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初小組

泡膜角度和經濟網路

在自然課「氣泡與氣球」單元的實驗進行過程中,可以吹出很多五彩繽紛的美麗彩球。我就被彩球與泡膜的多采變化吸引住,於是我和同學利用課餘時間以不同的方式玩泡泡,發現泡泡與泡泡間可以形成很多泡膜、而在泡膜的結構中,居然有角度和網路的形成,引起了我很大的樂趣。因此藉這次數學組科展研究的好機會,幫我解開「泡泡之謎」。

小燒包─神秘粉末的研究

哇!好棒哦?手不再冰冷了。冬天來臨,爸爸特地送我一份神秘的禮物─小燒包,讓平日手腳怕冷的我,不再冰冷了。 這份神秘的禮物─「小燒包」,用透氣的不織布包著,外面再用塑膠袋封住,當把塑膠袋拆開並用手搓揉後,「小燒包」神奇、快速的產生了熱,使手暖和不再感覺寒意。到底這「小燒包」中是什麼東西呢?它為什麼會發熱?熱又能持續多久呢?一連串的問題引起我對「小燒包」的好奇,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幾位同學共同研究「小燒包」的秘密。

哪幾克的砝碼最重要

有一天,我看到國語日報的趣味數學欄裡,有一個問題:叫做「節約尺有獎徵答」,就是在一根沒有刻度的直尺上,畫上最少道刻度,使它量出 1 到最大的連續長度。這個遊戲使我聯想到:「用哪三個整數,本身或經過相加、相減,可排出由 1 到最大的連續整數?」,後來又想到金子店的老板,用天平秤金子時,盒子裡有很多很多的砝碼,那麼「怎樣用最少的砝碼,量出各種的重量呢?」於是我邀請同學,請爸爸、媽媽和老師指導我們做了下面的研究。

校園旁的象草\n─象草的生態現象及賞玩

時間:74年10月9日上午 地點:二甲教室旁的象草叢 朱進曜拿著一支花穗在玩,逗得大家樂哈哈。 本校西側有一道綠籬,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每年的九月底它就開始開花了,開的花像狗尾巴,很好玩。我們跟著朱進曜一起玩,玩的方法是放在手裡,手指動著它會往上爬往下降;放在褲管理它會往上爬;把它擠一擠,放鬆了,它好像毛毛蟲。 我們玩,哥哥姊姊們也跟著一起玩,把校園旁的花穗都快採光了。這個遊戲被自然科學的老師知道了,就告訴我們說:「除了以上幾種玩法外,還有沒有別的玩法呢?放進褲管裡為什麼會往上爬呢?你們有沒有仔細去研究這個問題呢?如果你們認為很好玩,可以好好研究將成果公佈出來,讓全國的小朋友也能分享這一份大自然帶來的快樂。」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從74年10月開始了這一項研究。

落花生一定在地才會結莢嗎?

二年級時,我們曾做過種豆的實驗,觀察,認識了一些常見的豆子生長情形和不同的特徵,尤其是看到這些豆類植物在地上開花結莢的經過情形,但我們發現落花生在地上開花後,看不見豆莢,卻在土里長成豆子,真有趣又神秘。我們想;落花生為舍麼不和其他豆類一樣開花後就在地上結莢?如果能這樣採收起來不是頂方便嗎?他為什麼在土裡長豆子?怎樣長豆子?豆子又漲在土裡的什麼地方呢?根嗎?不是!或是……這些疑問實在有趣又值得探討,不是嗎?於是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這次的研習活動

選低鹽,健康緣

89 年 1 月 19 日教育部部務會議通過跨世紀的「提昇學生健康四年計畫」,其具體目標二 · 選擇國中小學推動低油、“低鹽”、高纖的午餐食譜。 常言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媽媽說:「炒菜要加鹽,才有好滋味!」,奶奶說:「滷肉要放醬油熬煮,才會香!」,阿公說:「配上醃瓜,才下飯!」。「食鹽」是啥?媽媽、奶奶、阿公 … 人人天天不離口,連教育部也要推動「低鹽」政策?因此,引起同學們研究食鹽的興趣,於是開始進行以下的研究。

堆堆看,誰最遠?

星期日下午,我和黃同學一起到老師家的菜園烤蕃藷,起先,我們各自分開做土?,看誰做得又快又不會倒。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就開始做了。黃同學堆土塊時,土塊和土塊重疊的部份太少了,做到一半的時候,就倒下來了,黃同學做了又做,都是倒下來,可是我的土窟卻不會倒下來,因為土塊和土塊重疊的部份大,等我做完了,黃同學才做到一半卻又倒下,真傷腦筋,他問老師:為什麼他做的土窟會倒?我做的土窟卻不會倒?怎麼堆才不會倒下來呢?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下面的實驗。

紫色高麗菜汁的妙用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小芬在廚房的餐桌上一邊畫圖,一邊和母親聊天,一不小心把母親榨好的紫色高麗菜汁打翻了,弄髒了畫紙,她自作聰明的用肥皂水去擦洗,糟了,非但沒擦乾淨,反而變成綠色紙了,便好奇地去學校請教老師這是什麼原因?

讓我們和「風」來「玩」

1.暑假爸爸帶我到美國旅遊,在華盛頓航空太空館看到世界第一架發機及現代的各型飛機,發現: 最先的飛機螺旋槳都是 2 葉,再進到 3 葉、 4 葉、 5 葉、 6 葉 (直昇飛機有 2 葉、 3 葉、 4 葉、 5 葉、 6 葉)。 2.依飛機的發展史來研判,螺旋槳的葉片數目不同,及葉片平面受風的角度不同,對於飛行速度(轉速)是有影響的。 3.開學後我提出此疑問和同學們討論並請教老師。 4.老師答應在勞作課由大家親自動手做做看,再設計實驗器材實際作實驗。

黑盒子的秘密─夜光玩具

下課時,有位同學拿了兩個黑盒子在看,我們便湊過去看,「嘩!好亮喔!」「咦!怎麼熄滅了?真可惜!」「再用電燈充電就好了嘛!」 我心裡覺得很好奇,為了探求黑盒子內會發光的玩具秘密,便找了一些同學,一起進行這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