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態植物氣孔之比較研究
國小自然第八冊(舊教材),第六單元,「森林資源」中,提到森林可以調節氣候,在新教材自然科學第七冊,第一單元「光合作用」等,其目標,都是要小朋友認識植物呼吸作用及它的功能。者到小朋友們做水草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實驗,那種滿足的表現,真羨煞人了;可是,身為人師者,卻不因此而滿足,我得進一步瞭解「水草等植物靠什麼來冒出氣泡?」,這一聯想,激起了對植物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散作用的器官一氣孔( stomata ) ,作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但是,由於植物的種類繁多,不知如何尋找合適的研究對象,又本校位於海邊,植物分佈更少;遂按旱生,水生,塭生等類取樣選取;旱生採常綠的「榕樹」,落葉的「欖仁樹」,及平行葉脈的「瓊麻」;水生植物以「布袋蓮」為代表,塩生植物則以「馬鞍藤」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