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數學科

方塊的因數與倍數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單格至8 格圖形的因、倍數問題,過程是先找出5 至8 格的所有圖形,整理觀察,找出可拼成矩形的多方塊,即為最小公倍數方塊圖的因數多方塊,並歸納這些因數多方塊的特徵。

「點積」的發現

「點積」這個名詞,是為了稱呼上的方便,由作者自定的名詞。顧名思義也就是:「集點求積」的意思。在求算一例圖形的積( 包括:線長、面積、體積) 時,「點積法」與過去的求積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它只計算圖形裏的「等距點(即方格點)有多少,就可求得其積。

對於學習者接受領悟過程之心理研究以及教學方式教材改進的建議

數學是一門啟發思考、開拓系統化知識的一門學科,自古以來,她就一直伴隨著人類?她的精神、內涵亦是隨著而漸入,但是很不幸的,傳達她的精神、內涵的機構 一類學教育,普遍地在各種「場合」上出了毛病,當然,這種毛病其有「漸進」與「以訛傳訛」的特性,我們姑且先不論這種「特性」的內容,我們今天所要談的是她的「源由」;作者基於對這種「源由」的需要感,產生尋求的動機,從教師們的教學情形,學生們對於教學與教材的反應情形,以及對學習者的心理狀態,作一粗淺的探討,我們很容易覺察到此脈粗淺的研究心得,只能供各位教師與教學工作者的一種參考,但「數學教育」的改進,正需要許多「參考」的研究心得來綴合諦造,作者擬以此種「行為」,來激發教師們對此類問題的普遍注意與研討;俾能達到互輔互助,以完戊改進數學教育工作的目標。

面具下的拿破崙三角形

在浩瀚的海洋當中有一個神秘的百慕達三角洲,那麼在數學幾何當中是否也有神秘的三角形呢? 在課堂上,數學老師提到拿破崙不只是軍事家而且也算是數學家,他在數學史上留了一個以自己為名的三角形定理,名為拿破崙三角形定理。當看到此圖形〈圖一〉,幾何當中有如此神秘的圖形,因而興起了對此圖形深入研究的慾望,也是讓我們自己對數學有更深入的了解。雖然它是簡單的幾個三角形與線段所組成的圖形,卻是個富含許多創意與深思的幾何圖形,讓我們不由自主的陷入其中。

刻骨銘<心>

本次作品主要研究三角形垂心、重心、外心、內心之相關軌跡變化,以及四心在不同情況時的排列組合。我們發現三角形頂點水平移動時,垂心的軌跡為一?物線圖形,重心為一水平直線,外心為一鉛直射線,內心則是一弧形。我們又觀察鉛直移動的情形,發現,內心為一弧線,另外三心則為鉛直線。之後把討論擴展到圓上,我們發現垂心的軌跡是此單位圓的對稱圖形,重心的軌跡是此單位圓內的圓,外心的軌跡即此圓的圓心,內心的軌跡即由兩個圓弧構成。接下來,在三角形中同時觀察四心,我們發現在等腰三角形時才會四心共線,且共線的次數會隨著底與高的比例變動。最後,我們在等腰三角形中發現:當等腰三角形底角的 值為1/4時,四心會等距排列。

公主如何救王子

今天上自然課,老師要我們作科展,我回家後就開始找題目來做,因為可以做的時間不多。我忽然想到參觀前年本校校內科展時,一個有趣的問題,裡面的內容大約鎚這樣的: 有一位落魄的王子在別國做錯事,那裡的國王要殺掉他,就為他出了一個難題,要王子和另外八個死刑犯站在一起,讓一位公主來數,從第一個開始,數到七,就殺死那個人,一直數,數到就殺,但如果最後剩下王子沒死,王子就可以回國。最後公主用智慧救了王子回國了。 當時我覺得他們解決這問題,如果犯人的人數隨便改,或改成不是七個一數呢?我記得他們每次都要從新算,而且要算很久,因此我認為他們並沒有研究出這類問題的一些關係,所以我就決定用這個題目來做這次科展的問題。

點線之間—一個從點掃略到線掃略的問題探討

有一三角形ABC,一點M在三角形邊AC上,一圓以BM為直徑,交AB、AC分別於P、Q,找出圓經P、Q作切線之交點R,當M在AC上做變動時動點R之軌跡為何?首先從特殊三角形的軌跡問題開始著手。再將原問題延伸,使原本的軌跡再對另一動點進行掃略,如使三角形頂點B於一平行邊AC的直線上、任意給定的直線上、過A及C之圓上(不含以AC為直徑的圓)等三種情形移動並利用幾何軟體「顯示軌跡」功能觀察其掃略圖形邊界,並試假設其為何種特殊圖形,並嘗試證明猜測的結論。最後嘗試研究此種特殊圖形的特殊性質並推廣之。

滾動棋積—三角正多面體與滾積木遊戲

本研究探討由正三角形所組成的正多面體及其展開圖的型式,多面體的其中幾面塗上顏色,在同樣由正三角形所組成的棋盤上翻滾,找出翻滾產生的規律,並自創新的滾積木遊戲。

複變數與多變數下牛頓法的討論

一般初微的教科書中都有介紹方程式實數根的逼近法,然而複數根則未見提及,而且書上所提出的收斂條件也不完備,因此引發了研究的興趣,希望藉此研究擴充已知的方法,使其能夠解決一般根逼近的問題。

神奇的尺

本研究探討一支刻度很少而長度為整數 Kcm 的節約尺,這支尺可以從 1cm、2cm、3cm、…,量到 Kcm,我們找出最大的 K,並且探討尺的間隔數和尺長的關係。我們發現有 N個間隔,一定會產生種間隔,尺長不會超過 cm。我們還找出了間隔組合總數的算法,當間隔數越多,間隔組合總數就越驚人,從幾十萬筆資料中,我們找出了 1~8個間隔的最佳解。當我們把這些間隔組合總數算法所形成的數列排在一起,發現這些數列竟然和巴斯卡三角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