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8屆--民國97年

以銅為鏡可以正硝酸

找出由銅與硝酸產生之NO2、NO 的量,因NO 一碰到氧氣會馬上反應成NO2,所以要測定得在真空中進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可以直接對氣體做定量分析的儀器,但由於儀器過於昂貴,且在高中實驗室裡若想從氣體去定量氣體產物的量幾乎是不可能的,否則就得忍受極大的誤差,於是我們尋求簡單、易懂、可信度頗高的方法來測定NO2、NO 的量,試圖觀察硝酸濃度和溫度與其產物之間的關係。同時以金屬鋅作為一個反應的對照。選擇鋅片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鋅與硝酸反應過程,總是只有銨根單一種產物,於是摻雜幾許懷疑的成分,以鋅做了實驗。結果意外發現反應之下也會產生NO2及NO。

戀鏈黴菌-鏈黴菌對真菌影響因素之探討

本實驗分別由拮抗、透化圈、葡萄聚醣分解?及幾丁質分解?基因和超寄生等四大方面來探討鏈黴菌和五種不同病原真菌的交互作用。結果顯示所篩選之鏈黴菌對真菌多具有抑制生長的作用,且鏈黴菌所產生的抑制物質會因不同採集地區而有所差異。另外超寄生現象之結果顯示鏈黴菌會纏繞在真菌的菌絲上,並使真菌菌絲失去活力。由此實驗結果證明鏈黴菌會對真菌的生長造成抑制,未來可應用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上。

過河高手

本次研究主要是在探討人狗過河問題,由網路上的3對人狗開始探討,並推究到不成對的人狗,找出最少次數的過河方法,歸納過河的規律,並訂出過河策略流程圖。我們發現人狗是否成對、船的乘載數、人狗個數都會影響過河的難易程度,也發現人狗是否成對、乘載數是奇數或偶數時,會有不同的過河模式。

在水中上升之氣泡其長軸長度對其運動情形的影響

氣泡在水中運動時其形狀會近似於一橢圓體,我們利用攝影機分別垂直於兩垂直平面做拍攝記錄,並藉由影像軟體進行分析,定出其位置,發現它上升的路徑有時會在一平面上做來回運動,而來回運動的偏移幅度與氣泡本身的大小有密切關係,因此我們試著歸納出氣泡大小對其運動路徑的影響。我們討論的氣泡大小為長軸長度介於0.42㎜與4.36㎜之間,其中氣泡長軸在2.25㎜以上時會有明顯的來回運動,在長軸為2.96㎜時第一週期振幅即到達最大值,並隨著長軸長度的增減而減少,我們也發現垂直速度的第一個高點,會隨著氣泡長軸的增加使發生時刻延後。此外,我們設計了實驗,證明氣泡在水中會沿一平面做水平來回運動,是由於氣泡形變所造成的。

多刺祼腹蚤之研究

本研究以多刺裸腹蚤(Moinamacrocopa)進行觀察,實驗一對水蚤型態觀察得知:雌雄之差異可從第一觸角及育兒囊辨別、在3齡時有抱卵現象,行孤雌生殖。實驗二不同光質對於水蚤生長影響結果:水蚤在紅光、LED紅光、日光、黑暗組中生長良好,綠光與藍光中生長較差。實驗三水蚤在不同酒精濃度下活動得知:8%以上酒精中會死亡,4%酒精之環境有昏迷甦醒現象,2%酒精無明顯昏迷現象。實驗四進行水蚤體內酒精去氫?活性測定,檢測體內酒精去氫?活性顯示:水蚤酒精去氫?活性隨酒精濃度(0﹪→4%)明顯降低,推測因代謝酒精會降低或抑制酒精去氫?活性,避免酒精代謝物對生物體的負面影響。綜合以上結果,藉由酒精去氫?活性可作微環境耐受性之試驗模式,期望可應用於環境指標之試驗生物。

生生不息--生質產氫發電

本研究中,我們利用厭氧產氫菌分解有機質,由過程中找出厭氧產氫菌醱酵產氫最佳環境因子,再於攪拌式反應器中添加活性炭粉進行連續式醱酵產氫實驗。在一系列的研究下,最終找到最佳環境因子醱酵產氫,分別為污水處理場污泥、培養溫度40℃、攪拌速率150?rpm、蔗糖為基質碳源濃度為30000?mg?COD/L、pH?值維持在pH=6.0,為最有利於厭氧產氫菌進行產氫。而於攪拌式反應器內添加活性炭粉,將有助於液態產氫污泥凝聚成顆粒污泥,而本研究於HRT=1?h時,產氫速率可提高到7.03?L/h/L,相當於每日每公升反應器可產生168?L的?H2,最後產生的氫氣結合氫氣純化裝置與燃料電池後,產生電壓最大可達3?V,已成功讓1.5?V?燈泡發亮、電風扇轉動與進行水的電解實驗。希望本研究將進一步應用在澱粉或纖維素醱酵產氫,以分解自然界許多過剩的廢棄物質,成為一種潔淨環保再生的未來能源。

海洋中漂渺不定的旅行者-漂沙

海岸周遭的變化隨著日月星辰的徒行而改變著,海灘上的波浪與沙子也隨之受到改變,在不同的速率侵蝕堆積下,產生了不少的新生地,同時也可能造就新的海岸風貌、無論是人為或是自然而生成,都對人類的活動產生些不同的影響。本實驗使用了大型的玻璃水槽,在其中放置沙子,改變其擺設角度,或是進一步的控制其中之水量,使用自製貣波器,讓沙子在水中模擬海岸的變化,觀察其中漂沙的演變以及模擬新生地形成之初的演變過程。然而,新生地的形成範圍之廣,海岸工程也不免是門浩大的學問,自然與人為各有其利弊,在只有一個地球與有限的沙灘土地上,種種的可能性有待我們去探討與深入研究,所謂世界景觀無奇不有,但這也要有心人去發現才得以窺知全貌。

雄蟻先成之矛盾與現實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事生產的雄蟻,為何會違反漢彌爾頓定律,而在生殖季節前就提早出\r 現。我們除了觀察雄蟻先成的時間及原因外,還要進一步討論雄蟻的地位及其對蟻巢的影響。\r 從研究結果發現,雄蟻確實是會在生殖季節先產生,且數量會在生殖季前一年的冬天達到高\r 峰。雄蟻先成的情形在山蟻亞科中最為明顯,且食物多寡、聚落大小等因素都會影響其雄蟻先\r 成;而管琉璃蟻(Ochetellus glaber)的工蟻會在沒有蟻后存在的情況下,自行產下未受精卵。\r 先成雄蟻在蟻巢中的地位僅高於工蟻,並會隨著蟻巢生存壓力的增加而逐漸下降,最後工\r 蟻甚至會透過各種弒親行為來調控雄蟻的數量進而減少蟻巢的負擔。雄蟻先形成除了能確保在\r 非生殖季時蟻巢基因的延續以外,還能提早為生殖季的來臨做準備。

遇熱則發!

為了不辜負太陽光的美意,也為了讓地球能增能減碳,更為了綠色能源(太陽能發電)可以落實到台灣的每一個地方,我們結合了太陽熱動力、煙囪效應、凸透鏡聚熱與風力發電技術,設計製作了一個「小而熱」的小型太陽能發電器、這個裝置只要有陽光就能發電,而且是愈熱愈發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同時也能將電能轉成化學能儲存到電池,使沒有陽光時也有電可用。

由K、G的垂足三角形發現新心

我們發現三角形重心之垂足三角形的近似重心,會落在原三角形的尤拉線上。由於此心未編錄在EncyclopediaofTriangleCenters-ETC中,於是我們將此發現傳給ClarkKimberling,經確認後,此心於08/05/31編錄至ETC中,編號為3363。在本文中,我們找到與此新心有關且未編錄在ETC中的某些點會共線,及某些線會平行之有趣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