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大法
吸音大法這個實驗主要是為了改善,兩班之間上課聲音相互干擾的情況。整個實驗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校內參賽):我們選用各種不同之素材來做研究,但大都以教室佈置所常用的材料為主,再以木箱與紙箱兩種音箱來做比較,得到的結論為:1、質地柔軟者,吸音效果較佳。2、質地疏鬆者,亦即多孔性材質吸音效果較好。3、較粗糙、較不平的表面材料,其吸音效果較優。4、在木箱及紙箱中,紙杯的不同排列組合之平均吸音率相差不大,由此結果推論出紙杯的不同排列組合對吸音之效果可能較無直接之關聯。5、環保回收物中,以塑膠製且表面較不平整的材質,較適合拿來做吸音材料。第二階段(中區複賽):我們選用了第一階段的養樂多罐和牛奶罐,並加以編排了許多不同排列組合及不同間距的牛奶罐和養樂多罐來做實驗,而在第二次的實驗裡,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如下:1、在校方經費不足的考量下,利用平日飲用完畢待回收的物品,來間接增進學習效果,應值得嘗試。2、為達減少教室間相互干擾之目的,在考量中之環保素材的選用,以牛奶罐為較佳之選擇。3、排列方式以開口面向音源,略為疏鬆的排列方法比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