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榮耀-從蛋白質等電點到奈米黏土的研究
為了了解有關蛋白質在溶液中沉澱的現象,我們研究了這幾個因素對牛奶沉澱的影響:1.pH 值、2.不同鹽類溶液、3.不同牛奶濃度、4.奈米黏土存在時。發現牛奶本身是酸鹼,且大部分的蛋白質等電點在pH=5.9。同族離子,隨著電荷密度的上升,達等電點所需的離子濃度就越低。同行離子,尚須再考慮水合能的效應。對同離子而言,牛奶濃度越高,所需的離子濃度越低。但若牛奶濃度越高,沉澱與溶液的顏色非常不分明,故牛奶濃度不可太高。筆者所用的濃度是5%和10%的牛奶溶液。奈米級黏土與蛋白質的反應機構主要是經由離子吸附來達成凝集沉澱的目的,發現奈米黏土的電離子吸附效率比一般的離子要高出好幾百倍,只要10~30ppm 就可以達到凝集沉澱的效果。筆者以顯微鏡看奈米黏土作用的現象,證機構的正確性。展望將成果應用在工業膠體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