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58屆--民國107年

翻鄉導語

本研究針對市售翻譯大聲公進行缺陷改良、創新,並作實驗,比方在大型開放場合有諸多的限制,針對這些加以改善並結合雲端翻譯之實驗結果進行製作,利用快速圖形開發方法,且經過數次循環實驗為目前市面上之產品不具備特色。 如: 1.透過物聯網技術連接群組內所有翻大聲公,進行整合及同步支援,也能相互傳送訊息做為實用遠距對講機。 2.可以切換大聲公為「母」大聲公或「子」大聲公。 3.未來可以用在許多大型場合與校內英文課程之語言訓練,非常實用。

尋找探討隘寮溪古河道的界線:以土壤性質差異進行初步探討

藉由瞭解隘寮溪古河道的土壤性質,進而以此尋找探討隘寮溪古河道的界線。本次研究結果如下 一、古河道土壤表土層粒徑分布,砂粒最多在中段區域,其次上段區域。黏粒以下段最多,中段區域最少。 二、土壤滲水和質地有關,土壤含砂量越高,水越容易往地底下滲透;土壤含黏粒越高,水較不容易往地底下滲透 三、土壤含有石灰物質只有麟洛鄉民族路表土層,其土壤pH值最高。 四、土壤酸鹼值大部分介於5.2-6.9,屬微弱酸性土壤。 五、電導度只有竹田鄉文筆路超過600 us/㎝。表土層適合一般農作物的EC值(600~350 us/㎝),只有內埔鄉永田路。 六、內埔鄉87鄉道極可能為古河道中段之右岸界線;長治鄉復興路極可能為古河道中段之左岸界線。

又亮又可愛的天天嬋娟-月亮天平動規律性研究

我們從看見月亮的傾斜的陰影,想要研究月球的陰影規律,然後發現了好玩的天平動現象。查詢完資料後並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去詢問專家學者學習如何描述這個有趣的月球變化,過程中我們實際觀測月球不斷地比對資料,一直討論、修正與驗證我們的研究方法,就是為了讓天平動的描述更精準。最後我們居然可以從統計資料中,呼應到參考資料所給予的訊息,並利用我們以前所學習過的方法,來對月球天平動做清楚地描述。這讓我們有種皇天不負苦心人的感受。

螺帽轉轉---科學遊戲以小搏大之探討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科學遊戲 [以小搏大]進行探討,研究中發現,小螺帽可以將大螺帽拉住,主要是因為纏繞橫桿產生的摩擦力,當纏繞圈數越多,產生的摩擦力越大。接著進行影響纏繞圈數變因的實驗,發現兩端螺帽的比重落在1:6~8時,纏繞圈數最多,而在一定範圍內,線長越長,纏繞圈數越多,但超過範圍,纏繞圈數就開始減少,探究討論發現,線段太長導致鉛直圓周運動最低點的最低速限變大,使得纏繞無法繼續。另外線的材質對纏繞圈數的影響不大,而線的粗細對圈數的影響較大,而橫桿的材質如果太粗糙導致摩擦力過大時,螺帽無法墜落,纏繞端也無法纏繞。最後針對纏繞發生的原因及特殊現象進行探究,並以本實驗發想出未來繼續研究發明的方向。

有趣的指尖陀螺

指尖陀螺旋轉時感覺有定向、牽引、穩定、改變重量的力量;我們以文獻探討、調查、定位觀測、吊掛觀測、滾輪觀測、三軸定位法來探究這些有趣的現象。我們發現指尖陀螺:(1)外型對稱,會穩定平衡的水平、垂直定向轉動,這和重量、翼數、精密有關(2)旋轉方式不影響旋轉時間,但重量有減輕現象(介於0.1~0.2克間)(3)水平吊掛順、逆時針轉動,會水平穩定旋轉,不受擺動影響;但旋轉路徑不同(4)吊掛垂直擺動時,軸距長旋轉時間久,這與垂直定位旋轉變水平定位旋轉有關(5)軸水平、垂直方向旋轉,會產生偏移的力(6)垂直、水平旋轉,有穩定滾動的作用(7)三軸定位器有穩定平衡的避震功能。我們希望擴展指尖陀螺有趣的研究成果,讓更多人喜歡研究科學。

微笑圖形中找三點不共線

經由2X2、3X3、4X4、5X5、6X6等三點不共線的圖形,我們在找尋在NXN的三點不共線的圖形,我們發現N為偶數NXN的三點不共線一定會有線對稱圖形,但N為奇數時都不會出現對稱圖形。當在N為奇數時,NXN的表格中的數字總合為 (1+N)XN,在NXN每一橫列兩數相減的總合為 2(N—1)。當N為偶數的方格中,NXN的表格中的數字總合為 (1+N)XN,每一橫列相減的數必為奇數最大的奇數為N—1,且總合為N2/2。

步步回營-探討數字歸位的遊戲秘訣

一、利用Disjoint cycles分析初始牌卡,定義符號⊕作為Cycle拆解成數個Cycles的步驟合成,而數字歸位則為拆解步驟的逆推。發現特殊的Cycle類型,數字歸位有固定策略。 二、m-cycle內部通路至少要m-2條才可能成功,且最少需要m-1步。 三、數字歸位可利用歸位判斷法、Cycle拆解法、Cycles的互補數歸位法,找出可能歸位方式。 四、 判斷數字歸位的最少步數,步驟如下: (一)以Disjoint cycles表示初始牌卡。 (二)檢查每個Cycle內部及Cycles間是否有通路連接。 若是,最少步數為n-(cycle數)。 若否,選擇合適的Cycle打破,最少步數為n-(cycle數)+(打破次數)x2 。 五、n張牌卡數字歸位的方法不唯一,但最少步數皆相同且介於n-(cycle數)到n-1之間。 六、選數控制歸位法是採大數先歸位原則,搭配三個策略,控制下一步欲選取的數。反覆操作,必可將數字歸位,但未必是最少步數。

探究『本原畢氏三元數組、直角△內切圓半徑及多角數』之關聯與延伸

此作品研究「本原畢氏三元數組與直角△內切圓半徑為自然數所對應三邊長亦自然數,及多角數三者之間的關係。我們先由本原畢氏三元數組經由推導過程,找出本原畢氏三元數組(a,b,c)中的生成元m、n與直角△內切圓半徑r之彼此關聯性;其次,藉由生成元m、n與多角數之通式導出彼此連結性;給定任意的直角△內切圓半徑,其中三邊長為本原畢氏三元數組,其生成元為m、n,則可找到第y個k角數等於b∕4,反之亦成立,所以三者彼此關係都與生成元m、n息息相關。另外,我們發現多角數與多角數間之關聯和雙曲線有關,利用線性變換之矩陣解以坐標表示,並從遞迴關係式再找下一組解。」再由觀察這些解的規律性,延伸探討雙曲線上的格子點問題。

一「頁」菩提--菩提葉造紙全記錄

雖然數位化時代,用紙需求下降,台灣每人每年的用紙量還是高達190.5公斤,使用的紙漿就來自熱帶雨林。 造紙一定得砍樹嗎,熱帶雨林孕育了地球上50%的生物,雨林是地球之肺,雨林消失,除了大量物種滅絕之外將加劇全球暖化速度。 本次實驗採用菩提葉來造紙。運用四種添加鹼劑的熱煮方法獲得紙漿,且都能順利造紙。但熱煮法耗能,強鹼使用有危險性,廢液的處理很麻煩。 我們以微生物分解法來分解菩提葉纖維,製作添加酵母菌、乳酸菌、土壤益生菌、生態池底泥等常見微生物製作分解液,發現短短14日,微生物就能將菩提葉分解出纖維了,也都能順利造紙,樹葉造紙能依地區特有植物來製作獨一無二的紙張,再運用天然染染色方式讓紙張的用途更廣!

水中的生質能----海藻的油脂探討

全球化石能源日益短缺,能源的價格終究會高漲到令人無法負擔的地步。倡導各項節能措施,積極開發各種替代能源,便成為現今世界各國最重要議題之一。在各種替代能源中,生質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近年來受到高度的重視。 利用藻類做為生質能源有很大的潛力,主要的原因是藻類高產量的特性,光合作用效率高於陸生植物。有些藻類甚至含有高量的脂質,而脂質正是轉化成為生質柴油的重要關鍵原料。但不同藻種的脂質含量有明顯的差異,例如紅藻門、藍藻門的藻屬,脂質含量就較其他的藻門高。生長環境的不同,同藻屬間的脂質含量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利用生活產生的廢氣來當成培養藻類的碳來源,如此更可以淨化空氣且又能解決能源危機,大量的生產生質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