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應用科學科

壓出一片天空 ─ Arithmetic壓縮演算法實作

Arithmetic 乃由 P.Elias所提出的壓縮理論,雖然其「理論壓縮率」頗高,但因所需之記憶體過多、速度太慢(因需大量計算),故難在早期電腦上實現,近期個人電腦速度大為提高,且記憶體尚稱足夠,但 ZIP 壓縮法和其他壓縮法(如 LZW , LZSS , ARJ 等)已提供不錯的壓縮率和多樣的功能,故鮮有 Arithmetic 壓縮法之綜跡 …… 偶在一書上見到此壓縮之理論,驚於其高壓縮之率與特殊的壓縮方法,故興「實作一番」之念,以解其「冰封」之憾 ……

電腦哲學家─ 符號邏輯與人工智慧的探討及實作

1993 年 7 月間(作者小學六年級時),閱及「有趣的人工智慧程式」中之 FOL (註 1 )程式 FETCH ,深覺其功能之侷限與不足;因此有人工智慧及邏輯方面之興趣,故期能加以改進,做出具完備符號邏輯推論能力之程式。\r 惜當時程式設計能力未逮,故僅撰一程式架構( LOGIC ) ,以處理三段論法規則( Syllogisticorules )之一種(註 2 ) ,經一年半之改進,並數度改寫其「推論機制」後,終於做出具「推論智慧」、接受多語混合輸入的「三段論法處理界面」〔 SAPI 〕 與「邏輯推論界面編譯器」〔 LPIC 〕 (註 3 ) ,並能處理多種不同邏輯關係之程式後,始達成原先期望之目標。\r 〔 SPAI 〕 即成,即以此報名參加校內科展。但因所學有限,致難有長足進步,常以為憾。及閱國外此類軟體之較新( 1994 )文獻,恍然大悟之餘,遂將〔 SAPI 〕之架構與功能擴充;因〔 SAPI 〕架構極「硬」(缺少彈性、擴充性),故未能改寫之處,撰一名為〔 IPAS 〕(註 4 )之獨立軟性架構程式以實作之;除取截長補短之效外,更以電腦實作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之邏輯世界為期。

電腦(1A2B)猜數字遊戲的策略

在1A2B猜數字遊戲,人和人的對抗中發現,人的思考方式有抽象的傾向,不能對龐大的資料進行判斷處理。所以利用電腦高度的運算能力來克服上述的缺點,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思考路線。看是否能因此思考方向而推出一套「不敗」的公式。

小鳥飲水器的狂想曲-大氣壓力及浮力原理之設計及其應用

家裡有一隻小鳥,每天我都會去餵食,有一次家裡要外出旅遊,擔心小鳥沒人餵食。於是爸爸又重買一個小鳥飲水器,把玩小鳥飲水器,我很好奇,為什麼水可以源源不絕的流出,而不會溢出,查閱百科全書,卻只有寫「大氣壓力」四個字。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研究,並且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又有了其他的想法,並設計改良了一個自動給器。

自製簡易紫外線偵測器與其應用

86年7月1日開始,氣象局開始發佈紫外線指數的預測報告,氣象主播一直呼籲提醒觀眾在 紫外線指數太高時要避免外出,到底什麼是紫外線指數呢?又必須外出時要怎樣防護?塗 防曬油有用嗎?加件長袖衣服有用嗎?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偵測器呢?因此我們進 行了一連串的探討與實驗。

條條有理─探討鞋底紋路對摩擦力的影響

媽媽幫妹妹買了有可愛蔬菜水果鞋底的鞋,可是媽媽說過,鞋底有紋路才容易滑倒,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紋路止滑才好呢?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於是我們就開始動手試驗了。

水污染終結者?濾水器 DIY

在這個人人講究環保、健康的時代,飲用水的品質越來越受到重視了,希望能夠喝到比較好的水。可是,最近聽同學們說,有人發現家裡濾水器的濾芯,還沒有到使用期限就無法使用了。這讓我們不禁懷疑,從濾水器過濾出來的水家家戶戶大都裝設了濾水器,真的乾淨嗎?可以安心的喝嗎?於是,我們決定做一個有關濾水器的實驗和探討。

太陽照過來─太陽能板的妙用

有一次看到太陽能電算機好神奇,照光就可運作,老師告訴我太陽能板照光可發電。拿出來把玩,發現它居然在太陽光改變角度下,其電流輸出有很大改變。一天當中太陽在天頂的位置都在改變,那是否可從中測出電流大小來知道太陽位置、時間及季節變化等?\r 當我著手去準備實驗時,發現太陽能板在室內黃色太陽燈管的反應,和室外太陽光不同,即太陽能板對高能輻射,能使光電流略增,且把多餘能量轉變成為熱能。那我是否可設計一個小實驗來證明上午 10 點到下午2點紫外線最強,及找出最危險的陽光入射角度呢?有一次在台北天文台拿到偏振光片,重疊時,角度的不同,可改變光的亮度,當角度成 90°時太陽變藍紫色,可見偏振光片可擋住低能量的光,而用來應證紫外線等高能輻射的工具。\r 媽媽的防曬乳液號稱可擋住紫外線,那是否可用太陽能板來作為偵測分析防曬乳液效能的工具呢?越想越興奮趕緊動手作實驗吧!

由電腦與數學的相互應用談「拈」(NIM)遊戲的必勝策略

「拈」是我國民間一種流行很廣的遊戲,甚至在歐美地區亦廣為風行,由於曾在坊間數學趣談的書籍中,了解其中的一些理論架構,與電腦邏輯的思考模式頗為接近,遂興起了設計電腦程式的念頭。

“蠶”只吃桑葉嗎?

快放寒假時,老師發給每位同學一盒“蠶寶寶”,並告訴同學配合三下自然課本第二課“養蠶”→所要做的觀察和實驗。 下課後,同學們都各自拿著自白己的一盒,興高采烈的聚成一堆互相研究,結果大家發現盒內的桑葉早已乾枯,於是大家互相詢問,誰家種桑葉,那裡可以採到桑葉?那裡可以買到桑葉?突然有位同學說:「難道蠶只能吃桑葉?如果拿不到桑葉,那我們的蠶寶寶不就會餓死了?可不可以用其它東西來代替桑葉?」 這些問題實在有趣又吸引人,為了解開這些疑問,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於是我們就請教老師,請老師幫我們解答。老師也覺得這些問題值得研究,於是就帶著同學們於寒假中展開了實驗、觀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