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小組

煙霧箱中雷射光行進的探討

我們常接觸到光,但對自然課本中所說光學的各種現象不太暸解,希望透過雷射光的特性,提供老師做教學參考,以便有助於大家學習。

貨車顛覆

有一天我和哥哥在路面左右傾斜的道路上散步的時候,看見一輛滿載貨物的貨車顛覆在路邊。我問哥哥「這輛貨車為什麼會顛覆呢?」哥哥說「路面左右傾斜太大。」我說「剛才不是有一輛計程車過去了,為什麼不會顛覆呢?」「那是這輛貨車的重心比那輛計程車高太多的緣故吧!」於是我想研究一下重心和顛覆有什麼關係。如有不知道的地方再請教老師。

回歸自然

五下上自然課第七單元〔光合作用〕時,老師講到植物生長三大要素-水、土壤及太陽光。其中太陽光是讓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澱粉以供給植物生長的養分。老師一邊上課我的腦袋瓜便一直在轉:綠色植物既然利用太陽光行光合作用來製造養分,那麼如果植物 24 小時照光的話,它是不是會長的更快? 這問題引起了我做實驗的動機,於是找了我們自然課同組的同學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我們一家都是「建築師」(白蟻的研究)

去年暑假,我們全家一起去爬山健行,我看到一塊枯木頭,就頑皮的抬腳一踢,結果發現裡面有很多白色的小昆蟲,湊近一看好像是媽蟻,可是又不完全像,當時心裡很納悶,不過爸爸一看就告訴我說:「這是白蟻嘛!你回家可以查一查。」因此我就用保特瓶帶了幾隻回家。 回家後,我趕緊翻閱我的百科全書,果然這些蟲子就是白蟻,根據書上的說法,白蟻不但是個築巢高手,更是大自然植物分解的大功臣,除了有些家中的木頭建築有牠的蹤跡,山上滿山遍野都可以找到牠?這是真的嗎?白蟻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呢?有太多的疑問困擾我們,所以我們決定去研究白蟻。

嘴中的秘密─解構大磺嘴的表象

暑假時,爸爸帶我們全家前往陽明山旅遊,途中經過大磺嘴,那一縷縷白煙、澄黃色的湖水、高聳巨大的地層及刺鼻的硫磺味,吸引我們駐足許久,印象深刻。因好奇心的驅使,我又再一次來到大磺嘴,哇!那湖水的顏色,竟和我當初看得不一樣,變成深綠色,使我大開眼界。開學後, 和同學們分享我的發現,他們個個驚訝不已,正好課堂上教到有關地層的內容,引發我更進一步想了解大磺嘴的祕密。

步步高升

五年級上學期自然課上到「氧和二氧化碳」那一課「悶熄蠟燭」的實驗時(請看參考資料 l ) ,老師說「為什麼水會上升?」。我們回答:「因為有氧氣,被燒光了」。老師又問:「水上升多高呢?是不是 l / 5 ?」。老師接著說水會「剛好」上升 l / 5 ,表示空氣中有 1 / 5 的氧氣被「用掉了」。可是我們的實驗有時只上升 l / 6 或 l / 7 ,不過別組真的上升約 l / 5 。老師勉勵我們:「做實驗要小心一點,結果才不會差大多」,可是我們有認真做呀!

不可思議的數學─一位相學基本概念的探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是我們假日常去的地方。科學中心四樓右方「位相學」展示臺有九套鐵環和繩索的設置,每一套都令我們百思莫解,於是邀集六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了解中高年級破解情形。我們設計問卷,實施調查,統計結果後發現:九套都不會解的比率高達41%,所有同學都沒有發現規則性,但有82%以上的同學有研究興趣。因此我們立下決心。聯手研究破解及恢復方法,進而探討「位相學」。

碰─瞬間撞擊

六年上學期,自然第五單元是討論「四輪車與小山坡」老師指導我們實驗時,我們這組的李東慶發問:「四輪車由小山坡滑下撞擊到方木塊,我們能不能知道它的撞擊力有多大?」 我也問老師:「是不是有什慶方法可以減少撞擊的力量?」 在老師的解說和指導之下,我們一起開始做瞬間撞擊力的研究。

小小青萍真奇妙

在自然課中我們認識了許多水生植物,其中,浮萍這個小小又簡單的植物,卻有驚人的繁殖速度,最令我們感到好奇,「它的身體裡有什麼奇特之處?」「它是怎樣繁殖的?」「它沒有像布袋蓮那樣膨大的葉柄,嬌小的身驅又是怎麼能漂浮在水面上呢?」一連發現了許多疑問,促使我們有求真慾望,在這學期初,每天與浮萍為伍,來認識這個喜歡在水上到處流浪的小浮萍。

向“黑盒子”挑戰

“黑盒子 ”─魔術拼盤的組成為: (一)每邊皆為 8 公分的正方形底盤。 (二)內有八塊形狀各不相同,但各塊面積皆相等(都是 8 平方公分)的“小拼塊”。 而其遊戲規則為: (一)任選一塊“小拼塊”將其一邊固定於拼盤之左上角。 (二)憑著自己的判斷力,將剩下的其他“小拼塊”排入盤內,使其恰好能將拼盤完全排滿。 “小拼塊 ” 的面積、形狀、塊數和魔術拼盤的完成,有什麼關係?我們能不能找出“魔術拼盤 ”的秘密,自己來發明變化更多、更好玩的魔術拼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