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狀的行星狀星雲的分布
行星狀星雲呈現多樣的外型,有的如星空中的魔戒,有的呈現美麗的雙極(蝴蝶)狀。什麼因素使得行星狀星雲的形狀不同?前人研究指出行星狀星雲的外形和中央星質量有關。本研究針對不同形狀的光譜譜線強度,配合其在本銀河系的緯度分布,探討行星狀星雲外形和質量的相關性。一般而言,質量較大的恆星表面溫度較高,分布的位置集中在在本銀河系盤面上。本研究以[He II]、 [Ca V]及[O III]三條譜線的強度做為中央星的溫度計,分析各行星狀星雲的光譜資料可得知其中央恆星溫度,進而推論其中央星質量大小的相對關係;而從其銀河緯度的座標可大略比較其到銀河盤面距離的大小。本研究綜合以上兩方面所得的結果,發現譜線強度較高、中央星溫度高的行星狀星雲、代表其中央星質量大,這一類星雲較集中在低緯區,其外型多呈雙極狀及不規則狀;而譜線強度較弱、代表質量低、中央星表面溫度較冷的行星狀星雲,廣佈由高到低的不同緯度區域,其外型較多圓狀及橢圓狀的行星狀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