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2屆--民國91年

來電酷果汁-水果電壓的探討

四年級在上實驗課時,發現檸檬會導電,課程結束後想試試其他水果是否也有相同的情況產生,於是,請老師協助開始動手做實驗。經過了幾次的實驗下來發現:一、蘋果、柳丁、檸檬、蕃茄、楊桃、接上不同的金屬片後均會產生大小不同的電壓。二、接上電池後不一定能使電壓增強,甚至可能小於電池的電壓。三、水果的狀態(汁狀、泥狀、固體)對於電壓並無規則性的影響。四、溫度對於水果電壓的影響大多是:溫度愈高,電壓愈大。經過了這次的實驗後,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一、什麼是電壓?二、為什麼金屬片和水果接觸後會產生電壓?三、為什麼接上電池後,有些電壓反而變小了?四、為什麼溫度愈高,電壓會愈高?以上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做更進一步的深入探討。

以自製式裝置探討兩成分系活性係數與蒸氣壓及拉午耳定律的偏差

在本次的實驗中,我們藉由拉午耳定律的公式及一條由作者從實驗中推論而得的公式,可以簡單的求出不同溶液的分壓。我們只需要一個自製式的簡易裝置,在裝置底下放置被測量的溶液,並密封使其成為封閉系統,其頂端為一銅箔,在銅箔上使用適合的溶液,藉由上方溶液蒸發量與下方不要放置溶液蒸發量的差異之值比較,即可求出其下方兩種成份系的溶液中各種溶液在不同莫耳分率下的分壓以及能量的傳遞,雖然會有誤差的存在,但比照一般利用光譜法來測量的方式,成本卻降低很多,且經由公式,也可估計各點的活性係數,比之以往簡易很多,因此可當作針對的高中生示範教學及教具,使同學更能了解兩成分係非理想溶液在拉午耳定律中之差別。

螺旋藻分解物對乳酸菌抗酸性之研究

現今乳酸飲料風行,但是乳酸菌是否真能通過胃酸到達腸道為人體利用?首先以市售乳酸菌粉做為材料,研究其適合生長的酸鹼值,再於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濃度的螺旋藻分解物,利用分光光度計測乳酸菌的生長能力。結果顯示乳酸菌的抗酸能力提升,利於人體利用。此外,還自市面取樣 4 種廠牌,種入不同螺旋藻濃度的 Thioglycollate 培養液中,測其吸光度,發現細菌的菌種與菌種數會影響螺旋藻的效果,除此,食品添加物也是妨礙乳酸菌抗酸的因素之一。綜合此實驗所得的結果,相信妥善添加螺旋藻可提升乳酸菌的抗酸性,有助於改善人體吸收,更能促進人體健康,不啻是食品科技的一大發現。

由三角形到三角錐

在上學期高二數學第三冊中提到球面幾何性質與圓周的幾何性質可以類比, 如圓幕定理與球幕定理、過圓或球外一點求切線段長的公式等, 之前也學過空間的圖形如四面體(三角錐)、球等; 因此我們想: 三角錐的幾何性質與三角形的幾何性質應該也可以類比才對。讀了老師提供的波利亞(G.Polya )著的《數學與猜想》(Mathematics and Plausible Reasoning )一書,裡面說道:在平面上, 至少要三條直線才能圍成有限的圖形--三角形; 而在空間中, 至少要四個平面才能圍成有限的區域--三角錐。就兩者以數目最少的簡單分界為元素所圍成這一點來說, 三角形與平面的關係同三角錐與空間的關係是一樣的。使我們更加確定自己的推論,由此展開了漫長的研究路程。

以6AF6真空管測量電子荷質比實驗之迷思

在高中物理第四冊的實驗課本中有一個以6AF6 真空管測量電子荷質比的實驗,在真空管中使電子由管中央之陰(負)極射出,在螺線管內磁場的作用下,電子以彎曲的路徑向陽(正)極運動,最後投射在塗有螢光物質的漏斗狀陽極板上。測量螢光屏上亮點軌跡之曲率半徑,進一步推算出電子之荷質比。但是陽極板上電子所打出來的曲線恰好是電子的運動軌跡嗎?若否,其投影點連線之曲率半徑又有何意義呢?基於這個疑問,想要探討以這個實驗求取電子的荷質比是否有原理上的問題。

水槽下的〝寶藏〞---學校中水道廢棄土的研究與改良

在一次的打掃中,我們發現了廢棄土,並因好奇心的驅使,我們便開始著手於廢棄土的研究與改良。後來,我們發現廢棄土會有土壤硬化、含水量不足、排水與滲水時間太慢的缺點,所以我們取土質條件較好的培養土、黑沙與之混合。結果,廢棄土的缺點真的被改善了,於是我們混合各種比例來種植綠豆、辣椒,企圖從中找出最好的混合比例。最後,我們取培養土與廢棄土以一比三的比例混合最省錢又符合環保。

讓你我撥雲見日的水舞裝置

本實驗是以寶特瓶作為器材,利用高度差及密閉系統內壓縮氣體體積所造成的壓力,形成噴泉水柱,而設計出一個適合實驗室使用的洗眼裝置。

自動溫度偵測遮陽棚

本系統是由類比轉數位的方式來做控制的系統,分為類比訊號的感測器和數位控制的單晶片等組成,本系統可依不同的環境做不同的控制,主要是以顯示溫度及控制張棚及收棚,且正以多功能及多控制的目標前進,希望能做到在不同的環境皆能至由感測及控制。

E世代日晷

本次科展的研究主題是如何製作日晷,因為日晷是利用太陽照射晷針產生影子來判定時刻,所以我們猜想日晷和竿影的變化必定有密切的關係,於是我們先由繪製竿影圖著手,進而將竿影圖轉換成水平型日晷。竿影圖的繪製雖然可以每天直接觀測記錄,但是基於準確性及方便性,我們間接的透過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資料來求得竿影圖,以中央氣象局網站上的「四季太陽仰角與方位角」資料為基礎進行竿影圖的繪製。我們先以手電筒照射透明天空模型來模擬太陽在天空的運行,以鐵釘代替竹竿來繪製竿影圖,接著更進一步以電腦輔助計算的方式計算出更精密的竿影圖,從竿影圖中我們發現了小時線,接著配合將鐵釘換成薄的三角形板,我們製作出了含有季線的水平型日晷,如果我們的資料更多的話,更可加上月線,而將日晷變成判別方位的日光方位指示盤。

豆形拳蟹的求偶與交配行為

豆形拳蟹在人工飼養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形成配對的情形,並且進一步發展出交配的行為。豆形拳蟹的求偶是由雄蟹採取主動,雄蟹用第一對步足鉤住雌蟹的螯足或步足基部,形成雌蟹在前雄蟹在後一起活動的情形。配對後許多豆形拳蟹會發展出交配行為。交配時雄蟹在雌蟹的前面,雄蟹面對雌蟹把身體垂直地面:並用螯腳抱住雌蟹,雌蟹則維持原來姿勢:只把身體稍微抬高。交配時間平均為 75.6 分鐘。交配時雄蟹體型並不一定比雌蟹大,抱卵雌蟹也會進行交配,雄蟹也會和雄蟹形成配對並試圖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