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數學科

點.線.面—過定點之直線與曲線所圍面積極值探討

本文以幾何的方式研究過定點直線與曲線所圍區域面積的極值,研究的問題如下: 給定P點及曲線C,所有過P點的直線中,試問哪一條能和曲線C圍出最小/最大的面積呢? 經過數學軟體實驗後,我發現有一種直線似乎擁有這個性質,並稱這樣的直線為等分截線,其特性是: 等分截線L0僅交曲線C於兩點M, N,且 = 。因此我猜測等分截線能和曲線C圍出最小的面積,並發現有效區域面積隨直線的旋轉(以P點為中心)呈現規則地變化。本研究主要的結果如下: 1.圓錐曲線滿足這個性質 2.延伸推廣至所有凸曲線都滿足這個性質(無論曲線平滑與否) 3.當給定P點,提出簡易判斷曲線C與P點間是否具有這個性質的條件 4.針對有範圍限制的曲線,提出圍出最大或最小區域面積直線之做法。本文內容力求簡單、扼要但不失嚴謹性,希望呈現出數學簡單但深刻的美。

來來來,請看奇異的作圖法

國中二年級數學教材中有幾何作圖題。有次上課時,一學生發問「老師! 我畢業後不再升學,只要學算術加減乘除會了就可以做生意為何學幾何、代數」當時全斑大部份同學附議,我心想難怪他們數學學不好,便告訴他們,數學並不限於書本上的演算、證明,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以找到,隨時都要利用到數學數,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耐心求證,我們所接觸到的環境中都有幾何圖形,隨後我就撕一等寬紙條打一「單結」告訴他們這是正五邊形,他們都覺詫異,我們就一起證明,在這求證過程中,發現每位學生興趣濃厚,因此我聯想到他們小學的勞作課摺紙工,將正在上的童子軍課,只要提起他們學幾何作圖的興趣就不難收到教學上的預期效果。

棋盤上的數學

一、Mn×n (s):在n×n正方形棋盤中,排列s顆棋子在方格內,每一方格最多只能排1子,棋子的配置須滿足兩個條件:(一)無任意4子可形成矩形框的4個頂點(此矩形框需與棋盤邊平行)(二)在無棋子的方格中,無法再加入棋子二、Vn×n×n(a1,……,an):在n×n×n的正方體棋盤中,每層的棋子個數分別為a1,……,an,S=a1+…+an,棋子的配置須滿足兩個條件:(一)無任意8子可形成長方體的8個頂點(此長方體邊需與立體棋盤邊平行)(二)在無棋子的方格中無法在加入棋子本研究在Mn×n (s)與Vn×n×n(a1,……,an),,S=a1+…+an中探討s的最小值、最大值及變化情形,並分析其配置方法。之後推廣至長方形Mn×n(s)及長方體Vn×m×k(a1,……,ak) ,S=a1+…+ak。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設計一個「避開矩形框棋」,並分析出致勝的策略。

稅法變變變-因數、質數與倍數的探討

納稅是人民應盡的義務,政府有了稅收才能為國家做更多的建設,增進我們的生活品質,也可以給我們很多社會福利,讓我們國家越來越進步,人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幸福。「稅法變變變」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遊戲,在這物價飛漲的時代,每個人都想要「稅」少繳一點,「薪水」能夠多一點,藉由「稅法變變變」我們發現每一個數字間的因數與倍數有巧妙的關係,透過遊戲,試著找出其規律性,目前的研究做到1-25連續與非連續數字,其中結尾數字20以下與結尾數字21以上的拿法與實際所得皆有所差異,我們推測若繼續探究25以上的數字,應該可以發現某些數字性質的異同。藉由抽稅的遊戲除了讓我們瞭解人民納稅的重要,也可以讓我們對因數、倍數、與質數有更透徹的瞭解。

天使與魔鬼

2008 年環球數學競賽秋季賽有一道題目如下所示:在無窮數列{a(n)},a(0)=0,若n 的最大奇因數除以4 餘數為1,則a(n)=a(n-1)+1,若n 的最大奇因數除以4 餘數為3,則a(n)=a(n-1)-1。此數列的首幾項為:0、1、2、1、2、3、2、1、2、3、4、3、2、3、2、1、…。(a) 證明在此數列中,1 將出現無窮多次(b) 證明在此數列中,每一個正整數將出現無窮多次。因a(2k-1-1)=1。數列{a(n)}定義2k-1≦n≦2k-1 為第k 區間。網路上有第k 區間a(n)=k 的存在性證明。本研究特色在於二進位法找出a(n)表示法,證明第k 區間a(n)=k 唯一性。為了延伸研究,定義數列{dp(n)},討論質數p 為情況下,猜測數列{dp(n)}第k區間極值、比較出現次數分佈對稱性、數列{d2(n)}降階關係。為了定義統一,本研究從前言起,以數列{d2(n)}代替競賽題目提到的數列{a(n)}。

方塊地板嵌合形式及任意三角形數量計數相關公式之追求與創新

從校外教學及學校、家庭生活環境所常見的地磚、建築物內外牆的馬賽克,正看為排列整齊的「正方格」 ,及「砌方格」等兩種形式,正方格裡頭斜眼一看則有「鼎方格」第三種形式,而正方格與鼎方格又可層層外切一個正方形 、,如何應用公式計算,很值得我們研究與探討。 四年級上過的數學第八冊-毫米與三角形,以及五年級下冊縮圖方格紙的應用,同學們在平面紙上「亂點鴛鴦譜」,隨意將兩點聯成一條直線,三條直線連成一個三角形的遊戲中,看誰畫的三角形最多,了解點、線、面彼此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探索鼎方格「連體嬰分割」公式和「亂點鴛鴦譜」的公式有何相關之處?體會「發現與創新」公式的奧秘和興趣!啟迪潛能、培養敏銳觀察與判斷、推理的能力。

利用循環節位數作質數判斷與因數分解

壹. 本作品主旨在於利用將 1/n 化為循環小數後所得之循環節位數來作質數的判斷,並將n 分解成標準分解式。因質因數2,3,5 易於判斷,故本文所提的自然數 n 排除2,3,5 的倍數。 貳. 一. 1/n 化為循環小數後所得之循環節位數以表之,稱為『n 的循環數』。二.(K個1)能被n整除之最小正整數K即為,本作品以Excel 程式來求 K。 ?. 一. 若不為整數,則確定n 不是質數。二. 若 =1 或2,則確定n 為質數。三. 若 為大於2 的整數,本作品無法立即確定其是否為質數。 肆. 若經第?點處理,為一.或三.之狀況,可先將分解,再檢查小於或等於 的質數中,所有循環數為的因數者是否整除n ,即可判斷n 為質數或順利找到其質因數將之分解成標準分解式。

王位繼承人

本專題完整的探討了「王位繼承人」的問題。透過大量觀察、分析、統整與邏輯歸納法則,我們得出一個十分簡潔明白的結論,即任意N 個王子,在報X 留Y(X,Y 任意指定)的王位繼承規則下,應該站在哪個位置才能成為王位繼承人。在我們的研究中,針對「王位繼承人」的位置預測,將所有狀況歸納成2 大系統,4種條件,推導出L 值公式4 項,S 值公式2 項,這個結論涵蓋了所有不同N,X,Y 值下的各種情況,並且所得公式簡單易懂,能得到這樣的研究結果,實在令人興奮。

小題大作---用軟體(GSP)玩幾何

在“科學教育月刊第212期(1998.9)”裡有一道題目“一則幾何問題”,在文章的最後作者建議讀者可進一步利用動態幾何軟體 Geometer Sketchpad (GSP) 來處理、探索這有趣的幾何題目。當我們看到筆者如此的建議,便詢問老師這套軟體,並央求老師指導我們。起初我們只是認為這套軟體好玩,可以讓幾何圖形移動,讓以前只能存在心中的轉動、移動或疊合之類的幾何變換都然能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但當我們再利用GSP深入此問題時,我們竟發現了一些出乎我們預料卻蘊含規則的結果。於是我們就再請教老師,並做了此份探討與研究。 \r 我們做此份研究事先並沒有預設目標。憑著好奇心,在亂中發現、尋找規律。也多虧有此套軟體(GSP)的實際操作,讓我們的發現以致於猜測都可以得到初步的檢驗,而終究才有結論。總而言之,這份研究可說是在好奇、探索與驚呼中走過。\r

在五邊形上跳舞

由在五邊形上跳舞這個看似公平的遊戲中,找尋其不公平性,與背後的數學意義,並找出其必勝策略,再由原始遊戲推廣至1~n搶m,找出必勝法則。直覺上,只要想遍整個可能發生的進退,便可走出必勝的一步﹝當其存在時﹞,即是不公平的所在。就此,我們可將其適當轉換成數學之語言符號,進而以數學歸納法證明,必勝法則之存在性。但根據不同的n,或說是某些特殊的n,該法則可能退化較為簡單﹝規律﹞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