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臺灣

社會模擬模型:探討特定機制對不同族群之生存趨勢影響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類、人工智慧在特定機制下的抉擇。研究者首先固定一場景模型,設計模型中各族群的任務與環境機制,再使用程式還原所研發的模型,並利用微分方程式去驗證代碼運行的正確性。由於研究者希望此模型能夠貼近現實社會,故發表問卷以調查民眾、人工智慧對於不同族群的選擇偏好,再將調查數據代入電腦程式,以比對人類與AI在選擇上的異同,並探討各種機制對於族群之間互動的影響,加以推論原因與發展趨勢,最後說明此模型在生活中的應用。

電來又電去-微型霍夫曼電解在環境中的應用

本研究設計一款低成本的微型霍夫曼電解水裝置及氫氧燃料電池,僅需約20~30毫升的電解液,除了完成各種電解變因的探究,也準確量測法拉第常數及亞佛加厥常數 。 因應綠色永續,收集電解產生的潔淨能源氫氣,並研究增加電池放電效果,包括電極直徑、碳棒淬火次數、電極距離、電解質種類與濃度、添加活性碳粉等,充電5伏特,時間5分鐘後負載馬達轉動20分鐘達4倍使用時間。進一步利用太陽能作為電力來源,以此為單電池串聯3個電池可提供約5.6V電壓,使紅光LED持續運作15分鐘以上。 利用電解法,可回收溶液中的重金屬銅離子,免去強鹼的使用,回收率的探究發現通入的電流強度愈高、溶液溫度愈低或添加螯合劑,會造成回收率下滑。

使用氣溶膠噴霧產品對人體與環境是否造成危害探討

本實驗旨在測試氣溶膠噴霧產品使用時推進劑之噴出量,以了解日常使用此類產品時推進劑之暴露量是否對人體、環境造成影響。研究對象為五種市售氣溶膠噴霧商品,包括洗面乳、髮妝造型噴霧以及刮鬍泡。本實驗採用內容分析研究法,以FTIR測量測試腔內推進劑種類及濃度,用以推估浴室空間濃度、模擬使用時人體呼吸暴露量、以及污水系統中的累積量。分析方法包括FTIR紅外光譜分析、T-test量化分析。結果顯示,測試商品中推進劑的種類為丙烷、丁烷、異丁烷,部分丁烷使用時濃度高於立即致危濃度(IDLH),表示可能對人體有危害,使用後推進劑隨殘餘泡沫流佈污水系統,亦可能對城市安全及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建議應制定完善的規範,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和環境的永續性。

探討電場淨化水質的效果及利用超音波輔助電場淨化之可行性

本實驗是利用電場可吸附水中帶電粒子,以及超音波可將物質震碎的特性,將兩者的效果結合起來,探討是否有助於水質的淨化。實驗結果發現,雖然超音波在開始時 確實可以使導電度上升,但與電場一起作用24小後,會比單純使用電場的效果差,因此判斷以超音波輔助或加速水質進化的功效是有限的。此外,經過氨氮測試後發現,電場能有效降低水中氨氮的量,而過高的氨氮是造成池水優養化的主要原兇,而一般水族業者或玩家也都希望養殖缸中的氨氮越少越好,而實驗結果證實可利用電場降低水中氨氮量,繼而達到阻止優養化發生的作法是可行的。

基於多項人工智慧之多模態失語症溝通系統探究

本研究開發了一個基於多項人工智慧技術的多模態失語症溝通系統,旨在提供失語症患者能提升表達自我和參與社交的能力的工具。系統以iOS App作為主體,接收環境影像、語音、唇語、手勢及情緒等多模態資訊後,透過大型語言模型產生完整敘述,再以語音合成播放。研究創新開發AphasiaSim-LLM生成高度擬真的模擬失語症語料,並以量化評估取代主觀評分,證實Gemini 2.5 Flash於語句還原表現最佳;此外亦建構了輕量級手勢辨識模型,並以ORB演算法優化關鍵幀提取;透過異步處理、FFmpeg影片取幀及輕量Flux文生圖模型等優化策略,最終完成能有效輔助失語症患者進行流暢溝通之系統。

跨語言交流與環境感知的智能眼鏡-EchoLens

本研究提出一款結合生成式AI能進行場景分析,進而綜合情緒、語氣、文化禮節給予最佳回覆的人工智慧眼鏡。目的希望使用者不需要透過手機即可實現即時語音翻譯、情境分析與天氣資訊抓取功能。系統以ESP32為主要控制核心,搭配Android Studio開發之應用程式,透過WiFi採用UDP通訊協定進行無線通訊,提供精簡的翻譯與應答建議。每次翻譯處理後,GPT根據語境與提示詞再將翻譯結果與應答建議,傳送回並顯示於智慧眼鏡的OLED螢幕,將即時資訊呈現在使用者眼前,實現流暢的跨語言互動體驗。

智慧.進化艙:AI語言革命,解密失語症分類

本研究提出一套結合BERT模型與自訓練分類器的失語症分類系統,透過多個方法及參數組合提升判斷精確性。研究靈感來自櫻井等人(2023)[15]提出的BERT分類模型,並參考Cong et al.(2024)[5]針對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臨床環境中的應用,進一步探索自訓練分類器在增強BERT判別能力方面的潛力。 本研究的創新點在於,模型基於醫生標註的分類結果進行深度學習,而非讓AI直接從語料中自動分類病患類型,這與先前主要依賴LLMs自動分類的方法不同。此外,本研究納入詞性、語法結構與語音長度及肢體語言標記,以提升模型的處理能力與個人化治療。 考慮語料庫規模及醫學倫理,本研究採用AphasiaBank(全球最具權威的語料資源之一)的英文訪談文本進行模型訓練,同時移除所有個人隱私資訊。

可以拉~絲嗎?市售鮮乳殺菌條件及拉伸溫度對莫札瑞拉起司之影響

本研究以四種不同殺菌條件之市售鮮乳試製莫札瑞拉起司,並與生乳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僅RM65 組和HTST 72組成品具拉伸延展性,且RM 65組具顯著最高的製成率和含水率、顯著較低的TPA最相近;後續再以不同拉伸溫度為變因對瑞穗極制鮮乳所製之起司進行品質探討,發現其製成率隨拉伸溫度上升而下降、硬度值和截切值則隨拉伸溫度上升而增加,其中以65℃進行拉伸的組別擁有較佳的製成率、外觀顏色、柔軟度和拉伸延展性,可做為一般民眾在家自製莫札瑞拉起司時可輕易取得之乳源,期能為受紐西蘭乳零關稅衝擊的國產鮮乳開發創新產業出路,朝向多元發展,為本土酪農產業鏈注入新動能。

開發大腸癌抑制劑,從魚腥草萃取物開始

魚腥草為一種多年生的根莖草本植物,在傳統醫藥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本研究開發新型魚腥草萃取物,抑制人類大腸癌細胞。首先將魚腥草葉磨成粉末,並以甲醇萃取(HCE),再以高效液相層析方式,分離魚腥草分段萃取樣品(HCF),來進行總酚試驗抗氧化力;進行癌細胞毒殺試驗、誘導癌細胞凋亡、粒線體膜電位試驗及運用載體TNFRSF6B-GFP綠色螢光蛋白轉殖癌細胞大量表現。試驗結果顯示魚腥草粗萃物(HCE)及其中第三段萃取物(HCF03),總酚含量與ABTS 抗氧化力,HCF03皆優於HCE;另癌細胞半數毒殺濃度IC50與細胞凋亡試驗凋亡以及粒線體膜電位受損率,HCF03抑制大腸癌細胞效果皆優於HCE;HCF03抑制TNFRSF6B-GFP綠色螢光蛋白表現濃度IC50為0.4mg/ml。綜合上述試驗結果,證實HCF03能作為TNFRSF6B抑制劑,具有抑制大腸癌細胞之潛能。

蟲塑未來—探討小蠟蛾幼蟲攝食塑膠之研究

在後疫情時代,口罩儼然成為人們不可少的必備品,其所帶來的塑膠垃圾處理問題急需妥善解決。蜂蠟與PE為結構相似的聚合物,而小蠟蛾(Achroia grisella Fabricius)幼蟲又以蜂巢為食且食量驚人。本研究主要針對不同種塑膠、不同齡期的攝食情況、環境中蜂巢有無的影響、攝食塑膠後的產物變化等等。 根據實驗結果,我們發現第二齡期(0.18g)小蠟蛾幼蟲攝食MB最為顯著;另外,混和蜂巢與塑膠樣本可大幅降低小蠟蛾的死亡率;塗抹小蠟蛾體液的MB透光度提升,並以FTIR分析攝食MB組的糞便,比純吃蜂巢組產生更多的甲基。我們推測小蠟蛾體液中含有將MB分解的酵素,希冀未來能持續研究,將其應用於塑膠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