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中組

磁電場中金屬的鍍鑄

電化學單元在化學領域佔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析出金屬樹,將本單元內容趣味化、實驗試藥減量及操作簡化,符合當今環保生活之要求,更開拓學習視野,在未涉及艱深或精密儀器之使用下,將學習領域深入碎形理論及實作的探討。

四面體內共點線及共線點的研究\n(原為:四面體內直線共點之性質與應用)

以前在解題時,常用到塞瓦定理及孟氏定理等平面三角形中的定理,因而對四面體也產生興趣,因為塞瓦及孟氏定理都是把 〝 共點 〞 這種不易使用和想像的條件換到 〝 線段的乘積 〞 這種易於利用和理解的條件,因此我們便想研究是否四面體也有類似性質。

水中的吸塵器-黃花狸藻生活史觀察以及捕蟲行為與消化功能研究

黃花狸藻(Utricularia aurea Lour)為狸藻科狸藻屬,是臺灣瀕臨滅絕的原生的大型沉水性食蟲植物,目前的研究顯示,在台灣僅在宜蘭雙聯埤、台北士林、汐止的新山夢湖發現其蹤跡。它不僅與其他植物一樣能行光合作用,且能利用特殊的捕蟲構造,捕捉水中如孑孓等小生物,補充在貧瘠環境中所缺乏的必需營養元素,因此也降低了附近地區的蚊蚋數量。 本研究針對黃花狸藻的形態、生活史、捕蟲行為、捕蟲囊的消化及其原生地調查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在研究生活史的過程中發現黃花狸藻的花果期為6-11 月,此時花果挺出水面,在其他的月份全株會下沉至水底,打撈不易,因此野外取材最佳時間為花果期;此外,我們以水蚤及孑孓,餵食研究其捕食機制;以剛果紅-酵母菌溶液餵食得知其四臂腺毛的消化吸收功能;並以螢光分光光度計測定在捕食水蚤及孑孓2天及4天後,捕蟲囊內總蛋白的磷酸水解?及幾丁質水解?的活性。希望能藉此研究了解黃花狸藻的完整生活史,及有關捕蟲行為的形態構造和生理變化,未來可探究在各生長階段黃花狸藻可適應的環境範圍,為其在台灣的復育,及生態多樣性的維持上盡一份心力。

馬步玄機

象棋中的馬因走法特殊,能走滿棋盤上的每一點,在趙文敏教授所著「寓數學於遊戲(1)」 中,有相關的証明,但是如果改變馬的走法,會不會走滿棋盤呢?若改變範圍的限制,有沒有不同的結果。

紅景天對生物體缺氧之細胞層次研究

高山症,是一種因處在低壓缺氧的高山環境裡,使得動脈血中含氧量降低所引發的多種不適症狀,而西藏藏藥「紅景天」被認為可以緩和高山症的症狀。紅景天是景天科紅景天屬(Rhodiola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5000公尺左右的高寒地帶。紅景天屬的植物種類繁多,而其化學成分也有所差異。根據研究指出,有多種紅景天屬的植物具有多種療效,其中「抗缺氧」的藥效,可能成為未來對抗高山症的重要藥物之一。我們的實驗主要研究紅景天藥物在細胞層級上的影響,藉由處理過紅景天藥物的HepG2肝癌細胞之蛋白質分泌量改變,探討紅景天對於高山症治療的可能影響。我們發現HepG2細胞經過高濃度紅景天藥物處理後,會產生死亡的現象,並非坊間所普遍認為的無毒、可大量服用。但在適當濃度下,的確可以觀察到transferrin及albumin分泌量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在缺氧的環境下,transferrin仍維持此差異,但albumin在缺氧環境下的差異並不明顯,所以albumin在細胞調控缺氧這方面的功能仍有待進一步的查證。

固氮籃綠藻培養的探討及經濟的效用

作藻類實驗時,觀察到含有「異胞」的固氮藍綠藻很特別於是想把它分離,找出適當的條件來,大量繁殖。

泡沫浮除法去除水中銅離子

本組同學在課程實驗─銅與硝酸的反應,發現:此一小小的實驗,卻造成了不少銅離子廢水的產生,故本實驗欲利用泡沫浮除法具有佔地小、高速率操作、污泥體積小及濃度高等的好處,去除水中銅離子,使之延伸至其他重金屬廢水。

新油切戰士-柴油與機油分解之進一步探討

本校學長從機油污染處土壤中分離得到一支具有分解機油能力之戈登氏菌(Gordonia sp.)(暫時命名為A4),它是一種具有降解難分解之碳氫化合物能力的土壤放線菌。經由16S rDNA序列分析發現A4與目前已知的戈登氏菌差異頗大,可能是一支新的本土戈登氏菌。大學實驗室的檢測報告也證實A4是一具有分解脂肪族和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油污分解菌。本實驗中發現A4它能分解機油、柴油與沙拉油,具有耐鹽與耐酸鹼性,不受綠膿桿菌與紅城紅球菌所抑制,比紅城紅球菌分解機油與柴油的能力更為出色。此外,這三種油品都會影響綠豆胚根生長,且以柴油的傷害最嚴重。經A4處理過的油品,能降低對胚根生長的傷害,柴油的復育尤其顯著。另外,農業廢棄資材—花生殼能加速A4對機油的分解有助生物復育。

跳躍的蛋蛋--液體置入彈力球對彈跳關係之探討

我們藉由高速射影機觀察水在彈力球內受撞擊的運動情況,探討不同的情況下對彈跳高度比的影響。在不同落下高度方面,我們發現彈跳高度比不受初始落下高度影響。而在不同體積填充比方面,我們發現第二次彈跳高度比,與體積填充比成二次函數的關係,且極值發生在體積填充比為50%時。我們進一步從能量的觀點探討實驗結果,發現第一次彈跳後的能量損失正比於總質量承上初始落下高度,第二次彈跳所產生的能量損失,視為液體量與剩餘空間的競爭。比較往後的彈跳與液體體積填充比的關係,並再次從能量觀點探討之。我們發現,可以就由研究二、三的遞迴關係式推導出往後彈跳能量損失的關係。我們再次從能量觀點,解釋水運動情形如何與研究所得的關係式呼應。

光敏染料太陽能電池

本實驗利用二氧化鈦的光觸媒特性,搭配導電玻璃及數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染料來製作色素增感型太陽能電池,並且找出何種染料製作的太陽能電池以及何種製作太陽能電池的方式的效率最好、且在不同的溫度、光線下測試所製作的電池,比較環境的差異對太陽能電池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