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初小組

好玩又有用的巨蟹號

二年級的時候,自然課有玩磁鐵的實驗,我和同學收集磁鐵來玩賽,當我們比賽哪個磁鐵的磁力比較強,大家都覺得馬蹄形的比較強。我心裡想,馬蹄形的一定比較強嗎?於是開始進行研究。

「妙水溫樂趣多」

哇!好奇怪呀!打開水籠頭洗手,自來水怎麼會有時溫溫的,有時卻冰冰、涼涼的呢?同樣是自來水,其溫度為什麼會不一樣呢?清晨、中午、傍晚或晴、陰、雨天,也會有不同的變化嗎?又溪流的水溫和氣溫的變化有關係嗎?流速的快慢會影響水溫的高低嗎?這一連串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感到很好奇也很想瞭解其奧妙,於是請教老師指導我們,因此做了下列的各項實驗。

吹泡泡專家──沫蟬

「這是颱風草,傳說它葉子上的摺痕可以預測颱風,這傳說沒有科學依據,不足以為信。」春假時,我們跟著老師到溪頭森林遊樂區內認識植物,溪頭裡的植物種類真不少,看得我眼花撩亂。 老師正在介紹一種叫做糯米團的植物時,忽然聰到一位同學大叫:「那是什麼東西?怎麼那麼噁心!」大家聽了便一窩蜂地靠過去看,「那是什麼?」「好像口水嘛!」「像人家吐的痰!」「誰那麼沒有公德心啊?不對它是泡沫狀的,痰不是泡沫狀的。」「那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大家的問題不少,意見也很多。 又看看附近的草叢中,不難發現到處都有這種白色泡沫。終於有一位朋友忍不住了,撿起一支小樹枝撥一撥泡沫,哇!大發現!泡沫裡居然有隻小蟲在爬動,「奇怪,泡沫裡怎麼會有小蟲子?」「小蟲子在泡沫裡做什麼?」「泡沫到底哪裡來?小蟲子又是什麼蟲呢?」大家的疑問更多了。 老師見大家研究興趣濃厚,建議大夥兒採集一些有白色泡沫的枝條回去研究,就這樣,我們在老師指導下,展開一系列探討白色泡沫的活動。

數字方塊

學校在一次科學教育活動中,邀請蔡老師透過錄影帶教學,把中國時報登載的一個數學遊戲介紹給全校小朋友,問題是這樣的: 〔 首先在一個方塊的四角寫下一個正數,算出相鄰兩角數字的差,寫在四條邊線的中點,再以四個中點畫一個方塊,繼續重複這個程序,最後會有一個方塊的四個中點都是 0 。 〕 (如下圖)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又有一點兒不相信,我們 20 多位小朋友每人任意在方塊的四角寫下大大小小不同的四個數來研究這個問題,結果有的人寫的數畫 2 個小方塊後就結束,有的人寫的數必須畫很多個方塊後才會結束。真奇怪,這 〔 數字方塊 〕 裡到底隱藏著多少祕密?

不一樣的塑膠

(一)我和小弟弟有許多塑膠做的玩具,有扮家家酒用的鍋子、盤子、碗;筷、小梳子、還有玩具槍、無敵超人………。洗澡時,我們都把它們搬進澡盆裡,邊洗邊玩,我發現,有的塑膠玩具會浮在水面,面有的卻扶不起來,始沉在水底,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和幾位同學好奇的想知道究竟有那些不同種類的塑膠?\r (二)快過年了,爸爸用甲苯調水泥準備粉刷牆壁,令人意外的是調油漆的塑膠筆桿竟然被腐蝕了,可是真奇怪?為什麼同樣是裝甲苯的塑膠罐卻不受影響呢?

爆出歡笑來

每週六的團體活動是最期盼的時刻,因為我們「科學研習」小組成員來自四年級各班,大家對自然科學都有濃厚的興趣,討論起來格外熱烈。有一次老師指導我們「什麼是科展」時,老師舉了不少的例子來說明,其中一件是去年台中市初小組「你能安心嗎?」得佳作的作品,當老師說明到他們的實驗結果認為市售的爆米花器具最安全,牛奶罐次之,而瓶蓋最危險,立刻有同學舉手問老師:「我們在一年級上自然課也是用瓶蓋來爆玉米花,既然瓶蓋最危險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用它來做實驗呢?」「我們能不能不要用瓶蓋來爆玉米花?」,「那要用什麼呢?」,「我們自己來設計好了!」就這樣,我們在老師指導之下展開這個主題的研究。

藕斷絲連(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有一天晚上,媽媽煮了一鍋香噴噴的排骨藕湯,我發現碗裏的蓮藕有細絲,用手一拉就拉出長約 5 公分的絲來,媽媽笑笑說,這就是“ 藕斷絲連”,我覺得很奇怪,就請老師指導我研究有關藕絲的問題。

打水漂兒知多少

學期末老師為獎勵大家表現不錯,特別帶我們到十八閘水源頭郊遊。一些同學忙著起火,一些同學則老練般的烤肉著。另一些不知做什麼的同學便在河邊戲水,比賽打水漂兒,看誰跳得遠,彈得次數多,是不是打水漂兒需要技巧,不單憑力氣的大小呢?引起大家研究的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多種的實驗開始進行研究 ─ 打水漂兒。

怎樣消除那些可惡的飛砂

本月份又輪到我們這組同學打掃樓梯及中走廊了,我常為了無法把那樓梯間死角處的灰砂打掃乾淨而煩惱,其他兩位同學當然也碰到相同的難題,於是我們商量用水去沖洗;但是又怕老師斥我們浪費水。就這麼巧,隔天早上,我們在樓梯間發現了一堆狗屎,好像老天爺要幫忙我們似的,於是我們就利用這機會提水沖洗樓梯。結果,樓梯是沖得乾乾淨淨了,可是,樓梯下卻髒又泥,不一會兒功夫又經同學的濫踏,滿樓梯都是腳丫子,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也換來了一件午休時間擦樓梯板的苦差事,真是倒楣透了。在這事件不久前,陳同學曾想拿他家的吸塵器來為我們服務,可是被老師否決了,理由是:吸塵氣在學校不易保管,每天帶來帶去不方便,並且提醒我們說:「這是一個很實際又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何不一起來做做研究,怎麼樣去消除呢?」

高低間的秘密

去年大哥哥、大姊姊們曾對泥火山形成的原因,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當我們看到他們的作品被發表出來時,內心真有說不出的羨慕,當時除羨慕外,還特別用心的看了他們研究的結晶,發現他們所拍出來的照片,卻有高有低,同樣都是泥火山,為什麼會有不同形狀?訝異之餘,便去查詢資料,請教老師,老師認為這一問題很值得研究,大夥兒便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了我們的實驗實際了解這高低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