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初小組

比天還要高─竹蜻蜓的研究

在上完有趣又好玩的自然實驗後,瞧見走廊圍集著同學興高彩烈的玩著買來的竹蜻蜓,看到同學的竹蜻蜓飛高飛低,此起彼落的,我也好奇的在旁觀實。放學回家後,我著手用竹子也做了個竹蜻蜓,可是怎麼也飛不上去。我心想,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竹片會飛呢?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的竹蜻蜓又為什麼不會飛呢?一連串的問題引起我研究的興趣。因此,在老師指導下,協同幾位同學做了這個研究。

自然界中的小忙人一蜜蜂

秋季遠足到東勢林場時,在山坡上發現了一大群蜜蜂,在花叢裡飛來飛去。好奇的戴同學,突然大叫一聲「真是有趣啊!蜜蜂正在採花蜜呢!」他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家都受到戴同學的影響,不約而同的圍觀在花叢旁討論。於是我們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開始研究蜜峰的奧祕。

神棍的謊言

星期天晚上在夜市,我看到有人用竹竿綁上石頭,放在碗上猜數字,石頭上附有箭頭,箭頭朝那個數字能豎起來,那個數字就是神明的指示,也就是“明牌”,好像在賭博的樣子。我感到很奇怪,為什麼竹竿綁上石頭還能立起來,並且指向一定的數字呢?它和所謂的“冥紙”有關嗎?真的是神靈附身嗎?我向老師提了一連串的問題,老師說「讓我們用科學的方法來證明吧!」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做了許多實驗來驗證它。

別讓泥土走失了──裸露地水土保持的探討

暑假,爸爸帶我去圓山大飯店吃喜酒,我要求先到兒童樂園玩,突然我發現基隆河黃澄澄的,不像平常的墨綠色!我好奇的問爸爸,這是怎麼一回事,爸爸說:「前兩天下雨,大概沖下不少泥沙,所以變色了!」可是這麼黃,那要沖下多少泥沙呢?」過幾天剛好假日我們全家到東北海岸一遊,回程沿省道,我發現好多建地幾乎挖掉了半座山光禿禿的兩旁的排水溝快被泥土淹沒這可怎麼辦呢?

春蠶到死絲方盡

在 85 年 3 月下旬上完三下自然課的第二單元「蠶」,覺得蠶一生非常微妙。雖然蠶寶寶的生命非常短暫,只有 35 天至 50 天左右,卻經過了三種變態和四個時期。從養蠶的過程我們發現一些疑問的地方:蠢寶寶喜歡吃怎樣的桑葉?餵食桑葉的次數和蠢寶寶的生命力有什麼關係呢?一個繭能抽出多長的絲? … … 為解決這一連串的疑問,於是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校園種植桑樹,還有開闢一間養蠶室,作為我們研究探討的地方。

一片葉-片情

我住的社區裡,種有好幾種新奇的植物,它們的葉片各自不同,樣子都很特別,而莖幹的形態也非常奇特美妙。喜歡植物的我,每天都要去看看它們,和它們說說話兒,日子久了,我發現到它們像魔術師一樣,在和我玩「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的遊戲。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在老師和爸媽的指導下,我做了長時問的觀察記錄,發現了葉片有趣的「生命之旅」,及所留下的美麗「腳印」。啊!這點點滴滴的收穫,真是讓我開心。

健康的、健康的、真健康

暑假的時候,因為下了好多天的豪雨,菜價居高不下,看到媽媽自己種植各種芽菜,非常有趣。而且媽媽曾說“芽菜不只好吃,而且健康又經濟。因此我想:要怎樣才能把芽菜栽培好呢?於是,我就和幾位有興趣的同學一起研究栽培芽菜的問題,並請老師指導我們。

燦爛耀眼的鑽石

上自然課時老師也指導我們作硼酸溶解的實驗,於是引發我們想對硼酸再深入了解的意念,因此請教老師;老師建議我們可把學過的食鹽、硫酸銅也一起做探討,於是我們做了以下的實驗。

鹿寮坑─我的家鄉

有一次到我家附近爸爸的朋友所開的,位於鹿寮坑的釣蝦場去玩,我發現附近有一條很大的臭水溝叫南山溝,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聽到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那一條又大又臭的水溝,在十多年前竟然有許多豐富的魚蝦,不禁讓我想了解這條小溪是如何被破壞的,再加上前一陣子南勢角地區水患,我們認為和南山溝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我想從南山溝的上游─鹿寮坑來調查,希望能了解鹿寮坑附近有那一些的環境破壞呢?於是我找了同班同學,並請老師帶我們調查,希望能對我們住的附近地方多了解一些。

作父母師長的好幫手科學分類方法及卡箱的設計與創作

上音樂課時,老師要我到教具室借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教學錄音帶,由於教其室鎖起來,我便到總務處借鑰匙,掀開鑰匙櫃,大約有二百多隻的鑰匙分成好幾串,由於辨識的符號模糊不清,好不容易才找到,再跑去開教具室拿錄音帶,發現每個錄音帶歸檔的位置都不對,又得重新翻找,花費了九牛二虎的力量終於找到了,可是回到教室已經快要下課了,老師說我笨手笨腳,我覺得很委屈,回家我一直在想,家裡面的鑰匙以及弟弟的故事錄音帶不也是很零亂嗎?如何整埋,才能化繁為簡,省時又省力呢?剛好這個禮拜上自然課礦物單元時,老師教我們先作「個人資料」打洞卡分類的猜人遊戲,我們覺得蠻好玩又方便,是否可以用解決上述的不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