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53屆--民國102年

藻出能源,發電我最行─探討影響藻類電池發電效率之影響

在能源日漸耗竭的今日,開發環保新能源是重要的課題。本研究中使用的藻類電池,係藉著藻類照光會行光合作用而發電。藻類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更符合「節能減碳」的概念,藻類電池又被稱為「活的太陽能電池」。從研究結果發現製作藻類電池時,以藍綠藻與小球藻的組合為最佳,其中藍綠藻擔任負極,而小球藻擔任正極。藻類電池在光照強的環境,有較佳的發電效率,而且添加營養劑在藻類電池中,不僅可以提高發電率並可以延長藻類的生命。在不同色光的照射中,藍光與紅光對於刺激藻類電池發電效率最佳;綠光則是最差。藻類電池也可以進行串聯,藉此提高電壓與電功率。我們期待藻類電池在未來可以成為一種新的能源。

『蔗』麼『C』力-利用甘蔗渣-碳粉吸附重金屬離子

甘蔗渣中含有豐富的木質纖維素,其上的官能基可以吸附重金屬離子,我們在此研究中找到適合甘蔗渣吸附Cu2+的最佳條件。在一次實驗中,我們偶然發現甘蔗渣溶液中的有機物能吸附Cu2+,而碳粉能將有機物吸附,利用這點特性,能大幅提升Cu2+的吸附率。在經過兩道程序的吸附之後,20ppm Cu2+(aq)中Cu2+的吸附率大於99%。

綠焰重生---落葉碳質燃料在熱電晶片發電應用研究

本研究收集7種落葉、混合9種及隨機取得3袋落葉,以1、2、4噸加壓成型及300℃、400℃碳化製成碳質燃料,並利用自製燃燒爐-水杯系統探討其燃燒特性。研究發現,葉脈比率較高者,粉末的大中顆粒比率、碳質/灰分比、水杯吸熱值與升溫速率等皆有隨之升高趨勢;葉質亦明顯影響碳質/灰分比與熱值,順序為:單子葉紙質>雙子葉薄革質>雙子葉厚紙質。製程方面,400℃碳化的碳質燃料其碳質/灰分比低於300℃者,但水杯吸熱值與升溫速率則明顯較優;提高成型荷重可使碳質燃料密度、碳質/灰分比、水杯吸熱值呈上升趨勢,升溫速率則呈下降趨勢,而以2噸較佳。經檢量推估,落葉碳質燃料燃燒熱值約4360~5888cal/g,與市售褐煤相近。落葉碳質燃料的最佳製程為2噸成型荷重與400℃碳化,並利用熱電晶片自製改良三代熱電小屋進行熱溫差發電,充分展現其發電潛能。

汙所遁形──水生植物如何淨化汙水

由於現代化學、金屬工業蓬勃發展,工廠及家庭所排放的廢水正嚴重汙染水質環境。為了減低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傷害,現今多以培養人工濕地、藉水生植物來達到淨化水質的目的。為深入了解水生植物是否能確實淨化水中的重金屬物質,我們選用了兩種不同品種的浮水布袋蓮、沉水的水蘊草、挺水的空心菜等四種植物,種植在含有銅離子或鉛離子等不同汙染物質的水中做為模擬;並觀察其吸收金屬離子的情形、與葉綠素含量及含糖量的改變。希望能深入了解水生植物在受汙染的環境中生長的情形,以及其為環境所帶來的改變。

裝『蒜』

本實驗探討大蒜各部位的抑菌及抗氧化的效果,並與薑、蔥和維他命C比較,研究發現對黴菌的抑制以蒜頭最強;大蒜葉最小;實驗發現,蒜頭抗氧化濃度22200(ppm)及蒜葉22200(ppm)的效果最好,蒜莖6660(ppm)的效果最差;在pH=11的環境下,各組抗氧化的效果都增強,而在pH=2的環境下,各組的效果則明顯減弱;溫度對抗氧化影響: 溫度上升後,對大部分實驗組影響不大;添加鹽水、蘇打水與辣椒水對蒜頭、蔥根、老薑的抗氧化效果皆有提升,添加10%米酒對蔥根的抗氧化提升12.4%,白醋對蒜頭、蔥根與老薑的抗氧化效果下降,添加10%葡萄酒對大蒜、蔥根與老薑的抗氧化效果提升40.0~76.2%,10%啤酒對對大蒜、蔥根與老薑的抗氧化效果提升16.7~44.8%。蒜頭和蒜莖的食品防腐效果最佳,可持續10小時不變色,蔥根和南薑二年生的效果最差,4小時就變色;蒜頭、蒜根、蒜莖和蒜葉的效果有明顯不同,而蔥根、蔥莖和蔥葉的效果也有不同,可見同一植物中,不同部位的抗腐壞效果也有所不同。本實驗成功做出蒜頭、蔥根、老薑及維他命C的抗氧化濃度檢測線,蒜頭汁的檢量線 y=0.002x-0.010;老薑汁的檢量線 y=0.008x-0.034;蔥根汁的檢量線 y=0.008x+0.028 ;維他命C的檢量線 y=0.002x-0.049 ,並以分光光度計校正碘液滴定量,減少人為實驗誤差,將老人家的智慧用科學加以驗證,證明蒜頭、蔥與薑都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從天秤 — 布拉萬看藤原效應與怪颱的關係

西北太平洋颱風形成後,影響其路徑的因素包括: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外圍環流、鋒面系統、其他熱帶低壓、高空西風氣流的位置、及陸地高山地形等。其中,與其他熱帶低壓之間的交互作用會產生「藤原效應」,往往導致颱風移動方向及速度的改變,其移動路徑也經常變化莫測、飄忽不定,令颱風預報人員傷神,令政府大小官員緊張莫名,也令防颱、救難人員繃緊神經,百姓更是盯著電視、電腦,關心颱風動態、關心災情、關心菜價、關心是否停班停課?首先我們以簡單的實驗模擬並了解何謂「藤原效應」,再針對天秤和布拉萬颱風的相關氣象資料,分析兩者間是否發生藤原效應,及此效應對天秤、布拉萬颱風造成的影響。進而比對歷史上一些有名的怪颱,了解其之所以稱為怪颱是否都和藤原效應有關?

藻生「電」子,百年好「荷」

從台灣東北角海岸中採取日本石花菜等13種大型海藻,萃取其濾液做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的染料來源,結果顯示,紅藻萃取液的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較綠藻為高,其中又以日本石花菜最高,在490 nm可達65.8%,綠藻則多在30~40%。產生電壓方面,則是以孔石蓴(綠藻)與蜈蚣藻(紅藻)萃取液DSSC效果最好,可達標準太陽能板(產生電壓1.33V)的24.6~25.4%。產生電流方面,日本石花菜DSSC在490 nm下可產生0.91uA/cm2。放置五天後,所有各組的電壓都下降,最好的蜈蚣藻也下降了50%以上。與商用太陽能板比較,石花菜DSSC產生電壓約為3.5%(24.63 uV/cm2)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大型海藻萃取液中的不同葉綠素異構物可以做為DSSC的良好染料來源。

少年「π」的奇幻旅程--不對稱切割之內外夾擊

自古以來,幾何法求圓周率,由於太執著於把圓或角度做等分,都會面臨開根號與無理數的問題。本文第一階段,改以不對稱切割來避開無理數。先定義有理數r和角度θ的映射函數T,發展出另類分割圓周的簡易方法,讓圓的外切與內接多邊形邊長都呈現為≤1之最簡正有理數,並計算初步之 值。第二階段,則藉由外切與內接多邊形對圓面積的逼近探討,來導出一個大幅提高 值精確度的加權校正公式。第三階段,更是結合前兩階段之理論,進一步推演出計算簡易的 值逼近定理:π=4xΣr(k,t)/3(2+1/1+r2(k,t))與更嚴謹的π值夾擊定理:4xΣ(3r(k,n)/3+r2(k,n))

大方塊中的小方塊

我們研究的是一個有段歷史的題目:「柏金斯太太的被單」。其定義為:如何將邊長為正整數的正方形切割成「最少個數」(最小階)的小正方形;而且這些小正方形的邊長也是正整數,相同邊長的小正方形可以重複,但小正方形的邊長的最大公因數需為1。我們歸納出,重複利用「簡單二倍法」及「重疊二倍法」,可以每次加兩階或是加三階的方式增加,反覆構作可以切割邊長120以內的正方形,都不超過19階。

田忌賽馬問題的研究與推廣

本篇作品主要研究在兩個人或多個人在n場對戰中(例如賽馬),其中一個人的實力處於劣勢,而處於劣勢的那個人,得到勝利的策略方法數有多少種。 如「田忌賽馬」原文中,田忌和齊王各有三匹馬,我們的目的在於找出一個演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當田忌和齊王各有n 匹馬時,田忌的致勝策略數。為了解決問題,我們利用排容原理先處理「超算方法數」及「修正係數」兩部分,最後才得到獲勝策略總數。又主要問題點在「超算方法數」,我們發現關於超算方法數的一種遞迴關係,並由此得到一般式的結論,且透過了數學歸納法證明之。除了解決原先問題外,我們更推廣此問題至其他條件或規則,例如雙方條件一樣、差 等級、限定條件或多方對戰等,並得到一些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