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佳作

除垢要油理

本研究在探討油垢形成原理與變化規律,藉此認知如何防止與去除油垢。我們先探討油氧化後產生的變化,再研究各種影響油垢形成與變化的因素,並從中建立油垢程度變化規律,且衍伸探討油氧化與種類對其程度變化的影響,最後設計各小蘇打清洗物去除油垢。 研究發現:1.油會因氧化而變質。2.油因不同氧化變因,形成不同形態的油垢;並隨著放置環境與時間再產生變化;而且油垢形態之轉變具有規律。3.油的氧化情形與種類會影響其油垢程度變化。4.利用小蘇打可去除具沾黏性的油垢;再加熱處理便能去除稍高程度的油垢。研究結果可提供除垢之新觀念,藉此認識油垢形成原理與規律,便能防止頑垢產生,又能掌握除垢的好時機與好方法。

葉子上癭了-水黃皮瘤節蜱的生命故事

首次見到如此奇特-葉子上長了一根棒棒糖,後來發現原來是蟎蜱造成的植物癭,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迷霧重重,節蜱與植物演化故事做深入研究主題想必有趣。首先由生態棲地植物調查開始,瞭解哪些植物有蟲癭,聚焦研究其是否會生長在其他植物上及其生長歷程,續觀察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後深入研究內、外在結構,並針對酸鹼性及蟲蜱特徵等做分析。具有蟲癭的木本植物比例高多生長於營養器官,陽光對蟲癭生長有利,生長周期分四期,數量多易觀察具寄主單一性,蟲癭與葉子具相似、相異結構,分析蟲癭與植物屬於何種共生生態機制。最重要是學會在都市叢林觀察微宇宙生態奇蹟,尊重自然萬物,由以人為主的環境倫理價值觀轉化成以生態為主的環境倫理價值觀。

『蔗』麼『C』力-利用甘蔗渣-碳粉吸附重金屬離子

甘蔗渣中含有豐富的木質纖維素,其上的官能基可以吸附重金屬離子,我們在此研究中找到適合甘蔗渣吸附Cu2+的最佳條件。在一次實驗中,我們偶然發現甘蔗渣溶液中的有機物能吸附Cu2+,而碳粉能將有機物吸附,利用這點特性,能大幅提升Cu2+的吸附率。在經過兩道程序的吸附之後,20ppm Cu2+(aq)中Cu2+的吸附率大於99%。

「甜」之有理—從影響番茄甜度因素到自製甜度計設計的研究

影響番茄甜度的因素可能很多,我們以較易實驗觀察的六種環境因子,作為研究對象,結果我們發現: 一、各組實驗甜度比較表: 組別 甜度大小順序 一、酸鹼鹽組 食鹽水溶液 醋酸水溶液 小蘇打溶液 二、廚餘肥料組 豆奶類 果菜葉類 澱粉類 三、水質組 礦泉水 自來水 水溝水 四、音樂組 宗教樂 搖滾樂 悲哀樂 五、葉數組 中葉 少葉 多葉 六、土壤組 沙土 黑土 黃土 二、自製甜度計設計: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市售甜度計有其缺點,激起我們自製甜度計的興趣,我們利用光在不同濃度,有不同的折射率,以半圓透鏡及雷射筆,設計自製甜度計 1.圖示:詳附件。 2. 說明: (1)溶液的濃度越濃,折射角度越小,越向上偏,在反射板上做記號。 (2)以0%、100%做始末點及部分濃度做甜度刻度。

鉛酸電池之最佳充電電流與快速充電之研究

電動車是解決空氣污染的重要工具,而高電能容量的電池則是其動力的來源,除了電池的蓄電量,電池的充電速度同時決定了二次電池在電動車上使用的價值,有鑑於一般傳統定壓充電餘充電後期的低壓差導致充電速度減慢且大量拉長充電時間的缺點,本研究以高電能容量的鉛酸電池微研究對象,研究各溶液濃度、溫度、極板條件下的最佳充電電流,並且將各極板、溫度、溶液濃度下的最佳充電電流以變壓差充電充電的程序應用於電池的充電,結果顯示;使用變壓充電程序之鉛酸電池確實可較定壓充電之鉛酸電池節省一半的時間。

潮來潮往愛之河—探討潮汐對愛河水質的影響

人潮、海潮、歷史的浪濤讓高雄這條生命母河—愛河,敘述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記錄著許多人的回憶。五年級上鄉土課程時,在教材中有一章是講『生命母河』—愛河,整章介紹愛河的源頭、流經區域、兩岸的設施及整治的方法。而現在愛河經過了整治及美化綠化後,我們心裡想知道愛河的水到底有多乾淨了,所以我們對整個下游感潮河段做深入的研究,我們研究和調查的結果是:一、愛河主流全長約12 公里,流經高雄市區約11 公里。二、愛河為了整治已經在治平橋設立閘門來截流,讓上游的水不再流到下游。三、愛河從民國57 年開始整治,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停止。四、愛河從高雄橋(出海口)一直到九如橋河段水質很乾淨,九如橋到治平橋水質較髒。五、感潮河段很適合魚類生存,水面也可以看到白鷺鷥。六、潮汐確實對愛河的水質有影響,而且對愛河的自淨也有幫助。七、整個下游段兩岸已建設得非常漂亮,尤其是以親水的觀念去設計了木棧道、親水台階、親水平台,河中又有許多魚,是一個非常適合漫步、垂釣、休閒的好地方。

苗栗後龍磚場有孔蟲化石與古氣候之研究

苗栗後龍磚場地區屬於頭嵙山層中的一部份,上半部棕灰色砂岩,下半部為灰色泥岩,採樣點皆位於此;有一層薄層深灰色泥夾在下半部泥岩之中,其附近發現的有孔蟲數量較其他採樣點來的多。標本進行採集、處理後,鑑定出21 種有孔蟲化石。經過Mg/Ca 換算,得出溫度;Globigerinoides ruber(簡稱G. ruber)的鎂鈣值範圍介在3.94~5.12mmol/mol;海表溫度介在27.0~29.9 °C 。測出的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簡稱G. sacculifer)則介在3.72~4.77 mmol/mol 之間;30-50m 水深的溫度介在25.6~29.1 °C 。由苗栗後龍磚場地區鎂鈣值測出較高的溫度,顯示有孔蟲結殼時為更新世的暖期。海洋岩芯ORI801-8 G. ruber 得知海表溫度約為29.5 °C ,藉由G. sacculifer 得知較深的30~50m 溫度約為23.6 °C ,此外海洋岩芯多測了次表層水的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簡稱P. obliquiloculata)海底溫度約為20.9 °C 。由海洋岩芯ORI801-8 中G. ruber 所測之近1 千年的海表溫度較苗栗後龍磚場地區約1.24~0.46 Ma 為高,G. sacculifer 所測之水深30-50m 溫度較苗栗後龍磚場地區為低。苗栗後龍磚場地區測出的G. ruber 的殼體δ18OC 值範圍介在-2.35~-3.71?。測出的G. sacculifer 的殼體δ18OC 值範圍介在-2.22~-3.21?。藉由G. ruber 和G. sacculifer溫度及δ18Oc 之換算測出的δ18Ow 值範圍約為-1.3~0.2。δ18Ow 與鹽度呈現正相關的趨勢, 因此可以用其殼體來代表鹽度的變化,故可由其δ18Ow 之差異了解鹽度高低的比較。δ18OW 值為負值,代表海水較淡,鹽度較低,造成的原因可能為淡水注入或強降水所致。代表1.24~0.46 Ma 當時此地區有孔蟲結殼時為正常至較低的鹽度。

氣語非凡—植物的攻防策略

我們過去發現植物氣味會抑制他種植物發芽,在這次實驗我們利用顯微鏡與自動觀察箱探討植物間氣體的對話,並記錄氣味對小麥(單子葉植物)、綠豆(雙子葉植物)莖的長度,莖、葉重量,向光性及氣孔大小的影響。我們發現九層塔的氣味不影響綠豆生長和莖、葉重量,只輕微抑制小麥生長和植株的重量。而檸檬桉氣味促進綠豆莖的生長,卻減少葉重,並能抑制小麥的生長。野薄荷與樟葉的氣味則對這兩種植物生長與重量都有顯著抑制甚至完全不發芽。向光性方面,野薄荷氣味明顯抑制綠豆向光。小麥氣孔狹長不易觀察其開合,綠豆氣孔開口卻明顯受氣味影響而變小,可能是植物用來對抗外來氣體的招數吧!真奇妙,利用散發氣味,植物間正進行著一種無形的攻防戰呢!

通天神「碳」─探討碳類對色素的吸附能力

本組結合暗箱及光度計組成自製光度實驗儀器,並利用廢棄電腦風扇及強力磁鐵製成自製攪拌器,探討影響活性碳吸附能力的因素,本組測量紫藥水透光度,求得透光度與其成份龍膽紫濃度的函數關係;並利用過量的NaOH(aq)與銅離子發生沉澱,算出一克活性碳可吸附龍膽紫及銅離子的個數。結果顯示增加紫藥水濃度或減少活性碳質量,甚至升溫,活性碳吸附龍膽紫效果均增加。但溫度對其吸附能力影響較小,若將紫藥水溫度從30℃加熱至90℃,活性碳吸附龍膽紫的個數只增加百分之十,攪拌時間則並無規律影響;而一克活性碳可吸附的龍膽紫與銅離子個數比約2:1。本組也取了竹炭及木炭,比較其吸附色素的能力,結果活性碳吸附能力最佳,竹炭及木炭無明顯吸附能力。

「藻」到「膠」點--探討海藻膠安定性與應用性之研究

石花菜乾料復水性佳,膠質量多,且可反覆抽取,產值高。以平板加熱器煮沸再持續加熱60分鐘後,其黏度可比原來增加五倍以上。且以抽取比例1:25,可達最佳的產值。在常溫做海藻原液觀察石花菜膠的安定性最好。經過50℃烘乾16小時後,可得到易保存乾燥的海藻面膜,經40℃復水5分鐘後,即可形成海藻凍膜,敷在皮膚上5分鐘後,其保水度迅速可從30%提升至45%。由圖表可知,石花凝膠(配方D)於敷凝膠第五分鐘保濕力高於仿市售蘆薈凝膠(配方E),而兩者皆有相同的保濕持久性。將石花凍直接裁切0.5公分厚度烘乾4小時,要使用前復水1分鐘,即可成為容易保存、製作成本低、膠強度好、可至少維持7小時的內膜傷口敷料,是個極具開發潛力的敷料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