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2屆--民國91年

你看!有流星!

1.6 ×10-19 是一個極小的數字,而且一直到現在都還正確無誤,很好奇它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測得,剛好又在課本上看到簡略的介紹,覺得原理不難懂,又聽老師說這實驗不好做因為很難觀察。不過我卻發現油滴實驗在歐美國家的營隊活動裡是常出現的主題,但在台灣卻是高中碰不到的,所以便想一探這實驗的究竟,且希望能讓它變的普遍化。

汽車安全裝置之研究

鑒於汽車駕駛人因酒後駕車或未繫安全帶造成自身與無辜第三者的嚴重傷亡,法務部在去年五月間邀請相關單位及學者專家共同研商所得之酒精呼氣含量達○‧五五毫克,或血液酒精濃度達○.一一%以上者,其肇事率為正常人之十倍,認為已達「不能安全駕駛」之標準,此項標準係根據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系主任蔡中志教授所提供之美國汽車協會、交通安全局、德國相關參考資料及學者所做之調查實證資料分析而得。 \r 官方雖已對於酒後駕車和安全帶進行加強取締,加重刑責(89.09.10)交通部路政司長謝潮儀指出,交通部為遏阻酒醉駕車情形,在本次「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訂中,將第三十五條酒醉駕車(吐氣時每公升酒精濃度超過○‧二五毫克)的處罰,從現行六千元至一萬兩千元,大幅提高為一萬元至九萬元。並增加累犯的處罰,汽車駕駛人因酒醉駕車致駕照被吊扣,六個月內若再被查獲酒醉駕車者,一律處新台幣九萬元,並吊銷駕照。法務部根據新修正實施的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駕駛人吐氣時每公升酒精濃度達○‧五五毫克以上(約等於血液酒精濃度每公升為○‧一一毫克),駕駛人將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處以三萬元以上的罰金。 \r 然仍有人抱投機心理以身試法,不重視本身及公共安全(中央社91.01.25)警政署指出,九十年一至十二月酒醉駕車肇事件數共有三百九十三件,造成四百二十人死亡,較前年增加七十三件,增加百分之二十三,死亡人數增加六十四人,增加百分之十八。警政署長王進旺日前參加內政部擴大部務會報中做了以上表示。他並且指出,九十年一至十二月各警察機關取締酒醉駕車十六萬四千二百零八件,較前年減少二萬五千一百零三件,減少百分之十三,不過九十年全年酒醉駕車依刑法公共危險罪嫌移送法辦者共三萬一千三百五十五件,較前年增加一萬零九百六十六件,增加百分之五十四。 \r 更有甚者連身為執法單位的人民保母的警察,也應有酒後駕車、肇事。致無辜人民嚴重傷亡,而恢復自強中隊的構想,將無法潔身自愛的員警予以管訓四個月處分。可見交通路況之險惡。 \r 因此我們心想,如果要正本清源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汽車內部控制加以限制,每部車出廠時均需加裝酒測安全裝置,以確保全民之安全.當汽車駕駛之酒精濃度超過官方所規定之值時,電路便自動切斷,使駕駛人無法啟動汽車,避免汽車駕駛人生意外事故。所以我們決定靠自身在學校所學之專業知識(感測器實習,電子實習,單晶片實習),在老師指導及同學合作下,發展一套「你安全,我安全,人車都安全」之裝置,使所學理論與實際生活能互相配合驗證,親身體驗「在做中學習」的寶貴經驗,咸信必有所得。 \r

走到戶外地層就在我們四周

上自然課第四單元「地層岩石和礦物」,老師沒有帶我們到戶外去看地層,老師說:「臺\r 南市沒有什麼特別的地層」,只好觀察課本上的圖片,真是太美了。我們發現地層是一層\r 一層的,有水平的,有傾斜、有彎曲、也有褶曲的。在地層中有一層層的礫石、砂土,\r 也有一層層的板岩??,看完了,覺得如果能真的看到這些真實的地層該有多好。\r

危機總動員─防治小花蔓澤蘭的探討

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H.B.K.)為外來種,對台灣生態危害甚鉅。本研究期望經由植物相剋作用及病蟲害防治方面的實驗探究找出對生態平衡影響較小的防治方法,並經由野外防治測試進一步評估出可行的防治策略。由實驗結果顯示,植物相剋作用與病蟲施放法皆可達到顯著的防治效果。在植物相剋作用方面,鳳凰木(Delonix regia (Bojero ex Hook) Rafin.)與雨豆樹(Samanea saman Merrill)無論在致死效果或抑制生長效果方面皆十分顯著,且微量的葉粉即可對小花蔓澤蘭產生明顯的抑制效果。在病蟲害試驗方面,發現繡線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及赤葉璊(Tetranychuscinnabarinus (Boisduval)) 對小花蔓澤蘭苗木皆有致死效果,且對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綜合上述實驗結果,本研究建議以多次切蔓削弱小花蔓澤蘭的生命力,並配合施用葉粉抑制小型苗木萌發與生長,長期則宜利用病蟲防治小花蔓澤蘭,以期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蝸牛尋奇

一、動機:納莉颱風蝸牛現跡校園,印證「動物的身體」單元,展開探討活動。並配合「生物的生活環境」單元,更加強我們的研究興趣。二、目的:1 如何做生態觀察 2 爬行方法 3 懼光性 4 排洩物和食物的顏色相關性5 非平面爬行力 6 蝸龜賽跑 7 濕乾地傾向 8 在濕竿或乾竿爬得快9 打招呼方式三、方法:1 野外觀察 2 飼養觀察 3 採訪專家和長輩 4 查閱文獻5 實驗結果加以討論結論四、結果:1 公園越整潔越不容易找到蝸牛,令人警覺是否噴灑殺蟲劑之故。2 接觸蝸牛,事後沒清潔完全,造成手指紅腫,不可不慎。3受傷的蝸牛殼有自動修復的能力。至於圈輪數增長速度有待繼續記錄觀察。4 冬季蝸牛不易被發現。大白天比早晚難找到蝸牛。5 雨天比晴天容易發現蝸牛,但過度潮濕是蝸牛所不悅的。6 蝸牛交配時把乳白色交配器插入對方生殖孔中,後來飼養箱發現十幾顆白卵,可惜未待孵化即被不明蟲子破卵啃蝕。7 蝸牛遇強光不會馬上縮入殼中,只是轉頭而已。並不怕螢光,可爬行於螢光圈上。8 蝸牛除了吃植物和小魚,還會吃非同類小蝸牛的外殼。9 雖然排便顏色和食物相近,銼食大砂石後排出小砂礫。10 蝸牛可在榴槤和棉線上緩慢爬行。11 蝸牛喜歡潮濕卻排斥水流,夏季活動力較冬季強。12 同類蝸牛相遇時較親蜜,非同類即掉頭離開。

神秘地瓜園中的小帳篷-釀酒鬥法大賽

“釀甘藷酒”這個實驗真的非常的簡單,只要把“酒釀”丟進甘藷中讓它“發酵”就可以了。不過,釀酒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小問題,可是我們都很聰明,都懂得運用以前所學過的化學實驗方法解決在釀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們對鄉土的特產「甘藷」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感情,它的品種有很多,最常見的有甘藷台農57 號(黃色肉)、甘藷台農66 號(橙色肉)、甘藷台農71 號(葉用甘藷)、及紫心甘藷(俗稱芋仔甘藷,但是它並不是芋頭和甘藷的雜交種,只不過是紫色的甘藷罷了!)我們還親手種了甘藷盆栽,看著甘藷一天一天的成長,讓我想起這七、八個月來……..鹽水浴法和甘藷天然指示劑是我們自己發明的實驗方法(沒有人用過的呦!)。鹽水浴法是由於我們進行蒸餾時,覺得非常的耗時,可是我們都不知道要怎樣解決,結果有一天,我們忽然想到,在自然科(南一版)第五冊“水的變化”中,學過在冰水中加鹽溫度會下降,那麼如果在沸水中加鹽溫度是否會也會改變,所以做了個實驗,發現溫度真的會上升,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非常的高興。紫甘藷天然指示劑是為了觀察紫心甘藷在不同的酸鹼度的溶液中是否會產生不同的顏色,因而意外發現,紫心甘藷顏色變化多端,簡直跟彩虹沒什麼兩樣,真的使我們感到非常的興奮!釀造酒過程中,很容易變酸,只要加入鹼性物質的東西就可以降低酸度,例如:碳酸鈣、烘焙用蘇打粉、媽媽吃的鈣片等……用心觀察、提出問題、蒐集資料、提出假設、實驗證明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每一步驟的探索中我們都獲益許多,我們原本以為只要做實驗就可以了,結果我們練就一身的魔法,解決許多疑難。

綠牡蠣事件— 重金屬離子的減廢與回收

將實驗室現有的器材及日常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自製折射儀及光衰減吸收儀來「定量銅離子的濃度」。自製兩極分流電解槽讓「硫酸銅增濃再回收利用」。改進現有實驗內容,設計掌上型鋅銅電池及小型電解電鍍裝置,能「節省大量的藥品」及「接近零廢液污染」,符合『節約又環保』的目的。

大自然烤箱

本實驗延續課堂上的實驗內容,進一步設計各種不同的裝置,利用太陽能及溫室效應的原理,做出可以加熱食物的太陽能烤箱。

沙包!該怎麼堆?才能有效阻擋水患之研究

沙包,在去年颱風季節成為最熱門的搶手貨,民眾想以沙包作為防止水淹入建築物的第一道防線,但是取得沙包後該怎麼堆?才能最有效的防止水患呢?國中理化第一冊第 6 章中提到水越深時水壓越大,想將積水阻擋在外,需有一些技巧才能達到目的,於是設計以下的實驗嘗試將沙包以不同方式堆疊,探討其阻擋水患的效果。我們利用保力龍空盒製作成有缺口的容器,用 4號封口袋填入細沙,控制沙包的總重量一定下,改變單一沙包的重量、堆疊方式、重疊比例、水位高低等,以實驗數據找出最有效防止漏水的沙包堆法。結果我們發現沙包採雙排上下層交叉堆疊和階梯形上下層交叉堆疊時,阻擋水入侵的效果最好,尤其重疊超過 1/4 以上(甚至到 1/2),漏水量最少,可以建議民眾參考採用。

教室精靈

每次上課時,最討厭的上課情況就是有人吵鬧,而讓老師和學生無法專心講課和聽課,而吵鬧的人更是無法原諒。希望能藉由此作品來改善上課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