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2屆--民國91年

撥開迷霧?探討台灣近30年來起霧現象

台灣四周環海,多變的地形更有助於霧的生成,使得我們很容易見到霧的朦朧之美;然而我們發現近年來起霧次數似乎逐漸減少,為了探討此現象,於是我們選定桃園、清泉崗、嘉義、花蓮四個空軍機場,採用自民國 60~89 年的觀測資料,探討各地區影響起霧變化的相關因素。結果顯示,位於東部的花蓮機場甚少起霧,而位於西部的三個機場起霧頻率較東部高出許多,且受輻射冷卻作用影響,大都於清晨 6、7 時最容易成霧。綜觀西部各機場自民國 75 年以後起霧頻率確實有明顯下降,探討其因素,我們發現年平均氣溫逐年升高對其影響甚大;另外,清泉崗及嘉義兩機場近年來起霧頻率迅速下降,除了氣溫逐年升高的原因外,懸浮微粒的減少亦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在濾紙上電解水溶液,兩極之間與隔板關係的探討。

我們在課堂上做完理化第三冊的”電解硫酸銅溶液”實驗中學得在電極的化學反應是如何發生的,但實驗後,這些硫酸銅溶液回收上的處理很是麻煩,鑒於環保的問題,於是與老師討論,能不能以最少量的硫酸銅溶液達到電解的效果,老師告訴我們前幾屆的學長也有想到此問題,於是就設計了一套方法,就是用銅片作電極,直接在濾紙上加入硫酸銅溶液進行電解,我們跟著去嘗試,果真有很漂亮的銅析出,就在此時,吳同學無意間拿了一個銅片放在兩電極的中間,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不但原本的負極上有銅析出,而放置中間的銅片在靠近正極的那一面沒有接上電源卻有銅析出,另一面則否。圖(一)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引起我們的好奇和興趣,因此,我們就著手設計本實驗,探究其原因。

神奇的溫泉魔法球

臺灣堪稱世界溫泉博物館,從溫泉、冷泉到各式各樣的溫泉源頭,不但質好、量多、種類齊全更勝於日本,故臺灣可說是溫泉國家。本(宜蘭)縣內即有二處聞名國內外的溫泉景點,一為礁溪溫泉、一為蘇澳冷泉。溫泉為本縣之最重要資源,本次科展特以縣內溫泉為主題,對縣內之礁溪溫泉、蘇澳冷泉進行研究分析,進而開發具本地鄉土風格特色之特產品。

電腦守護天使

這次的製作電腦守護天使,會讓我們了解了解到要維護電腦的安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一件相當重要且刻不容緩的事。你想以為說只要有掃毒程式就可以預防的非常徹底嗎?也學到了「說的到不一定就做得到」〈我們原本預計的期望是更高的〉,雖然學藝尚未完全成熟,但我們相信只要全組的組員都能夠盡全力的製作、相輔相成的心,以自己的長處來彌補別人不足的部分,使我們發輝團結的精神,相信一定能夠創造出最佳的成績。而我們未來的期望是要將「電腦手護天使」能加以商品化後在加強其功能性 ,使以便更多的電腦使用者,可以放心的安裝自己專屬的個人電腦。

會唱歌的空氣

國中理化第一冊第三章「聲音」中提到聲音的產生之影響變因以及共鳴的原理,其中對於裝水的玻璃管吹氣發出的聲音的高低與水量的多寡似乎是存在著水裝得越多聲音越高的關係。如此結果引起我們的興趣,進而對這些現象加以研究與探討。課程中提到聲音的音調與聲波的頻率有關,使我們想嘗試以較常見的音樂調音器來測量聲音的頻率。

樂乎舞雩–音樂與舞草

舞草,豆科舞草屬,在適當氣候(26OC?28OC)下其小對葉會自行轉動,我們在不同聲音頻率(0Hz、400Hz、600Hz、800Hz、1000Hz、1200Hz)下,拍攝小對葉轉動的情形,將影像輸入電腦、分析統整,得知音頻與轉動幅度(小對葉運動中,以一端點運動至下一個最接近的異向端點,所改變的角度)、速度週期(小對葉運動中,相鄰兩個極大角度變化值的時間差)、滯留區(小對葉在端點滯留的時間)成正相關。實驗步驟中,用電腦取點,由於將圖片放大至 400%,讀取座標有+2?-2 的誤差。由於影響小對葉轉動的變因有很多方面(如:溫度、光照、葉片生長情形…),此實驗著重在聲音頻率,未來可往各方向研究討論。

怎麼“切”都行

在數學課本中,求圓錐曲線的切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而課本在處 理這個問題時,是將其概分為三部分(註1):曲線上、已知斜率及曲線外; 關於第一部分, 課本提供了一個切線公式(註2): 設P(x0 , y0 )為圓錐曲線ax2 + by2 + cxy + dx + ey + f = 0上一點,則過P(x0 , y0 ) 的切線方程式為: 若於曲線外, 則沒有公式可用。本文成功地將(*)擴充到不論P 是否在曲線上或曲線外, 均可適用的公式。我們定為切線公式: 切線公式: 設f (x, y) = ax2 + by2 + cxy + dx + ey + f 過點P(x0 , y0 )作圓錐曲線

土地公比人會種樹嗎?

六年級上學期自然課記錄『族群與群落』時,老師帶我們進入學校的小後山,觀察那裡的各種生物,大家對小後山的生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到了下學期『生物的生存環境』單元,當我們再進一步去了解『她』的各項環境因素時,發現了小後山竟然存在兩個差異蠻大的區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電動機和發電機的對話法拉第定律的研究 ~ ~ 感應電動勢

著名的法拉第定律給我們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即感應電動勢來自於磁通量的切割速率,也就是這個理論,才有今日發電機的基本理論架構。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容易發現這個現象,更別說要親眼看到感應電動勢,有鑑於此,也基於我們對馬達和直流發電機的興趣,想要對感應電動勢好好研究一番,於是和我的同學著手進行這一次的研究。

張力融合

表面張力的研究已經有相當的歷史,並且對單一物質表面張力的產生機制也有完整的解釋與模型,但是關於兩種不同的液體混合時表面張力的小變化是何種函數關係,一般書上卻不見討論。我們試著將高二物理教材中的表面張力擴展到這個主題上,研究水與酒精不同混合比例所導致表面張力大小變化的關係,並且試著藉由將單一物質表面張力的理論模型解釋方式予以修改,看看是否能適用在兩物質混合的現象中。在本實驗中我們發現,表面張力的變化與混合的比例並非線性關係。而我們所提出的修正模型也能和實驗結果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