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數學科

對冪級數的收斂圖形、用途及尤拉公式的探討

數學 101~河內塔變身!

本次的研究主題是由河內塔遊戲延伸而成的,我們除了增加河內塔的柱數探討外,並另作形狀變化,探討最少步數間的規律,並歸納推論出數學式。

拼拼湊湊都是畫

有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全國音響大展,在現場各家廠商都印有許多說明書和廣告單分送參觀者,其中,有一張廣告單十分吸引我,因為有我最喜歡的拼圖遊戲。 於是,我當場玩了起來,想不到,在規定時間內全部拼出來了,真高興!第二天,我把拼圖帶到學校給同學玩,結果發現,大部份同學不太會玩,因此,激起我研究這張拼圖卡的興趣。

正多面體骰子的研究

今年暑假,我到同學家玩「大富翁」。當我們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我發現用來決定前進多少步數的骰子,是個正六面體,面上分別標記著一到六個點,而相對的兩個面,點數加起來必定是 7 。我心想:為什麼骰子上的點,都要這樣擺呢?難道就不能用其他的擺法嗎?如果把 l 、 2 、 3 、 4 、 5 、 6 六種點數,任意擺在正六面體的六個面上,會出現幾種變化呢?因此,在校內科展時,我就邀同學進行正四面體和正六面體骰子的研究。若把 l 、 2 、 3 、 4 四個數,任意擺在正四面體的四個面上,滾動後會相同的視為同一型,我們發現:正四面體骰子只有 2 個類型;若把 l 、 2 、 3 、 4 、 5 、 6 六個數,任意擺在正六面體的六個面上,滾動後會相同的視為同一型,我們發現:正六面體骰子竟然有 30 個類型。我們把這幾個不同類型的骰子都做出來,並在校內科展時,將它們一一展現,和全校同學分享。在享受研究發現的喜悅之餘,我們又發現:正四面體骰子的 2 個類型和正六面體骰子的 30 個類型可以用來解正四面體和正六面體的著色問題。很意外的,我們又找到二顆不同類型的正八面體骰子、一顆正十二面體骰子和一顆正二十面憐骰子。這些正多面體骰子又各有幾個領型呢?引發了我們繼續研究的興趣! \r

拿破崙的四角戀-----將「拿破崙定理」推廣至四邊形的探討

此作品中,主要是研究「拿破崙定理」在四邊形條件下的各種推廣,將拿破崙定理在三角形條件下發現的各種規律類推到各種四邊形,並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結果。我的研究內容主要包含和拿破崙定理相近之重心連線;在其圖形中稍加變化而得的外接圓交點性質、面積性質;結合螺旋槳定理、愛可爾斯定理探討的頂點連線中點性質、和意外發現的共點性質。其中甚至有發現適用於任意四邊形的一般性質。目前在我找到的資料中,對於四邊形的討論著墨極少,大部分的文獻內容都針對三角形的性質做討論。

不想依樣畫葫蘆 -- 突破國小圓面積求法

兒童可以說是道地的實證主義者。凡事他們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求得證實後,方肯罷休,即使是數學上的一些定理、公式,他們也都不肯就囫圇吞,很需要透過他們的行為,如:看、操作、計算等印證過後才能接受,學習也才能牢固。圓面積的求法,素來都是把圓等分後併合為平行四邊形,而以半徑 × 半周再演繹為半徑 × 半徑 ×3.14 的方法教學。是否有另外突破傳統的,更 具體的,更直截的求法來滿足兒童的需求呢?

『先下手為強』……嗎?

一、介紹一個簡單好玩的小遊戲。二、小遊戲進行時,有人先下;有人後下,但先後兩方對下的勝算卻不同!三、研究分析小遊戲先後兩方對下的勝算為何不同?四、根據研究分析小遊戲先後勝算所得的 4 個發現來推算先後兩方對下真正(實際)的勝算!

由排容原理探討如何快速計算或預估“不大於A且與B互質之正整數個數”

令正整數B=q1β1q2β2……qnβn(標準分解式),其中q1(B)表示“不大於B且與B互質之正整數個數”,則由排客原理知 : ,......n,故 此即有名之尤拉方式,計算非常方便。但若給另一正整數 A ,令( A , B )表示“不大於 A 且與 B 互質之正整數個數”,則由排客原理知 若 ,同上面(B)推演過程,可得 ,計算亦非常方便。但若有某些 qiA ,則求( A , B )之計算過程將非常繁瑣,尤其當 A 很大或 B 之質因數個數很多時,計算將更可怕嚇人,因此引發興趣尋找“大量簡化計算ψ( A , B )式值”之方法。 另外,在習作課本第四冊 2 - 2 第 4 題, A = 1000 , B = 2 . 3 5 ,計算得( A , B ) = 266,無意中發現 A ( 1-1/2)(1-1/3)(1-1/5)=266.,與( A , B )之絕對誤差只有0.引發研究之絕對誤差之興趣。

哈哈鏡前的費馬最後定理 -「多元」畢氏數的研究

國中數學第三冊1-4 的主題是「商高定理」,或稱「畢氏定理」。三百多年前法國數學家費馬在研究「畢氏定理」的方程式(x1)^2+(x2)^2=y^2後,把它的「次數」(原是二次)提高到三次、四次??直到(x1)^n + (x2)^n = y^n ( n ? 3),並且猜想說這個方程式在任何情況下都無自然數解。他的猜想在1994 年被證明正確。我聯想到:如果不是把「畢氏定理」的方程式的「次數」提高,而是把它的「元數」增加到三元、四元??直到(x1)^2 + (x2)^2+…+(xt)^2 = y^2 ( t ? 3)。就如同把費馬的方程式放在哈哈鏡前一樣,我把一個「高次」的方程轉變為一個「多元」的、較「長」的方程式。在這種情形下,我想研究下列的不定方程:(x1)^2 + (x2)^2+…+(xt)^2 = ny^2 在 t 和n 設任意自然數(但t ? 3)時,有無自然數解(x1,x2,…xt,y)以及若有解,解的形式會是什麼。我研究的過程分五階段。第一階段-進入題目:先探討一下n =1,t = 3、t = 4的情形,先熟悉問題。第二階段-證明一般化:嘗試將第一階段的結果推廣一般化到任意t ? 3的情形。第三階段-主題推展:嘗試將第二階段的結果再推展到n 是完全平方數k^2,以及n = 2、n = 3的情形。第四階段-推展一般化:嘗試將第三階段的結果接著推展到任意n 和t ? 3的情形。我所設計的證明方法只能涵蓋t ? 4,或是t = 3,但n 可以分為不超過三個數的平方和的情況。第五階段-解決特例:當t = 3,且n 無法分為不超過三個自然數的平方和的情形(是4p(8q + 7)( p?Z0 、q?N) 的形式)。因為我的研究是屬於建設性證明,所以我還研究了求解的方法,並撰寫電腦程式求解,驗證我的研究結果。研究結果大致如下:(1) t ? 4時,或是t=3,但n不為4p(8q + 7)( p?Z0 、q?N) 的形式時,原方程式有無限多組自然數解,且可依遞迴公式求解。(2)t=3時,且n為4p(8q + 7) 的形式時,原方程式無自然數解。這篇研究的應用主要是在立體及高次的抽象幾何。原方程式在n=1、t=3的時候,(x1)^2 + (x2)^2+(x3)^2 = y^2其x1,x2,x3,y依序正好為一長方體的三邊長及對角邊長。根據這篇研究的結果,可知:只要找一個不小於 3 的自然數,便可找出一個以此為邊長,其他邊長和對角線長也為自然數的長方體。如果再將此結果推展至更高次的話,則在t 次空間中,只要找一個不小於3 的自然數,便可找出一個以此為邊長,其他邊長和其對角線長也為自然數的t 次長方體。至於這篇研究的未來推展,則可將原方程式的各指數提高。

找尋三階質數魔方陣

我們以魔方陣做為科展的出發點,過程中,發現到多種魔方陣的快速解法,但質數魔方陣並沒有快速解法,進而有了找出3階質數魔方陣快速解法的念頭。首先對質數的性質作探討,瞭解質數並沒有一般式的表示法,增加了尋找快速解法的難度。在後續的過程中,本研究將質數分為兩大類,一類為3k+1的型態,另一類為3k-1的型態,發現都可找到3階質數魔方陣,在限制定和為最小的要求下,確定魔方陣的中心數字為59時,有定和最小的3階質數魔方陣。本研究採用因數與倍數的概念,分析3階質數魔方陣定和性質,瞭解定和為3的倍數,藉由將質數分為3k+1及3k-1兩類,根據其中k的數字相加為定數,以較快速且有系統的方式找到3階質數魔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