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23屆--民國72年

氨在高溫時具還原作用的改良實驗及一些引發的相關問題

上化學實驗課時,老師常會講解一些改良的實驗而得到很好的效果。譬如實驗7-2氣化氫與緻屑的取代反 應,以尖頭試管代替圓頭試管(小孔試管)而後點燃氫氣,可看到淡藍色的火焰,若用鋅粉代替鐵屑作用,則效果更為良好(榮獲十八屆全國科展第一名)。可見科展的題目就在我們的身邊,老師的這一席話,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與激勵的作用,囚而在平日實驗課時,我們即往意那些實驗理論與實驗有差距之處,那些實驗值得狡們去改艮而能得到更好的結果。在平日的細心觀察與思考結果,有一天,我們在做 16-2 氨將高溫的氧化銅還原成金屬銅實驗時,發現我們所收集到的氮氣不純,它仍含有部份氨氣,而我們也不能以「滅火」的方法就肯定試管內就是純氮氣。我們曾想利用氨易溶於水的性質( l : 700 ) ,將一些水放入試管中搖震,把多餘的氨溶掉,然效果不彰,當我們用玻棒沾取濃鹽酸放入試管中時,仍見白色的NH,Cl。因此,我們想出一個辦法,在過程中,將多餘 的氨吸去,即能得到純氮氣,更何況氯化銨與熟石灰混合加熱產生的水及氧化銅被氨還原時所生的水,往往濡濕被還原成的銅;甚而,氨與氧化銅作用產生藍色的 Cu ( NH3)2+ 4會破瓖成果,致有改良的必要。

紙箱的奧妙

有一天我發現撕開的紙箱除了內外兩層,中間還有一層看來像波浪形狀的紙。因此我就想紙箱為什麼要做成這個樣子呢?上自然課的時候,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請教老師。

節約能源的凹(3)號

一般家庭都用平底壺燒開水,仔細觀察平底壺燒開水時,火力不能集中,受熱部份又少,我想如果把壺底受熱部份增多的話,必能使水更快煮沸吧!

自製教具解釋紅位移現象

(一)高中地球科學課程包括天文、氣象、水文、地形、地球的活動、構造、演化等單元,施行十餘年迄今,仍感到可供學生實驗或教師演示教學的教具十分缺乏。新教材即將實施,自製教具似為一個可行的充實教學設備途徑。( 二)作者對反射投影機(以下簡稱OHP )演示教學素感興 趣,第二十屆全國科展曾製作六件可配合 OHP 演示的地球科學教具參展,僥倖獲獎,評審先生指導往製作定量實驗器材發展,本屆參展作品,除了可做演示教學外,還可作定量實驗用。

放學後上那兒去

國中生普偏上補習斑的現象,一直是我們教育制度的一大詬病,政府及教育界的一些高級官員都竭力在改善。但是,這些措失卻達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尤其是補習斑洩題案爆發後,引起軒然大波,更激發了我們探討補習班是否有存在的價值,對於學生課業輔導有具體的幫助嗎?

Lady First一順序進出的排列問題

最近老師在一次平時考中曾有一題"八女四男順序排列,遂個進入教室,規定任一時刻教室內之男生人數不得多於女生人數,則進法有幾?"事後同學爭論不已,提出之答案不下百種,遂激起吾人求證之興趣。(註:該題為275種)

小煙囪大道理--空氣對流的觀察

望著那破舊的灶子、煙囪,想到每天傍晚要燒洗澡水,好不容易才生火燒好,真叫人頭痛,這什麼原因呢?有一天我把這問題請教老師,老師說“你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這是很好的現象,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們可從觀察空氣的流動,想到灶需要煙囪的道理。

我們怎麼觀測天氣

當上自然科學第七冊「雲」時,老師講到各種雲彩、形狀、雲量對大自然影響很大,引起了我對她發生了莫大好奇,想瞭解她奧妙處,於是我與幾位好同學參加了本校的少年科學研究社氣象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實際的觀察和記錄,從事天氣變化的研究。

波浪與潮汐之探討研究

我們為什麼要探討波浪與潮汐呢?開始的時候是因為國中物理課本第三冊,介紹有關波的現象(折射、反射、繞射)引發了我們的興趣,同時學校舉辦南部平業旅行看到南台灣風光明媚的香蕉灣,海面所產生漣漪的波浪,更增強了對海浪的深一層認識。其次抱著對浪本身的特性,就科學的好奇心所引起的求知慾,促使我們嘗試製作一台波浪槽,藉看簡單的設備和裝置,解決有關波浪與潮汐的問題,以擴展地球科學教學方面的知識領域。

蘭陽溪流域環境品質之調查與研究

攤開全省的地圖馬士就可清楚地瞭解,台灣東北角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宜蘭縣獨自成為一個地理上的小單元”由於重山峻嶺阻擋濕暖氣流的繼續挺進,使宜蘭地區帶來充沛的雨量,也造成不少問題,因此最近幾年來,各級政府對宜蘭地區最重視的措施奠過於「治山防洪」這個主題。而蘭陽溪是宜蘭縣的主要河川,長約 73 公里,沿著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之分界線一路往下,貫穿蘭陽平原,兩岸耕地約達 12000公頃,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故身為蘭陽地區的一份子的我們,便想利用我們極有限的知識,對蘭陽溪作一番基本的調查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