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蓮非蓮---以顯微觀察探討印度莕菜的特殊結構、開花規律及不定芽浮沉機?class=
印度莕菜 Nymphoides indica 為睡菜科、莕菜屬的水生植物,台灣早年分佈於中部池塘和湖沼,目前大多僅剩生態池中人工栽培。印度莕菜不定芽的生長過程有浮水型和沉水型兩個階段,先長出浮水型不定芽株,開完花後會因的成長而轉變成沉水型的不定芽株。經由顯微切片的觀察分析,根、莖、葉、花及通氣構造均具有特殊構造。一、根:有不定芽的錐狀根和一般的根,隨著錐狀根的細胞成長,密度變大而成為沉水型不定芽株。二、莖:不定芽株沉水部分和成株浮水部分莖的通氣管道大小及維管束的排列方式均不同。沉水型植物利用莖的成長使葉片能浮出水面。三、葉:氣孔在上表皮,柵狀組織排列會有與氣室及氣孔相連的隙縫,氣室的海綿組織細胞間也有相通的隙縫。四、葉柄:通氣構造利用星狀厚壁細胞及網狀結構的橫隔支撐,使得葉片容易浮出水面。五、花:短花柱型無法自花授粉,花梗會有週期性的曲直反應;內外側細胞因膨壓作用產生明顯彎曲現象。每日近中午時,挺起角度會達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