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高中組

三角形到四面體的完全類比

在平面三角形的性質中, 有面積公式:;三角形的正弦公式:;餘弦公式:;外接圓半徑和內接圓半徑等等。如果把這些性質類比到空間四面體中會是什麼樣的形式呢?以下就是我們的探討過程。

「剪」尾?「檢」尾?!—利用斑馬魚尾再生模式作為中草藥開發工具

醫療的發展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中醫藥學更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現,但過去因中草藥多為複方,療效溫和緩慢,故相關活體藥物試驗常費時費力,故本研究希望利用再生力強、代謝快且擁有與人類相似基因的模式生物-斑馬魚,作為快速篩選開發新穎中草藥的工具,在不犧牲動物的情況下,探討中草藥是否對斑馬魚魚尾再生能力有所影響,以建立一套藥物開發的模式,為中草藥研究提供可實際運用的試驗方法。研究中我們首先探討溫度的高低是否會影響魚尾的再生,並作為實驗的基礎紀錄,再以腹腔注射中草藥進行測試,發現在常溫或低溫環境下,銀杏均能夠促進魚尾巴的再生。最後,實際應用以斑馬魚作為中草藥藥物開發工具之構想(如下圖),利用此模式檢測我們家鄉特產-金門一條根,實驗結果發現無論在常溫或低溫環境下,一條根均具有促進斑馬魚尾再生的現象,為一條根的醫療價值提供一個新的研究開發方向。

為何蟋蟀總是右翅在上?

蟋蟀休息或摩擦前翅鳴叫時總是右翅在上,為瞭解這個原因,檢查536隻蟋蟀標本,統計出蟋蟀科右翅在上者約有85%,在蟋蟀科雄蟲中更是高達96%,證實極大比例為右翅在上。然而左翅在上是否曾出現在族群中?或行為過程中會出現調整的動作?綜合拋接實驗與調置實驗,發現蟋蟀會在拋接過程中會張開前翅等行為,每次掉落後有2.05 %機會變為左翅在上。調置實驗觀察到蟋蟀最快會在20秒內調回右翅在上,同時發現左翅在上時也可以摩擦前翅鳴叫,與右翅在上的聲音分析比較,結果發現呼喚聲在唧聲率以及脈衝特性的主頻率相對能量強度都存在顯著差異,而右翅在上與左翅在上的求偶聲更存在脈衝數分別為1、2個的明顯不同。性擇實驗結果顯示,雌蟲較偏好右翅在上的求偶聲,推測性擇很可能是問題的答案。

替地球蓋條被—水氣、二氧化碳與氣溫之關係

我們從小就知道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是二氧化碳; 但現在知道讓大氣升溫的氣體有二氧化碳、水氣、甲烷等,所以這次便以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為主,探討這二種常見的氣體在溫室效應中所扮演的角色。除此之外,我們想明瞭因為氣溫升高所起的氣候變遷、生態平衡等交互作用。

身歷其境---有關3D影像照片之物理原理的探討

國三的地球科學課本內有一頁觀察地形的立體空照地圖,利用紅綠兩色眼鏡來看地貌的立體圖像,一些雜誌也有關於立體攝影的文章,利用相機拍出不同視角的兩張照片,再把兩張照片並在一起看出立體影像,這樣的立體效果與地球科學課本上的空照地圖的立體效果的作用不同。因此,我們想可否把這兩種效果合為一,利用一般相機來拍攝景物,沖洗出來的照片,再經由紅綠眼鏡來看照片,而呈現立體效果來,這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嗎? \r 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也看到「回到白堊紀」的3D立體電影,更令人激起製作3D照片的決心,經過多日來的努力,終於有了以下的成果。 \r

動力新觀念-腳踏『氣』車

處在二十一世紀,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數百年來都在快速地耗用地球上的能源。科學家表示,生活中動力最主要的來源——石油,即將耗用完畢。因此,各個研究人員無不積極尋找所能使用的替代能源,凡舉氫氧電池、利用鈾原料的衰變而發電等等,都是他們的成果。但是,這終究只是「替代」能源而已。時間一久,難道不會耗盡嗎?有沒有一種能源是能夠反覆使用、取之不竭的呢?它環繞在我們的四周,也避免地球受到外來物的入侵。它,正是每天伴著我們,使我們能夠繼續生存的「空氣」。利用空氣,解決能源危機,如果同時能夠健身,一舉兩得,有那該有多好哇!於是,我想到了結合腳踏車和空氣動力,並與師長加以討論,展開一連串的研究。

濁水溪畔的陷阱一蟻獅生態行為之探討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到濁水溪去玩,在溪畔的沙灘上發現了漏斗狀的洞穴並發現洞穴中有一種長得很奇特的昆蟲,但不知道它的名字,於是很小心地帶回學校去請教老師,可惜老師對它沒有深入的研究,只知道它叫蟻獅,但我們對於此答案並不覺的很滿意,便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可是資料中所提到的也只限於皮毛,因此引起了我們研究的興趣,想要更深入瞭解蟻獅的種種情形。

袋裏乾坤-亞弗加厥定律的應用

一、 本實驗最大特點在於使同一個實驗模式,從事三個不同的研究,分別是雙氧水分解反應的研究;金屬克當量的測定;及分子量的測定。二、 在本研究使用三種不同催化劑,以 PbO 存在下的活化能最低,Fe存在下的活化能最高,實驗結果顯示雙氧水的分解,以非勻相催化劑的效果較佳。三、 經本研究發現,雙氧水把 Fe氧化成 Fe,再由 Fe催化未反應的雙氧水。此結果與教科書上所言不同,我們感到這是個有趣的發現。四、 本研究所改進的金屬克當量實驗,操作上更方便容易且能快速的得到實驗數據,而實驗誤差也都在 2%以下,故不失為一個準確的實驗方法。五、 本研究所應用的分子量測定實驗,不需精稱反應物的用量,方法非常方便。

會下沈的的伸卡球

一般球體若以不旋轉的狀態在一均勻重力場下做水平拋射僅會有因重力所造成的鉛直方向位移,但若一開始便施與球體一相當的轉數,造成球體兩側因白努力效應所造成的壓力差,便可使球在離開投手丘到本壘板的十八公尺移動軌跡內有顯著的改變。甚至可以藉由改變出手的角度及握法給予球縱向的位移。實驗中我們製作簡易的高速風動系統和整流裝置模擬出可讓球進行相對運動的風動力,再配合上所設計的低摩擦力介面即可將這些球體的變化軌跡數據化。

乾不乾?——對日常用乾電池之探討

乾電池是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而一般人卻很少能夠了解乾電他的特性。基於這個原因,我們特別對乾電池作了一些微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