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7屆--民國96年

米象習性及休眠的研究

米象不會游泳,不喜歡有水的環境,喜歡窩在黑暗、狹窄的地方,對顏色無特別偏好,相對濕度 40%以下容易死掉。很少飛,一般以爬行為主,爬行時有負趨地性。受到驚動時常常會假死幾秒及鑽出米堆向外向上爬。在低溫及差的空氣品質下,米象會休眠、降低代謝以渡過不良環境,但不會被缺乏食物、日照長短、濕度降低等因素影響而休眠。存活率與休眠的時間成反比,而當日死亡數與休眠的時間及溫度下降量成正比。經實驗證明,乾燥的柚子皮、花椒、山葵、八角茴香、煙草、活用備長炭皆無防治米象效果,甚至蒜頭米、辣椒、老薑還會使米發霉變質,唯有將米放冰箱、在密封狀態下灌二氧化碳或加去氧劑,或降低相對濕度至 40%以下,才能徹底消滅米象。

字字「珠」跡~~串珠環蝶在台發現十年誌~~

2004年4月我們在汐止翠湖看到兩隻不知名的蝴蝶,拍照與詢問後,發現是1997年被紀錄的外來種蝴蝶--串珠環蝶。為進一步瞭解,從2005年12月起到翠湖密集觀察紀錄,採集部分幼蟲於校園設立蝶園飼養,使用標記的方式,搭配拍照與錄影,詳細紀錄生活史,探討與寄主植物的關係,觀察天敵,至今已六個世代交替,發現串珠環蝶一年約四個世代,以幼蟲(五~七齡)越冬,部分雌雄蝶曾多次或重複交配,雌蝶只在部分寄主植物產卵。野外的寄主植物有平柄菝?、船仔草,替代寄主植物有山棕、假菝?、菝?和台灣芭蕉,蝶園的寄主植物則更多樣。在蝶園中的主要天敵是蜘蛛。串珠環蝶目前在基隆、瑞芳、汐止和內湖山區形成穩定族群,是否會影響台灣本土生態,應持續關心。

「漩」機重重

流體旋轉時,外圍及底部流體,因槽壁及槽底摩擦力的影響,流速較慢,相對的壓力也較大,導致外圍的水流會轉入中心,發現本實驗的渦流為強迫與自由漩渦組成。實驗中,探討 f(轉動器的頻率)、H(總水深)、y(?入深度)、R(轉盤半徑)四者與角形數間的關係。若 y、R 愈大、H 越小,隨著 f 的增大,可觀察到的形狀邊數越多;反之,若 y、R 愈小、H 越大,則 f 愈高,所形成的圖形半徑愈大,易超過轉盤,不易觀察。依白努力定律,外層水流的流速較慢,而內層水流的流速較快,故外層壓力大而內層壓力小,水會由外往內流,而此渦動流於轉動液面產生的剪力,可能為產生 N 邊形漩渦的主要原因之一。流體旋轉系統中,因轉動而產生流體離心力與內外層壓力差交互作用下,於某特定相關的因素條件下,形成特定角形數漩渦,是本實驗的重要發現。

水的力量

製作一個可以由底部排水,而不會降低水位的實驗設備,觀察水位與流量流速的變化,探討水產生力量的問題。雖然水柱愈高流速愈大,兩者並不是呈現線性關係(等比例關係),但流速平方與水柱的高度,則呈現良好的線性關係。雖然出水管徑愈大流量也愈大,但是流速卻很接近,所以流速應該與水位高低有明顯的關係。發現水管摩擦力的影響很大,流速愈快時,水管的摩擦力增大許多,想知道維持相同的流量,增長水管需要提高多少水位才能抵消摩擦力,結果流速增加 2 倍,摩擦力確增加 4.8 倍,流速與摩擦力約為平方關係。由連通管實驗,也證明水位高度差與流速的關係。最後我們探討水的力量應用在推動水車,水車槳葉型式很重要,而且與流速流量密切相關。

全方位救生-數位化水上安全管理系統

本系統能保障人們的水上活動安全,避免災難發生。尤其游泳池戲水人數眾多,常有抽筋或撞暈等情況,救生員不易察覺錯失救難黃金時間。本系統於水域意外發生時,自動或手動發出求救信號,同時啟動安全氣囊自救,輔助救生員迅速找到溺水者。本研究分為四大部分,以游泳池安全管理為主,第一、二部分能提供所有水域活動使用。 一、溺水偵測系統 結構輕巧佩帶人身,自動或手按發出求救電波。 二、自動安全氣囊 輕薄穿著不會妨害運動,警報發出自動充氣達成自救目標。 三、搜救定位系統 水域分區裝設接收電波的銅片,藉由定點電波信號的強弱,判定搜救位置。 四、定位顯示裝置 收到溺水信號立即指示搜救位置,並以無線電傳到救生員的手錶型顯示器。

調整式平行墊塊

平行墊塊在機械加工時使用相當平凡,尤其銑床及鑽床常用來堆疊或墊高工作物來進行加工;但僅以數個平行墊塊之堆疊,其變化受限制或必須準備多種尺寸之平行墊塊,相對成本提高及使用不便,另外平行墊塊不用時,容易四處散落各自分散,在下次使用時不易找尋,且四散之平行墊塊容易遺失及表面和精度容易受損。為改善平行墊塊的種種缺失,我們研究一平行墊塊不同以往,此平行墊塊本體塊及二輔助塊,本體塊與輔助塊之間以連接件連接,本體塊側邊可無或設有階級,藉由連接件讓輔助塊不脫離本體塊,不會有遺失情形,再藉其本體塊之階級配合輔助塊各方向堆疊,作各種形態之變化堆疊,讓一組平形墊塊即可以輕易堆疊出多種的尺寸高度。

番石榴葉背上哪來的棉絮?

在番石榴葉背上發現的棉絮多為透明、捲曲狀,將棉絮撥開發現一種黃色、橢圓形的小動物,會分泌絲狀物。小動物的成蟲是一種小白蛾,具趨光性,早上日出時會繞著番石榴樹飛行,會在番石榴葉背留下白色、螺旋形的絨毛,裡面有卵,會孵化成小動物。溫度對小動物和小白蛾很重要,牠們的生長適溫約在 20℃~30℃之間,若溫度過低小動物會分泌大量棉絮來禦寒;溫度過高,棉絮則大量的減少,小動物的數量也會減少。小動物吸食汁液對會番石榴的葉片、花苞、莖、果實等造成危害,可用瓢蟲來進行生物防治。小動物排出的汁液所造成的黑色物質堆積在葉面會影響番石榴樹行光合作用,可用肥皂水清除。危害番石榴已久的小動物和小白蛾,最後發現是【番石榴螺旋粉蝨】,是番石榴樹的一大害蟲。

盲目的綠精靈--紅后負蝗的視覺感官之研究

從小時候就一直養昆蟲的我,在一次閱讀有關昆蟲的學術書籍時,得知負蝗對視覺的依賴的現象,以及民俗遊戲——釣蝗。便想利用紅后負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來研究負蝗的視覺感官。我模擬雌負蝗的外型製作了各種不同的誘餌,並測試最容易吸引到雄負蝗的條件,發現雄負蝗最偏愛的是藍色、33 公釐、具有觸角、擺在右前方、距離 5公分的誘餌。再利用雄負蝗最偏愛的誘餌觀察讓雄負蝗選擇誘餌或雌負蝗,也在野地實際釣蝗。若將負蝗遮住眼睛或剪掉觸角,面對正常的負蝗時,也發現會有一定程度的感官依賴。這些紅后負蝗雖然動作敏捷而快速,但依然會為愛情而受騙上鉤,果真是盲目的綠精靈。

找回視樂園-眼睛的貼身保鑣

近視人口逐年攀升,為避免眼睛近視,我們製作了本作品。本作品以貼身保鑣的方式,隨時觀察使用者用眼的狀況,當偵測到使用者錯誤使用眼睛而造成視力傷害時,作品會自動以人性化的方式提供使用者正確用眼建議,讓使用者依正確用眼建議改正不良用眼習慣。根據各種醫學文獻資料顯示:一、近視形成的因素是長期眼睛疲勞,二、正確使用眼睛可減緩眼睛疲勞;因本作品可有效改正不良用眼習慣,所以本作品能有效防止近視的發生、減緩視力惡化,甚至於能改善視力。作品使用人工智慧方式會依使用者所處的場合,自動調整用眼建言,所以作品可全方位全程守衛眼睛,只要配戴本作品就有如聘請了一位全年無休的眼科醫師,隨時指導你正確的使用眼睛,遠離近視。

潮起潮落-流水「浯」情

金門,古稱「浯洲、浯島、浯江、浯海、滄浯」;位於福建省東南九龍江口,四面環海,東、南鄰接台灣海峽,西、北與大陸一水之隔。海,是一切的源頭,浪起、浪落,無論是驚濤拍岸,或是搖曳生姿,總是令人著迷,更時看到瘋狗浪捲人入海而喪失生命,更時看見人在海上衝浪充滿著刺激,享受挑戰自然的快感。而水在流動時經常會「偷」點東西,流速慢了,就將東西放下來,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許許多多的沙灘景觀,這美麗的景觀,激發了我們探訪地形的奧妙,深入了解這美麗的「地形」。不同的實驗,不同的觀察,解開一道道的「迷」,從實驗中,又可以了解水是如何的「帶」及「放」的。站在岸邊望著澎湃洶湧的波濤自遙遠滾滾而來,而隨著這些浪潮而來的,不是那一條條的海草,也不是一粒粒的沙子,而是我們好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