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農業及生物科技科

蝴蝶園之經營管理-以紅紋鳳蝶飼育為例

在台灣加入WTO之後,面臨國際化、自由化趨勢下,地方原有的初級產業正面臨轉型的壓力,因此以休閒農業為導向的新產業型態亦應運而生,結合了休閒遊憩、自然生態教育與農業生產多元功能,為近年來台灣農業發展趨勢之一,而農場附設蝴蝶生態園即為其中之一類型。為了解蝴蝶園經營管理可能面臨問題,並配合本校鄰近之自然資源,我們選擇以紅紋鳳蝶為主要研究題材,探究其生活史並希望能對業者飼育管理提出一些建議。本研究分為兩部分進行,分別於昆蟲網室生態觀察及室內進行實驗設計,前者包括紅紋鳳蝶產卵位置的記錄、生活史的觀察;後者則設計在不同溫度環境時,紅紋鳳蝶卵粒孵化、幼蟲成長情形為何,並記錄幼蟲每日食葉量,以推估其食草植栽種植之參考。觀察記錄結果顯示,紅紋鳳蝶對於食草馬兜鈴植物之嫩莖、嫩葉(葉長<2㎝)為主要之產卵位置,兩者合計近80%。而在溫度對於卵粒之孵化影響,我們發現以35℃孵化最快為3.4±0.55日,21℃最慢為7±0.96天,總卵粒平均發育日數為4.9±1.67天;而當溫度高於38℃或低於15℃時卵粒則不發育。另外在溫度對幼蟲發育的實驗中,我們亦發現溫度高低與幼蟲發育時程成相反情形,在35℃一齡自終齡幼蟲約需24.7日,21℃則需29.3日,各溫度組並無太大之差異,幼蟲總平均發育期為27.03日。在食葉面積方面,各幼齡食草面積均呈數倍成長趨勢,總計幼蟲平均總食葉面積達25923.29mm2,推估一株半年生的馬兜鈴植栽應可飼育11.5隻幼蟲量,三年生者植栽約可供應49隻。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建議業者在飼養紅紋鳳蝶時,應多注意馬兜鈴嫩莖、嫩葉之生長狀況,並增加攀爬的網目空間以利生長。而溫度調控可做為卵粒與蛹孵化族群控制方式之一,當需人工飼育幼蟲時應以25~30℃為佳。此外幼蟲食草植物務必事先栽植足量,以避免族群大發生時食草不足之情形;一、二齡幼蟲應特別防範天敵蜘蛛之掠食。

歡迎光臨不打烊無邊界博物館—「大地生態導覽系統」的建立與應用

此次研究透過一種新的嘗試,建立一套原則上應用於可無限擴充空間範圍(地球地面)且不限時間的導覽系統,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將解說目標物(以木本植物為主)所在點之座標做為導覽資訊的一組索引值,透過「區塊解說」與「定點解說」兩種策略連結至解說內容(圖文、影音檔案),配合「委眾策略」(crowdsourcing)與行動科技設備的運用,一種不打烊無邊界的博館—「大地生態導覽系統」於焉誕生!

偷窺阿嬤的染缸

本實驗探討植物藍染之建藍發色、染色過程與染後處理三部分。建藍發色:不同 pH 值之木灰水、不同染液體積、還原劑量及溫度比較,發現 pH13 以上染液發色效果最佳,pH12 以下無法發色;不同染液體積和還原劑量,因外在因素無還原藍色;溫度的比較因實驗環境溫度相差不大,無明顯差異。染色過程:染色時間和次數、布質、染後氧化時間不同比較,得知染色次數多及時間長顏色越深;布質比較,含棉量越高染色力越好;紙類以宣紙染色力最好;細棉布 10 分鐘後氧化完全,不再有染液漂洗出。染後處理:不同環境放置、清潔劑之清洗比較,放置牛皮紙袋中效果最好;而用洗衣精清洗後的布無明顯褪色。為了驗證此實驗中染出的顏色是否準確,故最後又做了色階為標準。

睡蓮乾燥之研究

睡蓮乾燥之研究,目的乃利用熱風烤箱及微波爐 DIY 乾燥睡蓮花茶及壓花,探討乾燥之可行性,藉由乾燥品質、乾燥方法、乾燥溫度、乾燥時間等分析,以簡單且經濟的方法製作睡蓮花為日常飲品與壓花花材。依國家乾製品標準、市售睡蓮花茶成品與比較前人研究為依據,以乾燥原理為基礎,探討乾燥過程對乾製品品質的影響,尋求簡單快速之乾燥程序以提升乾製品品質,以期成果可提供學術及業者參考使用。經試驗結果,以製作花茶為目的者,採挺出水面花苞未開放者為主,含水率測定操作以強制通風烤箱 105℃乾燥-8 小時為基準,乾燥程度以貯放含水率 6.62~13.64%乾基含水率為標準,利用微波-強火乾燥只需 108~112 秒。以壓花為目的者,以含水率 6.62%乾基含水率為標準,微波-強火乾燥花瓣只需求面 94~99 秒、花蕊 88~91 秒可完成,壓花花材成品以塑膠膜抑制回潮並遮光保存。睡蓮乾燥製成花茶、壓製乾燥花材,配合壓花藝術,本研究成果可提供簡單快速之實用參考操作。

暴露在氨-氮(Ammonia-N)環境對九孔(Haliotisdiversicolor supertexta)免疫抗菌力的影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環境境變化和台灣鮑魚(即九孔,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的基礎免疫抗菌力之間的關係。 暴露在濃度分別為0.01 mg/l、1.08 m/l、3.16 mg/l、5.37 mg/l 及10.04 mg/l 之不同濃度氨-氮溶液中,分別於0、24、72、120小時觀察台灣鮑魚的免疫抗病反應。結果發現,經注射感染Vbrio parahaemolyticus 後,死亡率隨暴露濃度的增加而增高。反之,若以含0.01 mg/l、1.08 m/l、3.16 mg/l、5.37 mg/l 及10.04 mg/l 之不同濃度氨-氮之培養基培養海水弧菌Vibrio parahaemolyicus後,再注射感染台灣鮑魚,結果發現高濃度之死亡率無顯著差異,實驗發現也台灣鮑魚在清除病原菌的能力上和其在感染試驗之死亡率裡皆顯現相同趨勢,因此可知暴露在高濃度氨-氮溶液中會降低台灣鮑魚的抗病能力。

「粕」力無窮-添加酒粕製作土司之探討

釀造米酒,剩餘大量的酒粕,我們將它廢物利用,以不同比例的酒粕添加進吐司(0%、5%、10%、15%、20%、25%),探討酒粕加入吐司後的影響。經由實驗結果可知,不同酒粕比例的吐司儲存一週,發現酒粕添加量愈多,愈不容易生長黴菌。因此添加酒粕有助於儲藏及延緩吐司生長黴菌;體積方面,酒粕的添加量低於20%以下並沒有明顯改變,但添加至25%酒粕則有明顯的體積不足現象;而隨著酒粕添加比例愈多,吐司顏色愈深。再來我們觀察吐司的組織,發現加入愈多酒粕,其組織孔洞愈大。最後進行消費者喜好品評試驗,得知以5、10%的酒粕添加量較為大眾喜愛,因此酒粕吐司不失為一項具有營養價值的健康美食,同時也具抑菌效果,更能延長鑑賞期。

塘虱魚自然產卵繁殖和人工採卵蘩殖之研究

一、塘虱魚學名是(Clarias fuscus ,Lacepeds 1803 )在分類上,屬於鯰目(ordersiluriformes)塘虱魚科(Family Clariidae)。本校的塘虱魚為泰國種塘虱魚,其體形較大,飼養容易,食慾旺盛,食量大且兇猛。泰國塘虱魚生長迅速,養殖一年即可長成一台斤左右。二、塘虱魚是水產養殖科人工繁殖的重要實習課程之一,藉由此次實習的機會,研究發現採用自然產卵繁殖比人工採卵繁殖好。不但可提高受精率及孵化率,也可以減少種魚的折損,達到塘虱魚大量生產的目標,也可以當作塘虱魚繁殖技術的參考。

台灣稀有水生植物蓴菜周年生長調查及成分分析研究

本研究針對臺灣稀有水生植物「蓴菜」之周年生長狀況進行觀察,並分析其主要成分暨化合物。由本研究結果得知:一、位於宜蘭縣崙埤湖內之稀有浮葉型水生植物蓴菜的生長周期為:以沈水葉型態休眠(1~2 月);地下走莖與幼葉生長期(3~4 月);開花期(5 月);快速生長期(6 月);花萎凋(7 月);結種籽、盾葉成熟不再長新葉(8 月);由葉片、葉柄、莖漸次凋萎,開始進入休眠(9~10 月);以沈水葉型態休眠(11~12 月)。二、由蓴菜之葉片分離出十種成分,分別為:BS-2(Kaempferol-7-O-Glucosids)、BS-3 (Quercetin-7-O-glucosids)、BS-4(5,8,4’-Trihydroxyflavone-7-O-glucosids)、BS-5 (3,5,8,3’4’-Pentahydroxy flavone)、BS-6(Vitamin E: d-Tocopherol)、BS-7 (Glyceride)、BS-8 (1-0-(4-hydroxy bengoyl)-β-glucose)、BS-9(Quercetin)、BS-10(Kaempferol)、BS-11 Luteolin-8-c-β-glucospyranoside。其中經測試 BS-8 對神經膠腫瘤細胞株有 18.42%之抑癌效果,另外,BS-2、BS-3、BS-5、BS-10、BS-11 等成分,呈現良好之抑制黑色素美白作用。

金〝蒸〞花的世界- 探討 SO2 的定量

金針乾製品以通氣蒸餾法檢測SO2殘留量,但裝置複雜,操作步驟困難且費時。本研究目的以蒸餾『還原比色法』改良通氣蒸餾裝置,利用蒸氣直接冷凝代替通氮氣蒸餾,並以分光光度計定量,其原理利用還原型漂白劑與硫酸銅的呈色來定量。由實驗結果得知「紫試劑」可定性、做成pH1-14試紙,可檢測至0.02%~0.03%。蒸餾『還原比色法』檢測市面上金針乾製品二氧化硫殘留量結果發現,許多金針乾製品都遠超過限制殘留量(0.4g/Kg),本實驗抽驗市面上六種乾製金針品,其不合格率佔83.3%。採用本實驗改良法設備檢測出的SO2的殘留量顯示改良裝置確實可以快速檢測二氧化硫,其優點是定量裝置簡單,使蒸餾時間縮短、設備精簡、定量更準確,普通實驗室即可使用,雖然無法完全取代通氣蒸餾法,但仍可作為一般高中職學校在無氮氣裝置設備下,快速檢測金針乾製品二氧化硫殘留量用。

非蛋不可嗎?~以褐變反應機制尋找取代蛋黃液的最適配方

本研究目的是找尋找取代蛋黃液最適配方。利用烘焙產品中常應用的梅納反應,並以不同的糖類和蛋白質作為操縱變因,再以加熱方式進行梅納反應試驗,來找尋蛋黃液(蛋水)的取代品。實驗中探討不同糖類、不同的蛋白質來源,甚至是添加油脂或添加方式不同對色澤、氣味的影響。結果顯示:一、所有的糖類中以葡萄糖與蛋白質所行的梅納反應顏色較佳。二、梅納反應在微鹼性的環境(添加小蘇打)下反應較好。三、添加少量油量的方式比直接塗抹於產品光澤上較佳。四、以豆漿與葡萄糖加小蘇打及添加少量葵花油配製出的蛋黃液取代液效果最佳,可取代蛋黃液應用於蛋黃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