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初小組

看誰肚量大紙盒容量與紙板裁剪方法的研究

弟弟在家裡「做實驗」,他拿出一大盒方糖,說是老師規定的作業,媽媽只好讓他去「玩」。一轉眼,方糖散落滿桌,媽媽見了差點暈倒,因為紙盒已分屍了。看到媽媽生氣的樣子,弟弟也哭了,爸爸好言安慰他又請我們幫忙收拾。這時,當老師的小阿姨來了,她是有名的「金頭腦」,我們都知道:救星來了!\r 小阿姨拿來美勞常用的厚紙板,教我們動手做盒子,她教我們先將四個角落各剪去一個小正方形,摺起來就成,一個紙盒了。「咦?怎麼姊姊的盒子看起來比我大?」我們把方糖裝進去,我的盒子確實裝的比較少,到底怎麼剪,才能摺出一個裝最多方糖的紙盒?我的心中充滿疑惑,就向小阿姨請教,她看我們都有興趣,非常高興,決定利用假期指導我們深入探討,我也邀了幾個同學一起做這個有趣的數學實驗。

老師!它為什麼會這樣?

有一天,老師帶我們去採集標本,在路邊休息時,看見一批正在興建中的房屋,工人們正在忙碌的工作,於是我們在工地附近找個安全的地方,隨意走走,看見地上有許多斷裂的磚塊和瓦片,有些同學在玩扭斷瓦片的遊戲,有的同學在撿拾奇形怪狀的磚塊,在遊戲、撿拾中,我們發現了許多問題,就當場問老師: (一)為什麼斷裂的磚塊裡,有的外圍是橘紅色,中間是黑灰色的? (二)為什麼同樣的一堆磚,有的是漂亮的橘紅色,有的是紅紫色,更有的呈現黑褐色? (三)在扭斷瓦片的遊戲中,我們發覺聲音愈脆的瓦片愈不容易被扭斷是什麼原因? (四)為什麼一堆磚裡,總會有少許磚會斷裂或爆開? (五)在斷裂的磚塊裡,我們特別把外圍是橘紅色部分取下扭扭看,發覺它堅硬無比,中實黑灰色部份非常脆弱,是什麼原因? 老師說:「問題很好,一時也不容易回答,你們現在搜集各種磚塊,按照它們的顏色或軟硬帶回學校去,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美勞教室的陶瓷電窯,燒燒看,也許可以發覺到更多問題,也可以得到許多答案,甚至老師帶你們到桃園縣副季挖掘各處不同特性的泥土,做更多泥土和磚塊關係的實驗。」如: (六)泥土和黏土混合,單獨黏土或普通土形成的磚,各有何不同? (七)桃園縣附近各個地區土質燒成的磚有什麼差別? (八)我們如何根據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判別磚的軟硬程度? 於是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以下的實驗: (一)不同溫度燒成實驗。 (二)同溫不同厚薄燒成實驗。 (三)磚土放置位置關係實驗。 (四)一般土、混合土、黏土燒成實驗。 (五)不同乾溼黏土燒成實驗。 (六)加熱速度影響實驗。 (七)瓦片之燒成實驗。 (八)根據敲擊聲音,判別軟硬實驗。 (九)桃園縣附近各個地區土質燒成實驗。 (十)桃園縣附近各個地區土質和拉坯土混合燒成實驗。

紅顏薄命話朝顏

我們把發現喇叭花會朝開午謝的情形告訴自然老師,經過老師的允許,在本校實驗園裡,用水耕栽培的方式種植喇叭花,供我們平常觀察。同時,我們聯想到把它對照自然科學的課本,想要研究利用喇叭花在上自然科學課裡可以學到那些知識。

比一比,看誰吐的二氧化碳較多?

在上四上自然第二單元時,老師分發給每位小朋友,一杯澄清的石灰水,讓我們吹吹看。我輕輕的吹了幾下,杯子裡的水變得有點混濁。過了不久,好奇特的現象發生了,水底下出現了白色的物體,別人的杯子裡也是這樣,只是有人的白色物體較多,有的人較少,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感到有點疑惑,於是在老師、同學共同努力下,做了一連串有趣的二氧化碳實驗。

操場上哪來的白色粉末

開學了,我們最喜歡在操場上跑來跑去。打打球、玩玩飛盤,很奇怪!沒有長草的地方都有一層白色粉末。這些白粉末是哪來的?我們很好奇的請教陳老師,下面是我們發現的經過。

小心!別讓油沫濺出來

記得有一次,我和妹妹想幫媽媽把鍋裡煎好的魚盛進盤子裡,結果一不小心,湯匙上的一滴水落進鍋裡,「ㄅㄧㄅㄛ」一聲,妹妹的手被濺出的油沫灼傷了,痛得不得了!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水落進油鍋裡,油沫會濺出來呢?而且還夾有「ㄅㄧㄅㄛ」的聲音。共他的液體滴進油鍋裡,也會有相同的情形嗎?而將油滴進滾熱的水裡,水是不是也會濺出來呢?我和幾位同學一同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我們可能和液體的沸點有關,那什慶又叫做沸點呢?為了解答我們的疑惑,老師特別帶著我們做了一些有趣的實驗。

親愛的,我把你變大了 … 斑潛蠅

每次經過停車場的菜圃區時,德是被那掛在枝葉間玲瓏剔透的小蕃茄所吸引 。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一片片的葉片上有一道道的彎曲的灰白色線條,心裡有很多疑問,於是我們就到自然科教室請教自然老師。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昆蟲的食痕。但我們並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種昆蟲的傑作,在老師的協助指導下,我們開始展開對這可愛的小蟲子的認識。

小燒包─神秘粉末的研究

哇!好棒哦?手不再冰冷了。冬天來臨,爸爸特地送我一份神秘的禮物─小燒包,讓平日手腳怕冷的我,不再冰冷了。 這份神秘的禮物─「小燒包」,用透氣的不織布包著,外面再用塑膠袋封住,當把塑膠袋拆開並用手搓揉後,「小燒包」神奇、快速的產生了熱,使手暖和不再感覺寒意。到底這「小燒包」中是什麼東西呢?它為什麼會發熱?熱又能持續多久呢?一連串的問題引起我對「小燒包」的好奇,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幾位同學共同研究「小燒包」的秘密。

植物葉片變色之探討

在一次自然科學活動中,老師要我們收集各種樹木的葉子做分類,我們在校園中尋找各式各樣的樹葉,發現樹頻除了外形種類很多外,連顏色也有很多不同,有綠、有紅、有黃、有紫也有一片葉子有好幾種頗色,更奇怪的是一株樹它的葉子竟有好幾種顏色,對這種現象我覺得十分好奇,我心裏想:難道樹也和人一樣愛漂亮,喜歡穿美麗的衣裳?又是誰讓葉子換上不同顏色的衣裳?是怎麼換的呢?這麼多的疑問一直圍繞在我的腦海裏,最後請教老師,老師便建議我們參加學校少年科學研習活動,並針對這些疑問在老師指導之下,展開一連串的研究活動。

是誰惹的禍?

有一次大掃除,班上賴昆宏同學擦玻璃時,不小心從窗架上掉下來,結果造成了腦震盪住院幾天。事後,我們心裡都很害怕,想想,窗架怎麼會無緣無故斷了呢?因此大伙兒就一起去問黃老師。老師指著那塊斷了的窗架說:「喔!你們看,整個窗架、窗框都被蛀掉了,只剩下外面塗油漆的表皮了。」洪嘉秀問:「是誰惹的惑?」老師說 :「可能是白蟻吧!」林姿如間:「白蟻是什麼?」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間題,便成立一個研究小組來揭開這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