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2屆--民國91年

豆豆暈了?

植物的莖有向光性、根有向地性,其主要是受光線、地心引力的影響,使得其生長激素分佈不平均而影響其生長方向。本實驗利用自製的旋轉器來探討光線和旋轉對豆豆幼苗莖生長速率、生長方向之影響,及地心引力和旋轉對豆豆胚根生長速率、生長方向之影響。

找不到,「蚤」不到

我們在無意中,從爛泥溝裡發現了水蚤,對這體長只有 2mm 的水中小不點深感興趣,想了解他為什麼能在爛泥溝中生活?其他溪流、湖泊、池塘找不找得到? 他如何繁殖、運動和捕食?在自然界中,他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人類有什麼貢獻?我們從最基本的一般水族箱飼養開始,分爛泥區及水草區,由飼養的結果來發現問題,設計實驗,從而了解水蚤的繁殖與生長、運動和捕食、角色與生態….等。我們的實驗有:共生條件實驗、水質實驗、水流實驗、鹽度實驗、PH 值實驗、餵食實驗、溶氧量實驗、光線實驗、水溫實驗。我們的結論是:水蚤能生活在低溶氧量下的爛泥溝中;鹽度 7%以下的淡水中、水溫在 15℃?30℃間的稻田、沼澤、濕地,只要水質純淨,水性微鹼(PH=8~10),,日照充足,水流不急或止水,便可看到可愛的水蚤。它是最好的魚飼料,也可當作水質輕度或中度污染的指標。

大內的月世界-二重溪層泥岩區的惡地地形調查研究

本研究選擇大內鄉的二重溪層泥岩區做惡地地形的調查,首先界定出蝕溝,再依序計測蝕溝的寬度(W)及深度(D),並計算出其比值(P=W/D)。P 值大小正反映了蝕溝的形態,P 值愈大,蝕溝愈寬淺;反之,則愈狹深。研究區因地貌的差異可以分為四區,藉由分析四區蝕溝 P 值峰部形態的差異,及土指、潛水洞和植被等特徵的觀察記錄,探討區域性地貌形成差異的影響因素。由於此四區相鄰,因此我們可以假定這四區的氣候條件相同,影響因素可能有泥質岩體裸岩面的相對高度、坡度、岩性、地層排列的方向性等。研究所得並初步和古亭坑層泥岩區的惡地地形做比較,及做為編寫鄉土教材和實施戶外教學的參考。

EM+垃圾=黃金!

環保是未來人類生活勢必面對主要課題,在本次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係針對堆肥腐化過程、EM 菌對水質及堆肥腐化的影響、EM菌有機堆肥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等問題作深入的探討,其主要目的除了有助相關學習課程內容之釐清,另一方面,對環境問題的了解及● 一般堆肥自然腐化過程的速度大部分都非常慢,有時甚至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可能完全腐化完成。● 廚餘及 EM 菌對於堆肥的腐化醱酵有明顯加速的現象。● 落葉堆肥加入 EM 菌後,其腐化醱酵的速度加快很多,甚至在三個月內即可完全腐化,比一般自然腐化快好幾倍以上。● EM 菌可以明顯改善水質的臭味、PH 值、TDS 值及水的顏色等。● EM 菌可以使堆肥腐化後的體積大大的減少,對降低垃圾量及環境改善有非常大的幫助。● EM 菌堆肥,可以幫助植物的根葉發展,並強化植物的生命力。● E M 菌堆肥,可以加速植物生長速度,並強化植物枝葉發展。● E M 菌可以使原本沒有價值的垃圾變成極富價值的有機肥料,對環境問題的解決及人類生活的改善頗有助益!

超上古兵器--投石器之研究

有一天下午,我在家裡看三國志漫畫版本,看到了魏國揮軍攻打蜀的劍閣,兩方猛力廝殺,魏軍人數是蜀的好幾倍,卻久攻不下劍閣,完全是拜那一台台的投石器所賜,投石器在最高點,隨著「殺」的ㄧ聲!發射那一顆顆的「古代原子彈」 ,那強大的威力,使敵人死的死,逃的逃。轟隆轟隆的聲音下,不知多了多少「石下冤魂」,腦袋滿天飛,血染大草原,行成了一幅人間地獄的景象,就連遠隔幾千年的我,也可以感受到那恐怖的氣氛。有一天,我們全家前往火鍋店,準備大快朵頤一番,正當吃的高興之時,我突然發現對面的網咖那「世紀帝國」的海報,當然也有本科展的主角-一台美輪美奐的投石器,正當我迷著的時候,我的手的拿起開罐器和「可口可樂」的曲線瓶,想開來節渴,但卻因注意力分散,用力過猛,頓時,一個瓶子蓋飛向我的腦袋,不偏不倚的正中目標,我反射性的的叫了一聲,但是腦海裡卻又出現了一個瘋狂的怪點子,「利用開瓶器的原理(槓桿原理),來製作投石器,並將他加以改造,找出射程最遠的投石器,來公諸於世」,回到了我那溫暖的小窩,拿起那NOKIA3310,打了幾十通電話,傳送這神聖的消息,找到了對研究投石器有興趣的好朋友,大夥兒經過一番討論之後,決定要參加這次科展,並要完成這古代的原子彈----超上古兵器-投石器!

霧裡看花之多少

霧真的是只有美和浪漫嗎?我們試著探索霧的原貌,以揭開它美麗的面紗。經過近半年的探索和紀錄,終於發現它不純然是浪漫和優質的。臺灣的「霧」大都出現在冬、春兩季,會隨氣流四處飄移,行車不僅具高危險性,更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重大傷亡!另外,霧對於供電系統的災害也很大;而霧所引起的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不容忽視。為此,我們試著找出簡便的防霧之道,以確保安全。最後選擇經濟又方便的清潔用品,發現一些可以防霧的清潔劑。其中洗衣精、洗衣粉、洗碗精等三種清潔劑,是經實驗證明可以防霧的。希望我們小小的發現,可以為生活帶來一些便利性,也可以為民眾提供另類的防霧之道。

蝎虎自割行為之探討

動物面對危險時,會產生適當的行為禦敵,自割即為蜥蜴常採取的方式。從飼養過程中觀察得:若抓取蝎虎的當時即發現其剛自割,則後來新生之尾巴沒有環節,可知尾巴無環節處便是新生處。為確切觀察其自割行為,發現:若刺激在有環節的尾部或新生尾與原生尾之交接處,則會在刺激處發生自割行為;若為無環節處的尾部,則無法自割。另外,經由 X 光片、蝎虎透明染色標本、蝎虎實體標本之尾部解剖,我們證實外觀所看到的環節處即為內部尾椎骨中的橫突處,即自割發生之斷裂面;而無環節處內部為一完整的軟骨管,綜合以上,自割後新生處無法再次斷尾。

大姬蜘行為與適應之研究

大姬蜘屬姬蜘科中較常見的一種,常分布在具有一定空間且為直立平行或相交的枝幹間(例如:人工步道邊的護欄間)。背頂的金色斑點和黑色的腹尖為最大的特徵;與有一「紅色心臟斑」的日本姬蜘相比,兩者網形和分布有所不同,日本姬蜘網的底部尚有一盤狀緻密形網。大姬蜘結網時會先結主架構,再牽許多細絲;網的架構略有一棚狀開口。待獵物入網後,先將其麻醉,吐絲纏繞獵物,以利食用。大姬蜘有主動將葉片搬置於網中以利隱蔽的行為。大姬蜘在安置隱蔽物時會以分段式搬運,並以蛛絲固定於網中。受到觸碰時,大姬蜘有牽垂絲掉落假死的避敵模式,若將其垂絲燒斷,一定距離內其能靠氣味回網。

高速奔馳

在自然課中學到二極電動機的組裝,認識到電與磁的交互作用會產生動能的概念,我們開始改裝軌道車的三極馬達,經由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式、線圈的圈數、線圈線徑的粗細、磁場的強度……並在軌道上實際路跑來印證如何使車速變快?如何加大扭力?如何增高穩定性?使原先只知道休閒玩車的我們,進而享受到改車的樂趣,使軌道車跑出高速與最佳性能。而且我們的研究很環保哦,所有的馬達心都是回收得來的,不必花一毛錢;在老師的指導以及軌道車玩家的技術切磋下,有很多理念結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例如:了解不同的馬達適用於不同功能的電動機械上……促進改良環保電動車,使它更方便使用與普及化….. 還有好多小發現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使我們的思考就像我們的愛車一樣更靈活更有爆發力。

搖滾風火輪

公車,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當公車左右轉時,車內的乘客也跟著左右晃動;當公車行駛在凹凸路面時,車內的乘客也跟著上下晃動。透過對車重、坡度、路面的凹凸程度、前後輪距、車身長短、車輪多寡的各種實驗,我們得知在彎路時,坐在靠近後輪的地方較舒適;上下震動時,坐在車子的中間位置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