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7屆--民國86年

「碰」─行車安全的變因

正是個又冷又濕的冬季,冷風颼颼、細雨綿綿、路上濕瘩瘩,睡眼似未醒,擔任這星期本校交通服務隊隊長真衰。哨子拼命吹有些車輛就是煞不住也許路太潮濕,也許校旁高架橋斜坡太大駕駛車速太快,也許重貨車為何要載那麼重,也許是路面太滑,太多的也許使得本校交通服務隊服務擔重又危險。本班服務隊集中腦力如何解決,於是產生研究動機。我們在上自然課第八單元 『 四輪車與小山坡』中得知物體重量體積、斜度、速度、對衝撞力與煞車的影響,但我們擔任交通服務隊經驗上告知我們不只課本這些,還有一些變因可導致更大交通事故,我們要深入研究才能解決本校交通安全問題。終於我們在老師指導下研究 『 行車安全的變因』。

磁與電的對話

在國中第四冊理化課本裡有一個實驗是觀察載流導線在與其垂直的磁場中之受力情形。但此實驗只能觀察出受力方向與相對大小。讓我們聯想到何不利用第二冊學到的槓桿定律,將電磁間之受力大小測定出來,並進一步探討其它的電磁相互關係。因此,我們便著手設計本實驗。

溫暖化的地球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步,經濟亦逐漸地放快腳步而發展,但在這其中對生態的破壞也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近年來「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嚴重破壞更是引起各界的注意。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上,我們所能發現的災害並不十分明顯,由此我們不禁納悶,溫室效應中,那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真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嗎?於是引起了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興趣。

中華民國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評語

這一次中國民國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方面,國內參選的件數,出小組有十六件、高小組十七件、國中組十五件以及高中組十三件,總共六十一件,另外泛太平洋地區國家參展作品計有香港及越南各一件,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是第一次參展。 整個而言,這次參展作品,國小組方面,學生多能從日常生活的體驗中發現問題,或從遊戲中尋找正確的物理結論;作品題材從設計到實驗方法,均極活潑,也符合科學精神,顯示國內國小科學教育能成功的培養出學生對生活環境的敏覺力與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國中作品方面,表現也不錯,例如在實驗上能從浮體下沉的深度與福利成正比關係,確認其為簡諧運動,進而利用測量簡諧運動的週期,求出浮體截面、液體密度,對週期的影響。至於高中作品中,難能可貴的是,今年有私立高中、職業學校的學生作品,從地方科展脫穎而出,進入全國科展,且作品品質甚佳,顯示高中物理教育的普及工作已漸產生功效。

立體平衡配號與空間結構之探討

有次上數學課,老師談到我們以前常玩的九宮遊戲,如圖(一) ,老師說各行、列、對角線的平衡配號常隱含一些有趣的現象在裡頭,只要同學仔細觀察即可發現,而在立體圖中也應有很多特殊現象待我們去發掘,我突然想起用四面體來觀察看看,也許能發現什麼,底下即為我的研究。 \r

中華民國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地球科學科評語

地球科學科評語地球科學組展品今年共三十三件,大部份為團隊合作研究之成果,均符合科學教育之精神。作品內容包括賀伯颱風所造成之損害、溫室氣體對地球之影響、地層的滑動、化石的種類及其代表之生存環境等等。作品大部份均能利用鄉土村料作深入之探討。其內容絕大部份符合學生之程度,少部份作品教師之參與成份稍高。學生表達能力甚佳,尤其以高小組為最。 部份作品極富創意,如平流層中之臭氣雙峰,學生能充分利用電腦查詢與收集資料。較過去之作品更有進展。

流體中聲速的測定

我們知道,有許多方法,可用來測量空氣中的聲速,如在高中課程中,利用共鳴空氣柱便是一例。但我們仍想:是否還有其他方法,能更準確的測出不同氣體中的聲速,並能進一步測出液體中的聲速,於是我們展開了下列的實驗。

風中舞者(平面招牌的設計與研究)

有一天我和媽媽到鳳山市美商勝家電氣行去購買冷氣機時,突然發現一個左右搖擺的活動招牌。上面寫著 『 特惠價期間─八折優待』。細看之下,招牌上方以細棉繩綁著,形成一四連桿,居然會左右搖擺。再走近些看個仔細,赫然發現該招牌剛好放置於冷氣出風口下方。在冷氣的吹拂下,這個室內活動招牌彷彿在向過往的行人招手。直到媽媽購買完畢,叫了一聲,我才回過神。一路上還思考著這個問題,回到家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到學校請教王老師,展開這次的研究。

台灣心、雨中情

去年七月賀伯颱風的造訪,帶給美麗的臺灣嚴重的海水倒灌、山崩坍方、土石流 … … 造成了淹水、活埋、交通受阻等的傷害,不少民眾毀了家園、失去了親人、損失了財物,滿目瘡痍的景象令人觸目驚心。政府的檢討聲,百姓的埋怨聲,充斥了各報章雜誌,“雨量過大、雨水太急”是政府各單位認為很重要的因素之一,「雨水」是土壤流失的主因嗎?我們可不可以防範呢?在課堂中我提出了質疑,老師讚賞我的細心觀察,帶領我們做了以下的實驗。

亨利在手知多少

1.本校園遊會時,我們參加喝汽水比賽,賽後不斷地打嗝。對此狀況很好奇,因此引發想探討的動機。 2.由食鹽加入沙士中會使氣體逸出,因而想了解溶質與氣體溶解度之關係。 3.對於課本所介紹亨利定律的內容不是相當詳盡,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壓力與溶解之關係,並探討亨利定律常數 k ,及其變因。 4.屏東地區河水污染嚴重,時有所聞,因而想建立簡易,迅速的方法測量水質污染程度,進而使大眾能有憂患意識,提高環保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