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4屆--民國93年

除濕高手

將生活上常用的除濕物質,取固定的質量,進行長達30天的吸水量紀錄,並分三方面進行探討--1常見的除濕物質(單一成分)之分析;2市售除濕劑之分析;3可自製的除濕物質(取含碳酸鈣成分)之分析。由實驗結果了解彼此的差異與優缺點,以便選用合適用途的除濕物質。

好球或壞球…棒球飛行軌跡的分析

因對於棒球變化球的好奇,而展開研究之旅,首先我訪談兄弟隊投手教練劉義傳,了解如何投出變化球,接著我利用玩具車的輪胎及四輪車的馬達,製成掌上型發球具,以模擬投手投出各式變化球。利用風速可達30m/s的鼓風扇作成風洞,將棒球裝在強力馬達軸承上,也請鄰居鐵工廠,幫我做一個重達7kg的槓桿,已成在強力馬達及其上高速旋轉的棒球,利用風洞及槓桿,我歸納出偏向力的數學關係式,而本研究最終目的,也是我的夢想,在電腦Excel中,設計一個控制箱,在控制箱中輸入球速、投球角度、旋轉速度、旋轉方向,在電腦螢幕中可立即呈現出棒球飛行軌跡,再輸入投球高度、打擊者身高,電腦可立即判斷是好球或壞球。

空氣清淨機和光觸媒對室內空氣中微生物之滅菌效果

在2003年SARS的衝擊之下,坊間出現了許多聲稱具有抗菌、去污、防塵,甚至消滅病毒效果的產品,例如:光觸媒,空氣清淨機。根據文獻資料顯示,光觸媒可以滅菌,達到清淨空氣的效果,但我們希望能更進一步的經由科學的驗證了解,它們的殺菌功能究竟為何。我們在空氣清靜機的濾網上噴灑光觸媒;另外由於紫外光激發光觸媒的效用較強,我們也同時使用UV 燈照射濾網,作為對照組。我們將實驗分為使用空氣清靜機a.濾網 b. 濾網+UV燈 c.濾網+光觸媒 d.濾網+光觸媒+UV 燈。共有5個採樣點,包括:居家客廳及臥房、實驗室、補習班、辦公室。經培養之後,計數細菌與真菌之種類及數量並分析數據以進行討論與結論。根據實驗所得數據分析,發現:一、空氣清淨機之效能應考慮其使用空間之大小二、整體而言,在空氣清淨機的濾網上噴灑光觸媒,其效果並不顯著優於單純使用空氣清淨機時

飛機草上的寶石---花金龜生態之初探

本研究以本鄉常見的日行性甲蟲:東方白點花金龜(Protaetia orientalis)及藍艷白點花金龜(Protaetia inquinata)為研究對象。兩者成蟲外型、習性和棲息地點皆很相似,容易造成混淆。東方白點花金龜的數量較佔優勢,而藍艷白點花金龜的體色具有較高的多樣性。兩者有種間交配的行為,但不能確定能否繁衍下一代。在本鄉,外來種的昭和草和翼莖擴苞菊是成蟲重要的食物來源。成蟲為日行性,有趨光性。野生幼蟲以腐植土為食,但也可以用甘薯塊根和麥片飼養。兩種幼蟲皆以背部爬行,其朝上伸開的足可能扮演感覺器的角色。儘管不用足爬行,幼蟲仍有攀越垂直障礙物的能力。

方塊的因數與倍數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單格至8 格圖形的因、倍數問題,過程是先找出5 至8 格的所有圖形,整理觀察,找出可拼成矩形的多方塊,即為最小公倍數方塊圖的因數多方塊,並歸納這些因數多方塊的特徵。

「蓮蓮看」–「奈米小精靈」

奈米科技是一項高科技,甚至被公認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科技產業。事實上在我們周遭自然環境中處處充滿著許多奈米現象,等著我們去發掘。本研究將分別在蓮花等30 種植物的葉面分別滴上水、墨汁及蜂蜜,帶我們去發現由於「奈米小精靈」在蓮花葉面上的作用,使得水、墨汁及蜂蜜在蓮花葉面上均會集結成珠,如將葉面與地面保持45 度的夾角,觀察並記錄其流動情形,會發現不論是水、墨汁及蜂蜜均會瞬間被滾走。蓮花這種自潔的功能,事實上就是一種奈米效應。只要我們用心觀察,會發現自然界中蘊藏著許多奈米科技的概念,值得我們去研究。經由以上的發現,本實驗將以珠針、保力龍球及保力龍板來實際模擬三種不同等級結構的植物表面,其中有具奈米結構的蓮花和具微米結構的芋頭及一般無奈米及微米結構的姑婆芋葉面。製作完成後,以大的海綿球替代灰塵來解釋,為何蓮花具有自潔效應(蓮花效應)。

環保新指標-靜電發電機

本實驗原理主要運用水滴與金屬環感應產生的靜電,使水滴帶電,再由帶電水滴進一步感應使金屬環及容器帶電,持續累積便可產生高電壓的兩端進而放電。而實驗主要研究不同的環境因素及儀器材質對電荷的累積速度有何影響

老人居家防護系統

「老人居家防護系統」設有緊急求救外,並可擷取人體的脈搏、體溫兩項生理訊息,加以判別提供病理預警,達到遠端監控、緊急就醫、照顧獨居老人為主之目的。本系統具備四大功能:一、脈搏過快、過慢警示:當脈搏跳動每分鐘超過120次,或低於50次立即發出警示。二、體溫過高、過低警示:當體溫超過38℃,或低於35℃會發出警示。三、緊急呼救:當老人按下求救開關時,控制中心會顯示警訊。四、健康管理:電腦可以從控制中心讀取脈搏波形,提供病理分析,觀察老人之生理狀況,做到慢性疾病之預防及治療。上述四項訊息之取得,是藉由人體身上感測器電路所測得之訊息,經無線電傳輸到家中基地台,基地台將收到訊息,以數位分析自動研判,將警訊利用線路,傳輸至管理單位,供監控人員處理。本系統除了可照顧獨居老人外,更可運用於安養中心的老人健康防護。

Ready set go!轉,轉,轉

我們知道,當物體在運動時會有一些因素影響到物體運動的結果。為了製作一個能運轉最持久的陀螺,我們開始研究哪些因素會影響到陀螺運轉的時間。利用自製的發射器及紙陀螺,我們發現重心、本體面積、質量分佈都會影響陀螺運轉的時間; 除了目測外,陀螺旋轉的軌跡及連續快速拍照來觀察陀螺是否穩定旋轉?最後從比較分析市面上的陀螺驗證本研究是可以應用在生活上達到娛樂及教育上的功能。

橘捲葉蚜〈Aphis citricola〉的研究

去年十一月下旬,偶然發現教室外花台裡的大花咸豐草好像生病了,許多枝條和葉子都扭曲了起來。仔細察看了好一會兒,才發現枝修和葉子上滿佈著黃色的蚜蟲。剛好生命科學課正在學習「植物的養分運輸」(上冊第三章第四節),老師說過,就是拜蚜蟲之賜,生物學家才得以分析並了解在植物篩管中運送的物質。這引起了我們研究蚜蟲的興趣,我們很好奇這些毫不起眼的小生物如何覓食?如何繁殖?如何躲避天敵?於是我們展開了以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