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花染技術的研究報告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在食、衣、住、行各方面不單只滿足於顏色的變化,更請求花樣的翻新。對於在一張白布上,如何求得各樣花色的問題,使我們感到莫大的興趣,於是籌備了染料布 …… 等工具,邀請了黃老師給我們做技術上的指導,我們展開了這變幻萬千的工作。

空間中任三直線上各取一點所連成三角形的最小周長

我們知道,平面上任意一個三角形若要找出具有最小周長的內接三角形,條件是此三角形為一銳角三角形。說明如下:設有一△ ABC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將 △ ABC 的內接 △ DEF 之周長 ED + EF + DF 改為 ED + DF'+ F'E'=EE〞 ,因 ED + EF + DF = EE〞成一線段,故確為最小周長(因在 △ ABC 內作另一內接 △ ,其周長張成一折線)。圖中:α+β+ γ = △ DEF 外角和之半二,α= -(β+ γ) =∠A ,若∠A≧90°,則∠BDF +∠CDE = 2 ∠A ≧ 180°,故只有在銳角三角形中才具有最小周長 △ DEF 。而此時過 F 作AB之垂線因∠EFA =∠BFD ,故平分∠ EFD 而與AC、BC交於 C 即 △ DEF 之旁心,所以CF為 △ ABC 在AB上的高,同理AD、BE亦是。故我們知道最小周長 △ 即為垂足三角形。(以上出自參考資料)然而,為了將在三直線上各取一點連成最小周長三角形的情形推廣到空問中,上述平面的性質無法繼續沿用,所以有必要發展另一套方法來處理這個尋找最小周長三角形的問題。

「醬」新獨具-低糖果醬的製程開發及凝膠性質探討

為開發低糖果醬,本研究以高甲氧基果膠 (HMP)、低甲氧基果膠 (LMP)、愛玉子果膠酯酶 (PME)、榕屬植物果膠改變條件製作果醬,並發展黏度測試裝置測試品質。首先,以HMP製作果醬,需糖及酸產生氫鍵凝膠,含糖量55%以上方可達市售品質;檸檬酸濃度0.2%以上黏度最佳;且靜置可使黏度提高。以LMP製作果醬,添加0.05%CaCl2可減糖至50%,再減少檸檬酸可進一步減糖,但靜置會使黏度變差。混合HMP與LMP在低糖環境無法提升果醬品質,但在HMP中加入愛玉子PME攪打,會發生去酯化反應及轉醯基反應,24hr後黏度提高可製作果醬。薜荔與大果藤榕果膠性質接近HMP,可作為果膠替代品,且在HMP中添加大果藤榕果膠可提高黏度進而減糖。最後,本研究結合上述發現提出數種35~50%低糖果醬製程供大眾參考。

震不震「阻」了就知道─從阻尼器看地震對鋼骨大樓的影響

我們的實驗主要是研究在地震時,什麼方式可以使建築物較穩固不容易倒塌,使用頂點珠及造形棒來模擬各種形狀的鋼骨大樓,設定的鋼骨大樓形狀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正五邊形、六正五邊形、L形、T形及H形等。結果顯示大部分鋼骨大樓的形狀設定在最長的邊與地震方向平行時振動幅度比較小;鋼骨大樓的重心在高樓層時振動幅度較小。我們也利用彈簧原理、槓桿原理及磁力原理分別自行研製了彈簧、槓桿及磁力的阻尼器,實驗結果發現彈簧阻尼器在X軸的避震效果較好;槓桿阻尼器在X軸及Z軸的避震效果較好;磁力阻尼器則是在X軸(東西向)、Y軸(南北向)及Z軸(垂直上下)都有不錯的效果。三種自製阻尼器各有所長,也確實能達到減震的效果。

太陽中天的角度與氣溫變化有關係嗎?

我們的哥哥姊姊們從民國六十四年三月開始做氣象的觀測,由他(她)們所個下來的責料可以看出本地(屏東市)的氣象,尤其氣溫好像都有規律的變化,這些變化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老師雖然告訴過我們,這可能和日照時間有直接關係,但是這是唯一的原因嗎?是不是以太陽照射的角度也有關呢?我們很懷疑於是引起我們探討、研究的與趣,沒有想到,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更有趣、更有意義的問題。

新發明自動顯示風向風力器

1.本校素以提倡科學教育為主旨,擬在學校各適當地方逐步佈置成二個科學環境( 如氣象設備,栽種植物等) 2.本校興建大樓時即擬定在大樓屋頂上設置一個新的風向器和風力器,經過大家的研究、思考,前後將近一年,大樓完成時才整理研究資料,著手創作,設置於五樓頂上。3.為使老師和學生們隨時觀察對照方便起見,特在樓下玄關進口處同時設立一個風向風力指示牌。

颱風與水的漩渦

去年七月二十五日“賽浴瑪”颱風在高雄登陸,一星期後“薇拉”颱風在基隆登陸,使木省南北兩區,遭到了慘重的災害。據報導,“賽洛瑪” 颱風中心,挾雷霆萬鈞之勢通過高雄時,風力最大 16 級( 10 級就能把樹連根拔起),吹襲兩小時,使當地面目全非;塌屋兩萬,沉船 18 艘,高壓輸電鐵塔倒塌 60 多座,電桿折斜七千多支,並吹毀數頁公噸重的貨櫃吊桿起重機等。當時的狀況是:八時三十分前未能感覺颱風的來襲,至八時五十分左右沿海地區,忽然被籠罩在狂颱下,九時止,市區的大樓鷹架幾乎同時被吹掉,呼嘯之聲不絕於耳,九時三分市郊的輸電鐵塔的使後繼倒塌,九時二十分,風力稍息,十五分鐘後,再度肆虐,而捲入狂風暴雨,使天地失色,人車斷絕,把百萬市民帶進白天無水,夜晚無燈之世界。嘉義地區也遭了洪水的災害。台潤每年幾乎都遭颱風的襲擊,而我們對她的知識不多,尤其是威力最大的中心附近旋渦等等。

河流水溫的研究

我家後面的小河是我常去遊玩的好地方。夏天裹玩河水是我最高興的事,早上河水比較涼,但是中午戲水又覺得神清氣爽。靠河邊低窪積水的地方,水溫暖和些,可是潺潺流動的水,很奇妙的叫人覺得涼快。因此我急著想知道為什麼水溫會有這些變化呢?

神奇的水汽車—水動力的探討

現在我們地球能源已經所剩無幾,根據能源研究報告顯示,我們的石油能源只能再使用四十年,台灣能源的資源也不足,於是需要新的能源來替代已有的能源,因此我們用火、水、光等物質來研究新的替代能源。可是以我們小學程度研究的題目實在太廣了,因此我們以「水」做研究主軸,並且想將水轉換成動力,這樣不僅能節省能源,而且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可以維護台灣的自然資源不受汙染、破壞,挽救地球能源。所以我們利用水來產量物理變化,轉成能源做為本次科展的研究主軸。

一個橋墩一個坑?探討河道中的渦流對橋墩的影響

第 37屆的科學展覽,我們曾經做了一個有關橋墩的研究。在實地觀察中,我們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在橋墩的周圍會出現一個水坑,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河道中的渦流所造成的」。「究竟 『 渦流 』 是如何產生的呢?」「對橋墩會有什麼影響?」我們心裡起了疑問,便在老師的帶領下展開了這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