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58屆--民國107年

水清石見浪淘淨—水庫水力旋流排淤之探討

為改善台灣水庫淤積問題,轉變水庫泥砂淤積問題成為永續資源,使水庫產生長期效益,本研究採旋風吸塵器概念製作結構簡單的水力旋流分離裝置,可在水庫供水時同時排淤,並運用虹吸引水方式抽取淤泥,以高度、管徑、圓桶長度作為影響旋流分離的主因,經實驗發現,改變此三項變因可影響流速進而影響分離率,實驗中可有效分離99%河砂與97.5%白河水庫淤泥。 從模擬水庫排砂的實驗中,探討淤積粒徑的分布區與不同水力排淤工法的效益,依實驗結果得到水力旋流分離適用於水庫中上游粒徑大於黏土的淤積,水庫下游可搭配排淤隧道排出較難分離的黏土淤積,兩者搭配使用清淤將可不再受天候限制,並可蓄清排淤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延長水庫的壽命並降低原水濁度。

酒矸英雄

堆積如山的廢棄金門高梁酒瓶沒有妥善回收,是金門的棘手問題,危險又危害環境。 從實驗發現:以廢棄高粱酒瓶碎粒取代砂子,對水泥砂漿試體的抗壓結果,實驗組強度均高於對照組,所以酒瓶碎粒可取代砂子。且實驗組吸水率均較對照組低,即使梅雨季,牆面也不易潮濕,又可達到耐久使用的需求。由文獻發現:砂與玻璃碎粒的主要成分皆為二氧化矽,但玻璃無氯離子,可避免有「海砂屋」疑慮。 因此,以酒瓶碎粒取代砂子,既可達到廢棄物減量,經過循環再利用,又可重新賦予酒瓶新生命,降低材料成本,符合海島型氣候的金門特色綠建材。 金門高粱酒一生鞠躬盡瘁,「始」而後已,不僅是創造金門經濟奇蹟的「酒國英雄」,更是打造環保綠建築的「酒矸英雄」。

風兒圓舞曲---風力環轉動之研究

本研究在探討影響風力環轉動的因素有哪些,我們發現影響因素有:(1)風力環紙盤內翻摺紙面方向、數量、角度和形狀、翻摺線與圓心距離、紙盤外形。(2)出風管口與紙面的距離。(3)竹籤插入紙盤的深度。要製作一個轉動效果好的風力環,紙盤外形以圓形為主,其紙面要向內翻摺,紙面翻摺線與圓心要有角度。紙面翻摺形狀以直角三角形B的旋轉效果佳,其翻摺線與圓心距離為1.7 cm的轉速最快。出風管口與紙面的距離為1.5 cm及竹籤插入紙盤的深度為3.5 cm者,能讓風力環的旋轉的穩定性更好。透過彩繪可以將風力環變得更美麗,也能做為趣味競賽的活動呢!

電場下的極限運動-水滴帶電量之探討

我們嘗試製作穩定電場,以電源供應器對靜電棒供電,並連接靜電環、鐵球來產生穩定電場,以此裝置觀察水滴在電場下的裂解與運動軌跡;實驗結果顯示:一、經過靜電環的裂解水滴,其帶電量與質量之比值與水滴半徑-2次方成正相關。二、靜電鐵球周圍的裂解水滴,帶電量與表面積成正比,表面電荷密度應為定值。三、液滴的表面張力會影響液滴體積大小,但不影響其表面電荷密度。四、體積愈小的水滴,受靜電力的影響會比重力更明顯。

螢光三色-自製多功能行動光譜儀探討果汁新鮮度和螢光特性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3D自製多功能行動光譜儀,優點是裝置輕便,具有觀察可見光光譜,和螢光光譜的雙重功能,不僅如此,此裝置尚可利用卡榫概念擴充未來裝置,加強自動化的可能性。 透過此裝置檢測水果新鮮度和螢光性,並比對HPLC和質譜儀分析,實驗顯示(一)可見光光譜有藍綠紅的基本頻譜,而螢光光譜則為藍綠頻譜(二)不同水果有不同的光譜特性(三)每種水果的光譜強度會隨著天數改變,變動性為藍光>紅光>綠光,又以第一天到第三天變化最大(四)蘋果無螢光性質,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光譜變化穩定。這些現象顯示我們的光譜儀確實可提供初步定性資訊,未來將更精進裝置,以便提供更多化學分子的訊息。

用“心”

本研究利用幾何繪圖軟體,探索任意三角形建構的旁心連線三角形、旁心三角形、及其向外做的正三角形五心之間的性質,並用三角形全等及相似證明方式進行性質的證明。結果發現:1.旁心三角形之外心相連成的三角形必相似於旁心連線三角形,且為其1/2倍縮小圖,且此兩三角形之垂心必重合。2.旁心三角形之外心相連成的三角形之垂心必與原三角形之內心重合。3.任意三角形之旁心連線三角形無限增生將逐漸趨近於正三角形。4.任意三角形以各邊向外做正三角形各取相對應之三邊中點所連成之三角形必為正三角形。

旋冷奇蹟-飲料水冷系統的開發與研究

影響飲料冷卻的因素為飲料本身、溫度,所以本研究主要實驗設計有: 1. 探討冷卻方法-我們主要利用300克冰塊+1000CC的冷水+100克鹽製造出0.4度的低溫水,並設計水平式旋轉讓飲料迅速降溫至5~8度。 2. 水冷系統的設計-利用軸承、電鑽設計出旋轉系統,塑膠管連接器、外掛式馬達、組成流水與回水系統,可節省冰塊、電力與冷卻時間。 3. 開創水溫系統-可讓600CC19.8度的冷水3分鐘後變37.3度。6分鐘讓100克的冰塊變成32.2度。 實驗後發現真的可以快速成功的冷卻飲料,將時間縮短至30秒~300秒就好,不但節省時間也節省電力,希望我們的研究可以讓大家都開心快速的喝到冰冰涼涼的飲料。

天「柱」我也

台灣地震災害頻傳,為了為台灣防震技術盡一份心力,透過文獻與實驗模擬大樓的剛性結構搭配輔助軟性結構的設備來分析樓層遇到地震時在物理上的變化與影響,實驗分兩部份:一、建築剛性結構變化,二、輔助結構之差異。發現:一、不管施重重量、樓層平面大小,施重所在區域之力柱承重最重,斜對面最輕;二、當柱體高度、質量固定時,不同切面柱形的承重能力也不相同,柱體分佈結構與地震震動方向的交互作用是造成建築物倒塌的重要因素。三、力柱加裝彈簧座可以馬上減低振幅,而加裝阻尼器可以透過反作用力緩衝地震的強度。四、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建議:越高樓層面積越小、中間樓層加裝阻尼器、使用加裝彈簧座的正方形力柱,是良好的防震大樓結構。

教室的光熱不熱--以相機測量照明光源色溫

利用相機及軟體「小畫家」測量各種色溫光源的RGB比例,對照標準色溫圖案,得到色溫與像素RGB值比例的關係,比對出教室光源的色溫,並找出不同色溫光源混合時色溫的變化,可以幫助沒有色溫表的學校調配出接近4000K色溫的照明光;同樣也能利用相機測量光源照度,加上使用有960fps錄影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還能測量光源的頻閃(頻率及亮度變化),以容易取得的器材測試光源是否合乎好的照明光源的條件。

材料的1/1&1/3 OCT迴響時間測量與吸音研究

本實驗利用自製的實驗裝置及自行推導的公式,推算出材料的吸音率。 材料的吸音率,一般是送至專業的迴響實驗室測量(如:成大迴響實驗室),且單一樣品測試費用昂貴(每件樣品4~6萬元)。 我們 設計的實驗將迴響空間縮小,會遭遇到直傳音場影響大過反射音場的問題,因此利用合成音場公式將兩者分離,再利用均能音量及方向因子Q,以及吸音率、室型常數R之間的關係,建立迴響時間的函數。 複合材料運用範圍廣,但若要得知吸音率,又需花費一筆可觀費用。本實驗模組能快速、方便、經濟地得到各樣品(包含複合材料)的吸音率。同時由音頻分析可得知噪音的頻段,即可選擇最適合的材料進行裝修,達到最佳的吸音效果和最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