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數學科

中文電腦數學科輔助教具設計

1983年「時代週刊」選「電腦」為風雲人物,教育部也不遺餘力地推展「資訊教育」,可是放眼至今,中文教育電腦軟體實在缺乏,看著中學生擁著電腦玩電動玩具,日益沈迷,不知電體何用,身為教師的我,遂想憑著個人對電腦的能力及教學經驗,以(1)操作簡單(2)說明簡潔(3)誘導練習(4)配合教科本等原則,設計二套中文電腦數學教學輭體,在此次科展展出,以聽取各方的意見及指教。

密碼鎖-拉丁超立方體的完美控制情形

有個密碼鎖由D個旋鈕組成,每個旋鈕有N種不同的號碼,由於構造缺點若D個旋鈕中僅有1個號碼錯誤仍能打開密碼鎖,問最少嘗試多少組號碼才能保證一定能打開這個鎖?這個問題等同於在N元D維超立方中找一組點集,點集中的點各自向其D維度畫出延伸線,若超立方中的所有點都至少被1條延伸線所涵蓋,要求重複涵蓋的次數總和要最少。 43屆的科展中已經討論過3個旋鈕的情況,我們接著分析4個旋鈕的情況。在討論中發現D=4時並沒有型如D=3時保證打開的最小次數公式,我們給出上下限的公式。但D=N+1且N是任意質數時卻很特別,恰可利用拉丁超立方挑出1組點集,其所有延伸線涵蓋的點都沒有重複,稱為完美控制,而保證打開鎖的最小次數是NN-1。

層出不窮?!

『美麗的幾何圖形,與數字的運算,這之間居然有著奇妙的關係!你相信嗎?』93年9月的科學研習期刊中的這句話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只要在一個正方形的四個頂點處各寫下一個正整數,如1、2、3、4、…然後算出相鄰兩角數字的差,寫在四條邊線的中點,再以四個中點畫一個新的正方形,繼續重複這個程序,最後一定會出現一個四個角數字都相同的正方形。如下圖:

配對奇「跡/機」-SET遊戲的探討與變型

以探討SET遊戲紙牌配對的所有組合情形為研究起點,分析歸納而窮盡出15種配對類型。針對「如何不剩牌」的目標,進行猜想並驗證「在操作上若自始至終皆用同一種配對類型便可把81張牌全配對完」,也意外發現紙牌構成的大九宮格中任一小九宮格中皆有「4條組牌軌跡」構成的胚騰(pattern),若放大到大九宮格中觀察則也有相同的胚騰。若在大九宮格中進一步運用組牌軌跡換牌,最多可同時出現7種配對類型;但我們也發現「小九宮格內若出現例外情況(未出現四條組牌軌跡)時,則最多可讓大九宮格的內部同時出現15種SET配對類型」。此外,從機率的角度出發,經特殊化到一般化的推演歷程,獲致「桌上牌最少要發21張才必有SET出現」。

奇妙的規則性軌跡「由土法煉鋼模式→電腦計算學習歷程探究」

校內班際躲避球賽決賽採用單循環賽,結果發生難解的「和局▲」甲班勝乙班,乙班勝丙班,而丙班勝甲班,形成同獲1勝1負的特殊情況。因此特稱為異類排列組合。首先自創名詞、符號、作圖法……等著手,並依下列研究計畫進行。 1.縮小樣本簡化問題→2.用符號連線嘗試做有系統的符號連線圖依勝負規則性簡列成符號簡列表→3.經整理後逐一列舉→4.依排列圖深入研究,並找出和局▲→5.依序漸進導出公式→6.自製簡易計算器師生共同完成電腦程式設計整個研究過程,採用組合數學方法處理,並能從有系統有規則的紀錄表,自創簡易計算器更在老師教導下共同完成電腦程式的設計。總而言之,本研究符合將數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原則。

運用之妙,存乎於「心」

在三角形第三點繞半圓的研究中,我們求出三角形五心座標的相關性質及公式,其中重心的軌跡是所繞半圓縮小1/3的半圓;垂心的軌跡圖形較為多變,其圖形和固定兩點所在位置有著高度的相關性,我們並試著用不同的方法證明垂心的軌跡方程式;外心是中垂線的交點,因此不論如何移動第三點,其交點總落在固定兩點的中垂線上,所以其軌跡不是一點就是一直線,且直線出現的位置也能證明出來;內心和旁心的軌跡類似,只有在固定兩點分居於直徑兩側時,才真正是一個90°的圓弧,而其餘皆不是圓弧。研究過程中出現許多繁複的代數運算,我們也嘗試用幾何的方法加以證明,希望”心”的性質更平易近人。

正三角形的最小拼接

眾所周知,「如何使用三種不同邊長的正三角形,去拼出邊長最小的正三角形?」這個問題是困難的。本文限縮在分層或拼接的拼法下,探討此問題,並得到了答案。解決過程中牽涉到正整數解的存在性問題──如何找最小的正整數z,使得方程式ax+by=cz 有正整數解,其中a、b、c為三種正三角形的邊長。

多個三角形的重心連線性質探討

給定任意△ABC及P點,連¯PA 、¯PB 、¯PC,再分別作△PAB、△PBC、△PAC的重心連成P點重心三角形,由此展開研究,推廣至任意n邊形的P點重心n邊形,觀察原n邊形與P點重心n邊形的關聯,發現在平面上移動P點,P點重心n邊形皆全等;接著嘗試透過尺規作圖反推作出原n邊形,探討其存在性及唯一性;進一步地推廣到空間中,作出正四、六、八、十二、二十面體的P點重心多面體,跟隨P點移動時為全等多面體。之後,重複疊作P點重心三、四、五邊形,可得△AkBkCk、四邊形AkBkCkDk、五邊形AkBkCkDkEk(k=1~n),分別作重心G1、G2…Gk,發現P與G1、G2…Gk共線,又當n→∞時,limGn=P。推廣至相異三角形的P點重心三角形,發現會有重複疊作P點重心三角形的延伸性質。

平鋪圖形填數遊戲研究:鏡射交換,「翻」陳出新

相較多邊形邊上的填數遊戲,本研究討論更複雜的平鋪圖形填數遊戲。我們發現所有填數遊戲都具備「互補性」,無論是數字填入內部或者是填入邊上,所以解答數量必定「對稱」。此外,填數遊戲都可用共通策略來處理:(1)以代數分析重複處的數字;(2)應用互補性,尋找一半原型即可(不需窮舉);(3)計算原型的排列組合;(4)完成解之尋找。我們的三個填數遊戲,正三角形有576個解、正方形有6112個解、正六邊形部分,雖沒有求出所有解,但我們用Excel VBA程式設計介面,可供求解之用。最後,我們將單一正方形填數推廣到「複製後進行無限平鋪」,我們發現其中內部數字規律之必然性,包含配對、奇偶性、等差、交叉交換等,最後證明兩類共12個無限平鋪圖形。

公因數的妙用

本研究在探討任意二個正整數 a , b 的最大公因數與 a – b、b ( 或 a )的關係;並將公因數的觀念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一、結果發現:(一) 若 a、b 不互質,即 ( a,b ) = d > 1,則必須 d 為 c 的因數,ax+by = c才有 x、y 的整數解。並且找出如何得到 x、y 的整數解的具體方法。(二) 若 a、b 互質且 α , β 是 ax+by = c 的一組整數解,那麼 x 的任意整數解就可表成是 α + bk,y 的任意整數解就可表成是 β – ak。其中 k 為任意整數( 或 x 的解是 α – bk,y 的解是 β + ak 亦可)。二、在公因數的應用上則得出:(一) 任意給定二個容量為 a , b 的容器時,可先判斷能否量出容量為 c 大小的溶液;若能量出,則由 ax+by = c 的整數解,就可以有一相對應的準則,能很有規律地倒出容量為 c 的步驟與方法。(二) 如果要將一容量平分成二等分,第一步驟仍要先判斷是否有解;有解之後,再求出一整數解,然後再仿(一)的方法進行平分動作。(三) 利用求整數解的過程,也順道解決了:某整數 x 除以 m 餘 a , 除以 n 餘 b ,但 m – a ≠ n – b 時, 我們找到至少一組求出整數 x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