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應用科學科

實驗數據繪圖處理系統

做完冗長的物理或化學實驗後,最急須處理,也最令人頭痛的就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數據!在漫無頭緒中想儘快的判斷實驗的結果是否正確,實驗數據之間有沒有規律性存在,就必須正確地選擇處理數據的方法,一般來說,如果實驗的數值,能以圖形的方式代表達,其結果必能予人一目了然的感覺,但是一群原始的數據究竟要經過怎樣的處理步驟,才能轉變成簡潔易懂的圖形呢?\r 以一般人工的處理方式,至少必須按照下列步驟進行,才有可能在方格紙上繪圖。\r ( l )將兩組相關的數據,分別定為 X 軸資料及 Y 軸資料。\r ( 2 )將實驗的需求將數據做適當的轉換處理,例如做倒數處理,或做指數轉換。\r ( 3 )將 X 軸資料及 Y 軸資料分別由大到小排列,找出最大及最小值,以決定方格紙內每格間距所代表的大小。\r ( 4 )將數值在方格紙上描點。\r 但是在進行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下列問題:\r ( l )圖形畫到一半時,突然發現, X 軸和 Y 軸資料必須互換,或 X 軸資料應該取對數而不是取倒數等,則所有步驟全功盡棄,必須從頭開始。\r ( 2 )描點後的圖形,點和點之問有許多未測量的 X , Y 值,用怎樣的方法,把它們連成圓滑的曲線?\r ( 3 )若知道圖形資料應為一直線,二次方曲線或多次方曲線,又應根據什麼原理來描繪最佳的直線或曲線?\r ( 4 )若須求取內差值,則應如何由已知的點,導出最合理的方程式,來求取未測量值呢?\r 從上列的狀況,不難發現從處理實驗數據到繪圖製表,是一項既煩又雜的工作,但是這些工作,若交由快速運算,立即排序,迅速繪圖,及存取容易的電腦來處理,就變成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於是乎有“實驗數據繪圖處理系統”的產生。

多功能虎鉗之研究

在二、三年級中,分別上到機械工作法及機械製造,尤其在鉗工工作法及銑床工作法中,老師授課有提到如何使用各種不同的虎鉗來夾持各種不同之工件來進行機械加工,遇到特殊形狀工件時,如圓球、斜度或不規則之工件就無去夾持,就必須使用特殊虎鉗或夾具才能夾持加工,感覺到非常麻煩又浪費時間且必須準備各種虎鉗,所以引發同學想研究設計一台多功能虎鉗可省時又方便且能夾持各種不同之工件。 另一種研究動機因素就是在加工過程中如果有加工程序錯誤時,有些加工部位就無法加工(如一件工件有直槽又有斜度,旦斜度把工件切成三角形,如果先將斜度完成,這樣直槽就無法加工),所以整個工件就可能報廢,學生練習是無所謂,但如果是外面工廠,加工一批大量之工件,因為員工的疏忽而加工程序錯誤導致工件必須報廢或需製作模具來加工,這對工廠而言是一種隕失,如果這時有一台操作簡單方便的多功能虎鉗,就能減少慢失及節省成本。 種種的因素,因而讓我們產生了興趣,著手研究設計改善對工件夾持的問題,達到我們所頂期的功能,對教學或工廠有所幫助的多功能虎鉗。

學校實驗室排放化學物質廢水處理之研究

(一)行政院環保署已將學校實驗室列屬於水污染防治管制對象之一,故對學校實驗室排放化學物質廢水處理之研究有其必要性。 (二)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79 年 10 月 1 日高市教育五字第三一 ○ 二 ○ 號文,主旨:請貴校儘速完成實驗室之廢水處理專責單位人員。並未依規定辦理之學校,屆時環保單位依據水污染防治相關規定告發處分。

座位對視覺的影響

隨著年級的增加,班上同學戴眼鏡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所以每當上體育課或玩遊戲時,都要特別小心,萬一打破了同學的眼鏡,那麼今天就有得「瞧」了。有時候則是有些糊塗的同學,竟然忘記將眼鏡帶到學校,有些近視的同學,家長尚未替他配眼鏡,這一連串的問題,影響到學習效率,所以為了讓班上同學學習方便,我們邀了幾位有興趣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來探討座位與教室黑板上字體清晰度的變化,以做為日後老師編排座位時的參考。

觸電知多少

有一天,爸爸在修理抽水馬達時,嗡……轟……一陣一陣,馬達轉動的聲音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我輕輕地摸了一下馬達。唉呀!我觸電了,好麻呀!原來是馬達漏電了,此時我心中立刻產生了成千上萬的間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正等著我一一的解答。

『 熱到最高點 』 談校舍建築防熱之研究

炎熱的暑假過後,想到又要進入悶熱的教室,不自覺的已汗流夾背。 開學後、一樣炎熱異常,教室像似熱烘的火爐,老師說今年的最高溫度 38 . 9 度,是台灣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的一年。想到這高溫、我們在這不通風的平頂教室,頭上的電扇吹著熱風,可讓我們悶得快睡著。我們心想如果能在節約能源之下、建築一棟能防熱對流的教室以降低室內溫度,提昇學習的環境品質,那將是我們學生的最大福氣。我們要如何來做呢?於是我們產生研究動機,在老師指導下,分析熱效應的影響變因,應用科學原理,來做科學建築防熱的研究。

我要做郭伯伯的小助手

在報紙上,我常常看到郭伯伯將他所發現的問題,用照片和文字表現出來,起初,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些照,後來我想;那些照片所揭示的問題,若能再進一步的去調查、了解,一定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不但能增進自己的知識,也可喚起更多的人們去關心它們,因此,我決定要做郭伯伯的小助手,開始以下的調查研究工作。

「尋找噪音」與「拒絕噪音」的研究

讀下午課(二部制)的弟弟,回家抱怨說: △我們教室外面的“嗓音”好大!老師雖然很大聲的講課,弄得聲音都沙啞了,可是我們還是聽不清楚,好倒霉。 △為了關心弟弟,我找了幾位同學,在下午利用時間,到弟弟的教室外面,實地觀察、了解。 △我們除了趕緊向老師報告建議外,大家決心要維護環境安寧;找一找,造印從哪來?

看不見的風,抓不著的水──乒乓舞孃

第一次接觸到老師的自然課,就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天老師拿著一台吹風機,什麼也沒說就把乒乓球擺在吹口上接著打開吹風機「哇!吹風機都那麼斜了乒乓球還沒掉?」同學發出一聲驚呼,「這是什麼原因呢?」老師問著「請各位在學期末給我答案 … … 」底下是從我們的期末報告中加以改進的記錄。

山地的綠寶石─愛玉子

在夏天曾經看見媽媽用紗布包著東西,在冷水中搓洗,搓洗液過了一段時問後,便凝結成凍了,我便好奇地問媽媽說:「這是什慶東西」,媽媽回答說,這就是「愛玉」,所以在心中便產生了好奇,便利用這次科學展覽的機會,向老師提出想對「愛玉」做進一步的探討,於是在老師指導協助下,開始收集資料,並透過嘉義縣梅山鄉農會的協助,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許先生家實地觀察,並做訪問,實地對「愛玉」有更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