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數學科

在裡面。變多少

本研究探討將一多邊形的邊長等分,以等分點至對角做切割線,形成的內多邊形面積為原多邊形面積的幾分之幾,研究過程中利用「擴大法」、「切割法」、「假設法」來解決問題,並歸納提出解題的計算式。

「毛蟲」「塔」-移位遊戲混合版初探

因為數學課中了解數學有許多規律,又加上玩了許多移位遊戲,因此試著「改變遊戲條件」,我們自創「河內塔」,其規則為:1.每次只移動一個圓盤;2.小圓盤必須在大圓盤之上;3.移動次數愈少愈好;4.移動方式有鄰位移位及隔位移位兩種方式。經過多次試驗,分出兩種策略「前B後D」和「前D後B」,另發現步數變化與「盤子數」、「分堆方式」、「移位策略」有關聯性。盤數越多,步數越多;且將圓盤分成3堆,但奇偶數盤有不同的分法;「前B後D」使用於4到9盤,而「前D後B」運用在10~15盤;大小圓盤抵達終點的步數會劇增。

正多邊形越來越「正」了,因為有「螺」!

1.本研究採用解析幾何方法發現,由正n邊形的特殊切割,發現了新正n邊形面積或與原正n邊形的面積比值都與切掉的小等腰三角形腰長或小正n邊形邊長具有特殊的二次函數的關係,亦即ωn[(r+x)2-(r+x)]+λn,其中ωn=nsinθ/2、λn=n/4 cot(θn/(n-2)),θn=(n-2)π/n ;也因此,當切掉的小正n邊形的邊長在一定的長度時,可得出最小第二層正n邊形,且此時所切掉的小正n邊形是最大的。 2.承1,繼續特殊切割,並重複這些動作往內部一直畫出越來越小的正n邊形,當層數夠多時,這樣的作圖最終會收斂成中間一點。最終取出每一層正n邊形對應的頂點,則頂點軌跡可生成等角螺線,經證明得其總弧長及所掃面積分別與最外層正n邊形邊長及 面積具一定關係存在。

層層相鄰、邊邊相護

蜜蜂在分泌蜂蠟築巢時,蜜蜂利用固定量的蠟,選擇了最佳的正六邊形來圍成最大的面積。本研究藉蜂巢為六邊形的圖形延伸了問題:「若有灰色及白色的六邊形多個,利用這些六邊形堆砌成一個蜂巢,最外圍的六邊形一定要白色,若現在要利用10個灰色六邊形堆砌一個蜂巢,能相鄰的最多只能有3個灰色六邊形時,最少需要幾個白色六邊形包圍?」我們利用蓋連棟別墅的手法,將每個組合當成一個基模,在最多只有兩個基模以角或邊相對的條件下,以增加外牆的方式來組合可能的類型,找出最符合需求的蜂巢模式;本研究希望經由這邏輯化的思考及解題過程,提供一個較經濟、有效率及減少失誤的尋解策略。

「金金」計較

有m袋金幣排在一直線上,每一袋金幣數都比前一袋的多1枚,每一枚金幣皆相等(等值/等重),且相鄰兩袋的距離也相等,金幣總數為1+2+3+⋯+m。有兩個人站在這條直線上的相異兩點,離袋子最近的那個人可以拿到那袋所有的金幣,若兩人離同一個袋子一樣近,則他們將平分那袋金幣,他們要如何站才能讓分得的金幣數量最接近?三個人時要如何站才能讓分得的金幣數量最接近? 先用二次函數處理兩人分的情形,而在三人分時,用標準差找出最佳解與第k、h袋金幣(1≤k

本文利用GeoGebra進行關於拿破崙初始n邊形之研究。一開始研究拿破崙初始n邊形的性質,發現不論奇數邊或偶數邊拿破崙初始n邊形都存在著一些不變的性質 。之後,由拿破崙初始n邊形的鄰邊中點連線向外延伸、對角線以固定的規律相連兩種連線方式,分別會形成外角星及內角星。拿破崙初始n邊形會和其畫出的m階交點圖形、中點連線所圍出的圖形有因邊數奇偶而異的相似性質。拿破崙初始n邊形繪出之內n角星在不重複之前題下,同層內n角星截線段比例固定。接著我們依序研究拿破崙內角星及拿破崙外角星之共同性質,及投影幾何與拿破崙定理的關聯性,最後發現拿破崙初始n邊形為正n邊形的投影。

揭曉謎樣般的魔術六芒星

1.先算出所有數的和及每邊的和2.找出所有可能性3.將無法成立的刪去4.從剩餘解中找出規律5.利用規律找出速解法。

等分多邊形之面積與周長的最短路徑

王老先生有一塊五邊形的地,他想要建一道水泥牆將該地等分成兩塊,一塊蓋鴨寮,另一塊蓋豬舍,他希望水泥牆的材料最省,這道水泥牆應如何構築?有一四邊形的湖,其四周均勻地住3人,今欲築一座橋將該湖邊的人口平分成二等分,這座橋的最經濟路徑在哪堙H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會碰到的問題,我們將利用解析幾何的方法,逐步地由三角形、四邊形一直處理到n多邊形有關等分面積與周長的問題。

「和」成角落方陣

一、 基於一個手機遊戲的規則:將1~9填入3×3方陣中(不重複),使四個角落的田字形內數字總和相等,這玩法引發了我們的好奇。二、 本研究主要探討能否找到一種有規律的填法,使四個角落內數字的總和相等並恰好就是最大值或最小值。我們先找出3×3中所有可能的組合,再以類似方法延伸至5×5,再更進一步推到n×n,因而有了驚喜的發現。三、 本研究主要發現有:(一)當n=4m-1時(m∈Z),最大值、最小值的填入方法。(二)當n=4m+1時(m∈Z),最大值、最小值的填入方法。

中華民國第三十二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數學科評語

這次的評審由五位教授組成,其方式為:先各組(高中組、國中組、高小組、初小組)代表作品共59件,分給各評審委員審查。在24日當天,分兩組;一組審查高小組與高中組,另一組審查初小組與國中組,我們分別與參加學生當面接促,探討他們的研究動機、數學結構、研究過程、其完整性等,如有問題時,我們仍給予指導,並多給予鼓勵。 這次的作品中,其成績比往年進步很多是可喜可賀的現象。有不少作品中,甚有創意,有系統化的探討,證明的完整,並有獨特的觀點與思考,有些自己設計電腦程式,利用電腦還引證成果的準確性。道具上與版面的製作甚精美,有聲有色,是一次成功的科學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