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農業及生物科技科

果蔬汁中加入胡蘿蔔汁適當嗎?

維生素 C 是果蔬汁的重要營養素之一。網路上有報導指出:「胡蘿蔔中含有維生素 C 分解酵素會造成果蔬汁的維生素 C 喪失殆盡」。但衛生署食品資訊網,卻認為上述傳言未有文獻證實,建議持保留態度。本研究擬探究胡蘿蔔是否會影響果蔬汁的維生素 C?若會,則探討影響程度並尋找控制的方法。若不會,則藉此研究糾正網路傳言,以正視聽。本研究另分析市售果蔬汁維生素C含量,以瞭解是否也有維生素C損失的問題?結果證實胡蘿蔔確實會破壞維生素 C。顯示網路傳言,有其可信度。但透過適當殺菁或酸處理,則可獲得改善。市售包裝果蔬汁,不管品牌、產品種類,其維生素 C 含量均有隨時間延長而減少現象。

牡蠣在環境中對重金屬之吸附及減碳效應探討

本研究利用建功嶼水域與中蘭海域牡蠣養殖區大潮退潮時取地面潮溝水,檢測水中的鋅、銅、六價鉻、鐵之金屬含量,結果發現建功嶼及中蘭海域水中平均鋅的含量為0.11 mg/l,比海洋放流水標準的4 mg/l 低。銅的含量為3.42 mg/l,比海洋放流水標準的2 mg/l 高1.7倍。六價鉻為0.02比海洋放流水標準的總鉻5mg/l 低。鐵的含量則為0.29 mg/l。另由生物學測量發現上述海域每個牡蠣殼平均的日增重為0.045g, 590公克的殼,可封存35.2公克二氧化碳。

食色性也—東方果實蠅、瓜實蠅對顏色的趨性及其在作物蟲害防治上的應用

上「果樹」課時,老師拿了幾張A4影印紙大小的黃色粘紙,要同學們把它吊掛在果園中,目的在引誘東方果實蠅,使牠粘附在粘紙上,以減少東方果實蠅對果實的危害。老師也解釋說,因為東方果實蠅和蚜蟲一樣喜歡黃色,所以可利用東方果實蠅對黃色的趨性,來捕捉牠們。然而,其它危害作物的昆蟲是不是也和蚜蟲、東方果實蠅一樣喜歡黃色呢?東方果實蠅只喜歡黃色嗎?這個問題深深地吸引了我們,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選擇常被用來做動物實驗的昆蟲─果蠅來做初步的實驗,來研究探討這個問題,並進而擴及於東方果實蠅與瓜實蠅。

魚市的盡頭—東港拖網混獲魚種之探討

下雜魚為非標的對象之漁獲魚種,或雖為標的魚種,但因體型小較無經濟價值,而以低價售予石斑、甲魚、蝦類等養殖業者當作生餌使用之水產生物。由本研究在東港魚市旁所採集到的下雜魚樣本,共鑑得有66科81屬89種魚類,其中包含許多幼魚、小體型的食用魚、深海魚及被台灣魚類資料庫除名的日本新鱗鮋Neocentropogon aeglefinus。此外,對照台灣近海漁業產量由民國70年初期的35萬公噸遞減為近期之15萬公噸,顯示台灣沿近海漁場可能已有過漁的現象。為了台灣漁業之永續經營,我們應積極對沿近海水域作適當之保育,由過去獵捕型之漁業轉型為資源保育型之漁業。

山藥活菌健康飲料的研究與開發

山藥(Yam)自古以來即被開發利用,民以食為天,山藥具高生產量及富含營養與多種微量元素以及粘質多糖類,可供食用、藥用或保健用。山藥塊莖一般成分含約 16~17%澱粉、65~73%水分、粗蛋白質在 6~8%之間。胺基酸含量豐富尤以 arginine 量最高,並含有許多必需胺基酸,如 leucine、threonine、lysine;此外山藥中還有多種維生素(維生素 A、B1、B2、C 等)及微量元素。其中之特殊物質如膽鹼(choline)、尿囊素(allantoin)、粘物質(mucin)為其特殊黏性之主要來源。因黏質物的存在、山藥澱粉之分離操作受到妨礙,使得澱粉的回收率降低,因此山藥塊根之前並不被作為良好的澱粉製造原料,高澱粉飲料不僅不易被接受且色澤不佳。山藥中富含許多營養成分例如膽鹼、尿囊素、醣蛋白、甘露聚糖而且又富含許多人體必須胺機酸向來都被譽為『窮人的補品』。我們利用生食的方式來處理因為烹調會破壞食物的養分而且生食比熟食的營養成分還要能保存,本實驗室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式使山藥的黏度降低,增加澱粉去除率;再利用加酸隔夜靜置分離的技術達到分離澱粉的效果做為營養保健飲料;山藥黏質液在 PH 值 6 以下或 9 以上黏度降低,我們利用一些常見的有機酸例如檸檬酸、乳酸、醋酸的添加,使黏液質的 PH 值降到 3~4 的範圍,達到澱粉之分離;對生活緊張的現代人而言添加乳酸活菌會產生一些益生菌,益生菌的效用在緩和便秘的症狀,由於益生菌種會產生有機酸,促進腸胃蠕動,所以時常攝取益生菌對便秘患者有極大的好處。因為山藥在產季和非產季價格相差近 10 倍,所以我們將以冷凍乾燥將液體山藥研製成粉,研發出一種新的方法,能夠延長山藥產品的保存期限,增加其農業經濟價值。實驗結果證明 山藥黏質夜水溶液之黏性:在 PH 值 6~9 最大,因此隔夜靜置→自然發酵→過濾,調整 PH3~4 之分離澱粉效果最佳、加酸分離澱粉效果:檸檬酸、乳酸飲料(25%,10mins)或醋酸弱酸調整 PH 達到分離澱粉效果、糖度:山藥水解液糖度為 Brix 2~3 附合低熱量產品、褐變:打漿中加入 0.1~0.5%的檸檬(檸檬酸)可有效防止褐變。另外,水解液中因高溫及 PH 值變化會產生焦糖化反應。故採低溫為宜。根據官能品評之結果,山藥水解液為新開發之產品,在顏色、風味、鮮味、甜味方面等調配出最合宜的活菌健康飲料,具有發展性,為山藥的加工開創一新格局,更可發揮山藥中保健、機能成分之利用價值。本研究之目的分別以不同之水解條件處理,並進一步探討不同比例下所得之山藥水解液的特性及成分,希望找出最符合加工需求之低澱粉條件,進而開發出新興營養飲料,使山藥傳統之食用及利用方式更為多樣化。

手到「禽」來—智慧型「鳴禽類速查檢閱表」觀念和技術的建立與應用

本研究透過一種新的嘗試,將鳴禽類識別、檢索技術與行動科技產品相互結合,其中把鳴禽類識別技術中記憶的部份,採用科技軟體、硬體的方式加以改善或減輕負擔,將以往厚重繁複的書籍及圖鑑,改以只需要攜帶一個電子化、可速查的鳥類圖鑑,就可親身接觸並在自然環境下進行體驗及學習,相信這樣的方法與應用,對於推廣生態教育及生物資源調查,或是用於校園互動式教學,有所助益;進而增進自然與人類的互動與接觸,而體會生命的可貴,讓人們共同珍惜這塊土地,並了解鳥類保育的重要,使它不遭受破壞,讓台灣土地上的所有生物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智慧型植物培育室

智慧型植物培育室可提供作物最佳生長環境,節省人工管理,避免人為疏失,使能源獲得充分運用,提高經濟品質,極具重要性。一般而言,植物之開花、花粉發育及生長期之適合成長溫度皆有不同,以熱帶性植物來說,雖然耐低溫性較弱但也不一定適合高溫,當溫度超過植物所能忍受之溫度時,便會造成一些現象如花苞不完整、凹凸不平畸形花或生長不良等高溫障害,所以不可單由一般觀念來決定植物的最佳生育溫度;所以我們想發展出一套系統,可供我們所種植的植物生長在最適合的溫度中,而不用去煩惱應該要將溫度設定在何種溫度內,且比一般的溫室價格更低廉,如此以利於農民產物的豐收。

芽菜自動化栽培 -溫度感應灑水系統之設計

現代人飲食豐富, 在大肉大魚的情形下, 容易造成血液酸化或營養過剩, 而衍生一些身體不健康的狀態, 因此如生食療法、有機蔬菜、食膳療法等因應而生, 這些方法在醫學臨床上得到驗證, 且經推行與實施穫得相當的成效, 在上述方法中芽菜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食物材料。因應加入WTO 對農業的衝擊, 以自動化及一貫化植物工廠栽培芽菜, 以省工與及時性提高競爭力, 降低芽菜的栽培成本。本研究之感溫自動灑水系統在功能上已達到可自動供給芽菜栽培時適時適量的水分, 省去人工澆水的不便及判定澆水量的困擾, 同時縮短芽菜栽培的時間,另外簡化生長器使得栽培的準備工作省去一些不便, 如土或沙等栽培介質或漂浮水培的貯液準備的不便, 另外本系統如用於家庭栽培甚為方便, 同時亦有利於植物工廠的發展應用。

石斑魚腸道菌選殖與有益菌NB1之應用探討

集約式水產養殖過程中,過高的生物排泄量往往分解不及而積累在環境中,容易造成生物體弱化而發生各種病變,而以益生菌改善根本的養殖環境是一個近代熱門的研究方向。我們在點帶石斑魚消化道挑選出四組菌株可以提升石斑稚魚存活率,16S rRNA之定序結果分別為光合細菌、希瓦氏菌、乳酸桿菌以及枯草芽孢桿菌。其中希瓦氏菌屬的NB1菌株具有良好的亞硝酸根與氨氮廢物降解能力,且非行一般硝化作用途徑。而在室內石斑魚孵化繁殖過程,添加NB1菌使石斑魚苗存活率明顯提高;室外白蝦育成池投放NB1菌,明顯改善水質與提升生物活力。因應世界的綠色思維,考量永續經營與對人體健康,有機養殖必成為新趨勢,也許NB1菌有希望在未來這波養殖漁業的演進中佔一席之地

飼料添加印度莕菜對魚生長的影響

本實驗以紅色吳郭魚作為實驗對象,抓取約1公克的吳郭魚80隻,將其分為8個缸子飼養,每個水族箱放養10尾,並以0%、1%、3%、9%比例的莕菜加入飼料予以飼養,每組二重複,並以1天2次的餵食,飼養期間為3個月。 由成長曲線明顯看出3%組優於對照組、1%組、9%組;若比較每組之每尾魚體重、體長、體高,經統計測驗三者均有顯著差異;在體重方面3%>1%=0%=9%,在體高方面3%>0%=1%=9%,在體長方面3%=1%>9%=0%;而各組體長與肥滿度指度(體重/(體長)3)之間在超過一定長度之後均有遞減的趨勢,造成出現0%=9%>3%>1%的結果,並不符合預期,若改用BMI值(體重/(體長)2)則出現3% = 9%= 0%>1%結果。整體而言添加3%之印度莕菜於飼料中,對吳郭魚的成長有最明顯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