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初小組

鉛筆的心事

我們上自然自然科學「岩石和礦物」這個單元時,老師問小朋友:「鉛筆的筆心是用什麼做成的呢?」全班不約而同的說:「鉛!」老師搖搖頭說:「不對,那是以前,所以才叫鉛筆,現在的鉛筆是用石墨和黏土做成的。」有一天老師發現耀文的作業寫得很整齊,但看起來髒髒的,老師告訴耀文換不同筆心的鉛筆,就能寫成好看又乾淨的字了,大家心中有個疑問:「筆心和字的乾淨、骯髒有關係嗎?」老師說:「筆心的主要成份“石墨”與我們寫的字有很大的關聯呢!我們對鉛筆的 “心事 ”感到十分好奇,於是在老師的協助下,我們幾位同學對“筆心”展開一連串探討實驗活動。

怎樣做的飛機可以飛的更好?

有一次學校舉辦“航空模型飛行檢定活動”當時全校同學可以說人手一架,甚至有的人兩架,三架,做得不亦樂乎。一下課飛機滿天飛,好熱鬧喔!但都是買來的,是學校合作社賣的現成材料,拼拼貼貼而已,於是我們就想,難道是現成的這種形狀的飛機,飛得最好嗎?因此我們設計了一連串有趣的實驗。

我變 … 神奇魔術蛇

平時,聖閔最喜歡玩魔術蛇與魔術方塊,利用旋轉摺翻的功夫就能轉出不同形狀的形體來。後來,班上都流行一陣魔術蛇,但宇純不小心把魔術蛇摔壞了,想買一個,又要花錢,這時,聖閔卻想到底要用什麼材料來做一個既便宜又方便的魔術蛇?哦!對了「紙」最便宜,且又輕便,經過大家討論之後,便分頭去搜集書籍與資料,後來,我們遇到很多問題,也請教老師,就在老師的指導,做了一連串的研究活動。

「小洞洞,大學問」─高爾夫球面之探討

有一天我在放學的途中撿到一顆高爾夫球,我拿在手中撫玩著,忽然間,我覺得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高爾夫球的表面會一個洞一個洞的呢?第二天到校後我請教老師,老師說:有洞洞的表面可能可以增加在草皮上的滾動能力,也可能可以減少它在空氣中飛行時的阻力,所以才能把高爾夫球打得很好。真的是這樣嗎?我有點懷疑。如果真是確定如此的話,那麼什麼樣的凹洞才是最理想的呢?多深?多大?多密?什麼形狀?……為解決這一連串的疑問,於是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做這項研究!

好玩幽浮 ─ 氣流中物體飄浮現象的探討

上美勞課,老師教我們用吸管,外纏鐵絲加以吹氣可以讓保麗龍球飄浮在空中,吹的氣愈久,在空中停留時間愈長,好玩極了。這種情形不禁也讓我們想知道球為什麼可以像幽浮一樣浮在空中,在好奇的吸引下,我們展開研究,並且創造了不同的玩法,真是高興極了。

座位對視覺的影響

隨著年級的增加,班上同學戴眼鏡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所以每當上體育課或玩遊戲時,都要特別小心,萬一打破了同學的眼鏡,那麼今天就有得「瞧」了。有時候則是有些糊塗的同學,竟然忘記將眼鏡帶到學校,有些近視的同學,家長尚未替他配眼鏡,這一連串的問題,影響到學習效率,所以為了讓班上同學學習方便,我們邀了幾位有興趣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來探討座位與教室黑板上字體清晰度的變化,以做為日後老師編排座位時的參考。

山地的綠寶石─愛玉子

在夏天曾經看見媽媽用紗布包著東西,在冷水中搓洗,搓洗液過了一段時問後,便凝結成凍了,我便好奇地問媽媽說:「這是什慶東西」,媽媽回答說,這就是「愛玉」,所以在心中便產生了好奇,便利用這次科學展覽的機會,向老師提出想對「愛玉」做進一步的探討,於是在老師指導協助下,開始收集資料,並透過嘉義縣梅山鄉農會的協助,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許先生家實地觀察,並做訪問,實地對「愛玉」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植物的根一定向地心生長嗎?探討離心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暑假,爸爸帶我到竹東大聖御花園去玩,當我們玩飛天摩輪時,摩輪一旋轉,使我感覺到整個人好像是要被甩出去,完全無法控制。頭昏昏的但是卻很刺激。心想如果是一棵樹在上面轉的話,可能不會頭昏。如果我是一棵樹多好,可以不停的轉,玩個痛快。於是我就把這想法告訴爸爸。爸爸說:「你這想法很有意思,何不如去向老師問個明白。」只好等到開學時問老師,離心力對植物有沒有影響,老師說:「你們可以做些實驗,看離心力對植物有沒有影響。」我就找了幾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一連串的探討。

百「摺」不撓

有一次上美勞課時,老師教我們製作美麗的裝飾品,用吸管摺成粽子。起初,我們是用剪刀把吸管剪成長條狀,然後,應用摺紙的方法,上下翻轉,一會兒,就摺出一粒粽子。忽然,俊良想到在玩魔術蛇,利用翻轉的功夫,可以轉出不同的形狀來。況且,我們又能用一支吸管摺出一粒粽子來,那麼,我們用一長條紙,是否也能摺出各種不同的形體來呢?因此,我們便開始著手進行摺紙,也請教老師和搜集市面上的書籍,後來,卻發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弧的秘密

上美勞課的時候,我們用色紙做摺紙遊戲,在摺紙時,發現每一種摺紙會有不同的線條和圖形出現,有斜的、直的、交叉的……;有三角形、四邊形……。尤其是鮑立羲摺出看起來是一道美麗的“彎曲的線”,引起我們好奇,在老師指導之下,展開了我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