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5屆--民國94年

200 多年前生活智慧大公開-探討鹿港『曲巷冬晴』防風科學之玄機

本研究可以說是從「巷道來風」研究探索彰化鹿港的「九曲巷」的建築之玄機及「曲巷冬晴」的生活智慧。從發現兩邊高樓聳立,風力突然會變大,經詳細穿梭大街小巷注意觀察,發現在不同的地點,風力大小的確會有不同,對風為什麼會變大變小?是否受高樓的影響?略有所得,為了進一步解開此謎,首先從設計製作風力計開始進而設計6個實驗來驗證風撞到建築物後流動特性及各種型態的巷道會產生不同風分佈情形及風力變化情形;進而探討巷道建物高低、巷道寬窄、長短對風力強弱,風力流動情形,及巷道風通過連續彎道對風力變化的情形。同時從網站資料得知彰化鹿港的風情--「曲巷冬晴」。為了進一步瞭解「九曲巷」的生活智慧,特地到鹿港的「全盛巷」實地觀察、實測,研究--------。使大家對鹿港的特色及二百多年前防風建築科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總而言之,在二百多年前,鹿港為了阻擋冬季強烈的海風(九降風),巷道設計採用T 型交叉方式,狹窄多折,建築房屋每建十間左右,巷道便一曲,這樣便能斷風沙,釀造春暖,連現代建築師對先民的建築科學都嘖嘖稱奇。

方格遊戲的探討

一、作品與教材的相關性 我們在翰林版國中數學課本第一冊第三章「數與型的規律」單元中,學習到「數型規律」,也在第三章第四節例題2 中學習到三角數,在自我評量第4 題中學習到四角數。 二、作品的研究過程與展望 本組以「數形規律性」作為數理資優班研究主題,又在美國AMC8 數學測驗書中找到有趣的「方格著色」問題,我們研究該問題的解法,發現應用了我們在課本所學到的三角數知識。我們將原題的行數延伸為2 至n 行,研究其可行解。又將著色方法改變,使著色格為四角數、五角數至多角數,並應用整數同餘觀念研究其可行解。也推廣找出二階等差數列之可行解,且整理出一些規律,並以直接證題法、矛盾證題法、數學歸納法來證明結果之正確性。還發現利用我們的研究結果可運用在密碼學上,我們將做為未來的研究方向。

多功能抗眩膜的研究

一般陰極射線管(CRT)的電視螢幕易造成反射光線過強,使得眼睛刺眼而看不清楚螢幕的影像。但經過表面霧化處理的液晶螢幕,可以使入射光源產生散射,達到「抗眩」的效果。表面霧化處理,指的就是再螢幕上貼一張含微米粒子的薄膜。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或觸控式面板,螢幕除了要求抗眩外,更要求高硬度。本實驗利用「實驗設計法」設計實驗組別,將奈米粒子、微米粒子、膠、含氟的矽烷類、溶劑(IPA)等五種物質攪拌、塗膜、用紫外光照射使其發生聚合反應(高中化學下第八章),形成一張具抗眩效果的薄膜,再利用光學反射原理(高中物理上15-17章)測量薄膜的眩光度,結果約有一半組別(表一)均優於商業抗眩膜(眩光度2.6)。另外,我們利用不同硬度的鉛筆畫膜的方法測量薄膜的「硬度」,結果最高可以承受3H的鉛筆,而不會留下刮痕。之後,研究膜的「潑水性」的性質,結果「接觸角」大部分均大於100度最後,以IPA稀釋的配方塗在玻璃上,結果稀釋5倍後的接觸角仍然很大(>100度),撥水性質佳,可進一步應用在玻璃上。

微在蛋隙─探討蛋殼奈米孔隙的通透性質

我們觀察到茶葉蛋的蛋殼為褐色,但其蛋白為白色;相反的,茶焗蛋蛋殼為淺色,但蛋白呈現褐色。這種現象使我們對物質通透蛋殼的情形產生了種種疑問,促使我們更深入的研究。 我們參考茶葉蛋與茶焗蛋的製作情形設計實驗後,發現即使同為茶分子,但由於氣態及液態分子間的距離不同,仍會造成不同之通透情形。液態物質不易通過,但氣態分子可輕易通過。蛋殼為卵生動物胚胎時期的保護構造,其表面有許多微小孔隙可使H2O、CO2及O2等維持生命所需之氣態物質輕易地通過。經過實驗發現,蛋殼孔隙易使蛋殼外部的氣體分子通透至內部,但氣體分子不易由蛋殼之內部到達外部。 另一方面,同一顆蛋其蛋殼的不同部位通透情形並不相同,以氣室部分通透最快,而蛋殼尖端之通透最慢。不同蛋殼之間通透情形也不相同,因其不同種類蛋殼間之孔隙大小與孔隙數目都有差異,實驗結果也顯現蛋殼的厚度亦會影響通透度的大小,蛋殼較薄的鵪鶉蛋殼較其他種類的蛋殼更易使物質通過;反之,蛋殼較厚的土雞蛋的蛋殼最不容易讓物質通過。皮蛋由於已經過人工處理過,因而破壞蛋殼表面影響其通透情形,使得蛋殼通透情形呈現不穩定的狀態。 因為工業的發達,環境充斥著污染,空氣中之污染物也會通透至蛋殼內部,空氣污染物溶於水之後形成酸性物質會與蛋殼反應,有些甚至會破壞蛋殼結構、或是腐蝕蛋殼,而間接地影響到生物行呼吸作用必須之氣體交換,故汙染物也會影響蛋殼之通透性。

嚼口香糖就可以不用刷牙了嗎

本研究是先觀察經由吃東西後,口腔之pH 值的變化與牙菌斑的形成量,來研究糖的量、濃度、黏稠度、接觸時間、與蛀牙的關係。然後研究如何潔牙以減少牙菌斑的生成。經由實驗我們得知,吃完東西後口腔內pH 會先上升而後下降,2、3 個小時後又慢慢回升至中性。糖的量越多、濃度越大或越黏稠的食物,還有口腔接觸食物的時間越久,口腔內pH 值酸性就維持較久,而牙齒被牙菌斑顯示劑染色的區域也會越多。最有效的潔牙方式為用牙膏刷牙,漱口的效果則不佳。嚼無糖口香糖20 分鐘以上,可降低蛀牙的危險,而含糖口香糖若咀嚼到無味就丟棄,反而容易蛀牙。

分水的藝術

分水遊戲是一個許多同學都聽過、玩過的遊戲,許多科展競賽(註1)或科學叢書也常能看到相關的命題出現。它的玩法很簡單,主要是利用二個不同的水桶,在反覆的傾倒後,產生我們要的水量。剛開始,我研究的目的,本來只是想考倒同學,哪知道同學比我厲害,反而是我被考倒了,因此激勵我做更深入的研究。於是在改變許多外加的條件後,對該命題作加深加廣的研究,也獲得了許多嶄新的發現:1. 在加廣部分:我改變了桶子的數量及種類,也改變了內容物的種類及判別性,並且求出相對應的解。2. 在加深部分:我詳細的探討了水池大小與總水量的關係,以及總水量的不同,造成解的變化情形。3. 在創新發現部分:一個是”虛擬刻度”,一個是跳格子解法,而這二個全新的發現,使這類問題變的簡單且有趣,這是讓我感到最自豪的!

同時平分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與面積之研究

平分多邊形的的面積是常見的研究題材,要平分周長也容易,但要同時平分兩者,就須思考與探討了。本件作品的研究方向以計算證明著手,分別列出平分面積、周長的方程式,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式求聯立方程式的解。並從判別式與解的範圍,來探討可做出幾條平分線,並利用餘弦定理求平分線的最小值。由此可得知平分線的位置與最小周長的值。

天后宮步道蕨饗-蕨類植物的調查及研究

天后宮步道位於南竿鄉馬祖村天后宮左側旁為入口,海拔約20 公尺,終年潮濕,極適合蕨類生長。經研究統計,發現此區共有8 科12 屬17 種蕨類,而以鳳尾蕨科最多,其中以日本金粉蕨、鳳尾蕨最為優勢的種類。此外天后宮步道發現具有地區特有性的蕨類--馬祖卷柏,數量不少,但集中在某些區域,可見對生長環境相當挑剔。從全區日照分佈來看,有樹蔭的中照度區域,蕨類種類最多,其次為東照區與陰暗區,西曬區蕨類種類最少。小小一段步道有如此豐富的蕨類,故選定此路段規劃為教學步道,希望藉此能喚醒人們對蕨類的重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探討克拉尼聲圖

藉著自己動手做出產生克拉尼聲圖的裝置,進而觀察及探討在不同條件下所得的結果,最後再加以實驗、數據分析,並歸納結論。一、在不同形狀之金屬板上,以弓摩擦其邊緣,觀察圖形與變化,並作頻譜分析。二、 以鼓皮做為媒介,利用喇叭產生波動,觀察圖形與變化。三、 嘗試在克拉尼聲圖中非節線處(波腹)製造固定點,觀察固定點位置、數目的週期性變化對產生圖形之影響。

水中四腳獸-探討船體及槳與船速的關係

此實驗旨在研究「單槳划船」與「雙槳划船」的速度比較及不同船體對於船速的影響因素;我國古代的划船方式及西洋的划船方式的不同之處是否會影響船的行進速度,藉由不同的操作變因來記錄船速的變化,最後利用實驗結果歸納出影響速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