形式,是不是有解,或是出現其他情況?這個構想,使我展開了一連串的研究路程。

沙的世界真奇妙

望著學校即將完工的美麗紅樓,心裡真是又期待又興奮。有一天大卡車載來了一堆一堆的沙子,我們很好奇這些沙子從哪裡運來的,下課時便去請教老師,才知道蓋房子是用河沙,海沙是不能用來蓋房子的,聽完老師的解釋,我們仍有滿肚子疑問,海沙和河沙有何不同?為何海沙不能蓋房子?為了解開疑惑,我們開始這次有趣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