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蚤」不到
我們在無意中,從爛泥溝裡發現了水蚤,對這體長只有 2mm 的水中小不點深感興趣,想了解他為什麼能在爛泥溝中生活?其他溪流、湖泊、池塘找不找得到? 他如何繁殖、運動和捕食?在自然界中,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人類有什麼貢獻?我們從最基本的一般水族箱飼養開始,分爛泥區及水草區,由飼養的結果來發現問題,設計實驗,從而了解水蚤的繁殖與生長、運動和捕食、角色與生態….等。我們的實驗有:共生條件實驗、水質實驗、水流實驗、鹽度實驗、PH 值實驗、餵食實驗、溶氧量實驗、光線實驗、水溫實驗。我們的結論是:水蚤能生活在低溶氧量下的爛泥溝中;鹽度 7%以下的淡水中、水溫在 15℃?30℃間的稻田、沼澤、濕地,只要水質純淨,水性微鹼(PH=8~10),,日照充足,水流不急或止水,便可看到可愛的水蚤。它是最好的魚飼料,也可當作水質輕度或中度污染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