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生活與應用科學科

咖啡王子一號店~研製咖啡渣活性碳

在台灣飲料市場的佔有率中,咖啡飲料高居第四名,由此可見咖啡渣數量是非常驚人的。上學期我們在自然課中學到燃燒的相關知識,於是我們決定運用乾餾法,展開「咖啡渣活性碳」的研究!透過實驗與操作,我們研發出「咖啡渣活性碳的製作方法」,也驗證自己研製的「咖啡碳」和活性碳一樣,具有吸附雜質以達到淨水和脫色的功能,更設計出具有環保概念且能實際應用於生活中的相關物品。研究過程中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設計並操作,為了突破實驗器材的限制,我們也多次前往五金行找尋突破器材限制的改良方法與靈感。師長和同學們都說我們的研究看起來很辛苦,但是因為有許多成長與發現,因此就算再辛苦我們也覺得非常值得。

「纖」入為「紙」-多種纖維質廢棄物之造紙效能與品質研究

本研究以多種纖維質廢棄物作為造紙原料,造出媲美市售的紙張。我們發現:玉米皮適合造紙且品質穩定;木屑、玉米梗造紙張力低且易碎;低濃度鹼液解纖的甘蔗渣膠質多,紙張透明易皺縮,但高濃度鹼液解纖,紙張平整白皙;柚子皮膠質太多,不易造紙;雜草可造紙但纖維明顯;竹筷纖維粗硬,紙張厚且張力低;稻草造紙品質佳且原料充足,是造紙界新星。改變變因上,果汁機打1分鐘可使張力提升;添加膠水或澱粉液能提升張力及降低吸水量;200目絹框抄紙張力較好;加熱浸泡50%雙氧水可漂白。校園落葉單子葉比雙子葉植物適合造紙。複合材料造紙時,添加少量甘蔗渣或柚子皮纖維可提升張力,少量竹筷纖維能使紙張硬挺。最後本研究推薦數種造紙方法供大眾參考。

「麵」目一新~探討「湯種麵糰技術」應用在「傳統饅頭」之品質研究

本研究係探討近年來在日本竄起的「湯種麵糰」技術,應用在我國傳統的饅頭上對品質的影響。操縱變因包含「湯種熟成條件」與「湯種添加比例」,湯種熟成條件分為「室溫25°C2小時、冷藏5°C 24小時、冷藏°C 48小時」共三種熟成條件;湯種添加比例分為「0%、10%、20%、30%、40%」五種湯種麵糰比例。 觀察項目分為麵糰攪拌揉搓的性質、饅頭出爐後的外觀質地觀察、彈性、柔軟度、總體積變化等,並分析「麵糰老化現象」的差異性,每次的產品皆透過「官能品評單」進行試吃活動,希望提出接受度高的「湯種熟成條件」和「湯種麵糰添加比例」做為製作時的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湯種麵糰應用在饅頭製作上最大的好處在於延緩麵糰的老化,而其口感柔軟,若要兼顧彈性與柔軟度以及老化速度則建議:中筋麵糰熟成以「冷藏24小時法」、湯種添加比例10%、20%為佳,若選擇高筋麵粉則以「室溫25°C 2小時法」、湯種添加比例30%接受度比較好。

天然環保清潔液大搜尋-台灣鳳梨新發現

經搜尋相關研究發現,某些水果如西瓜、鳳梨及柳丁有不錯的清潔效果,由於竹崎鄉盛產檸檬、橘子、柳丁和鳳梨,進而興起探究這些水果是否真具有不錯的洗滌功效。實驗結果得知,鳳梨的清潔效果最好,檸檬、橘子與柳丁效果都不如清水。如果鳳梨以原汁(100%)濃度來清洗則可達到 40%濃度洗碗精的功效,人工法清洗實驗也顯示很好的功效,可見鳳梨具有替代市售洗碗精的潛力,有待我們更進一步研究探討。當使用水果廢棄物部分洗滌時,可將餐具上的殘渣先用清水沖洗一遍,再放入水果廢棄物汁液中用菜瓜布清洗,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剩餘的洗滌水還可拿來當有機肥料掩埋,較不會有化學殘留與下水道污染的發生,省錢又能廢物利用兼具環保,讓大家洗得放心,吃得更安心。

用自來水殺蟑螂--電熱式加熱自來水殺蟑的研究

使用殺蟲劑或拖鞋打蟑螂時,化學藥劑或蟑螂體內的筒線蟲會汙染環境衛生。因此我們進行了數不盡的實驗,期望找出最環保又無害的殺蟑方法。查尋文獻資料得知蟑螂並不耐高溫,實驗中發現蟑螂在45°C以上的熱水中就會死亡,因此我們測試各種電阻的發熱效果,從自製碳化物到鉛筆芯,發現電熱絲的發熱效果最穩定也最容易控制,因此最後以直徑0.4mm長度10.2cm的電熱絲製造即熱式噴頭。透過噴水器吸上冷水,即熱式噴頭迅速將冷水升溫成為熱水,再噴出熱水殺死蟑螂。測試即熱式噴水器發現,在20cm以內都可以噴出46°C以上的熱水,實驗中的5隻大蟑螂分別噴2~17次全部死亡-效果非常好。我們希望後續能在美感設計、安全設計方面做改良,並且朝向專利申請及商品化來努力。

點食成金--粗糠與常見材料的保溫、隔音及緩衝效能之研究

本研究檢驗粗糠是否具保溫、隔音及緩衝能力,用各種材料包裹玻璃瓶,測試瓶中水溫降低的速率;設計無線控制的隔音實驗箱,測試材料在不同厚度下單獨成層、均勻混合及分層放置時的隔音效果;用電磁裝置自由釋放水球,藉由水球破裂判定材料緩衝能力。實驗顯示:一、粗糠保溫能力與棉花相近。二、粗糠粉隔音能力最好(-1.32dB/cm)。三、將兩種材料分層放置或均勻混合,可提升隔音能力。四、粗糠緩衝能力比海綿效果好。證實粗糠在保溫、隔音及緩衝方面表現優異,並利用粗糠創意製作(一)保溫:水壺保溫袋、鍋墊、杯墊、隔熱手套;(二)隔音:耳罩、隔音板;(三)緩衝:頸枕、睡枕、椅腳墊、鞋墊、椅墊、包裹填充物,使被廢棄的粗糠創造了極大的經濟價值。

神奇小吸管-生活好幫手

室內植栽淨化空氣的功效已得到證實,在植栽照顧上卻令人感到灰心,光澆水就會造成不少困擾,本實驗探討利用毛細現象自盆底吸水供應植栽生長的可能性,本實驗的結論有幾點:(1)在小花盆底部直接開孔吸水會造成砂土含水量過高。(2)使用「聚酯纖維棒」輔助可加速吸水及增加含水量。(3)調整花盆離水面高度再利用聚酯纖維棒,可設計出適合各種植物的免澆水花盆。

環保糯米膠

本研究之試驗項目包括測試糯米之物理及化學性質,以及糯米添加糖、碳酸鈣後之拉力試驗、耐震度試驗及韌性試驗。其研究成果如下:(一)試體搗碎程度越高其各項表現越佳。而糯米漿試體會隨放置時間增加,使各項試驗結果有先升後降之趨勢。(二)試體添加糖分,有效提升糯米漿在七天時的黏度表現。(三)試體添加加熱過蛋殼粉比未經加熱蛋殼粉的耐震度提高。(四)試體添加蚵殼造成材料不均勻,使其7天耐震性強度下降,但有效提升1天耐震度強度,也提升拉力與韌性的強度表現。(五)試體添加纖維可有效提升糯米漿的黏度,其中對加入椰子、絲瓜纖維強度改變較大。

大做「蚊蟑」

蚊子和蟑螂是擾人的昆蟲,我們藉由各種香草精油來測試其驅蟲的功效,希望能在芳香的環境下達到清新怡人又驅蟲的效益。使用的精油有薄荷、薰衣草、百里香、迷迭香、尤加利、鼠尾草、羅勒、檸檬香茅等八種。試驗結果:1.以自然揮發法:驅蟑效果以羅勒和檸檬香茅最佳,具有忌避的現象。2.以稀釋精油塗抹法:以羅勒、檸檬香茅、鼠尾草時效較長,濃度愈高則驅蟑時效愈長。3.若使用精油稀釋直接接觸噴灑法:以檸檬香茅、羅勒、薄荷對美洲蟑螂具有致命性。4.以等量純精油自然揮發法:驅蚊效果以檸檬香茅、百里香、薄荷效果較佳,其他精油增加精油量時,驅蚊效果會有增加的趨勢。依據實驗結果調配濃度並製作環保產品,如乳霜、香皂、隔離膏、酒精噴霧、貼片、懸掛項鍊、手機吊飾……等,並建議使用在有蟑螂或蚊子出沒的時機與地方。

不詳之「罩」-口罩對都會區主要空氣汙染物攔截效率之研究

台灣汽機車密度居世界之冠。汽機車排放之直接與間接形成懸浮微粒與臭氧,為都會區空氣主要污染物,並危害民眾健康,相關議題亦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在法令規範未達一定成效時,戴口罩為保護呼吸道簡易的方式。口罩款式甚多,民眾認知甚少。本研究利用手持式粒子計數器、掃描式氣動粒徑分析儀與分光光度計等儀器,量測各式口罩對懸浮微粒與臭氧的攔截效率。結果得知機車廢氣之懸浮微粒主要粒徑落於「最易穿透粒徑」範圍,粒子不易攔截又易深入肺泡造成傷害。研究發現熔噴不織布層為口罩高攔截效率之關鍵因素,清洗後,短期效率無明顯下降,但因結構破壞仍需更換,藉此我們組合出高效率且可替換內層的布口罩。本研究結果可做為民眾選擇口罩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