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7屆--民國86年

度裡乾坤──圓形傾角指示器的研究

在學校上課時,班上小朋友帶了一樣玩具,玩具是由一個 U 型鋼條及一個帶有磁性的輪子結合而成,輪子可以在鋼條上滾動自如,不論我們怎麼翻轉都不會掉下來,真是既有趣又好玩。我心想:利用磁性可以製成有趣的玩具,那麼是否也可以利用磁性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於是拿著玩具和幾位同學向老師請教和討論。

女媧的七彩石─談平流層中臭氧的雙高峰

「位於平流層的臭氧有破洞」,此一問題在近年來實在非常熱門,偶然在資料堥ㄗ麈銈魊H緯度的分布圖(見圖一),似乎不如我所預期,即「南北極最多,赤道最少」(圖四十三)或「南北極最少,赤道最多」(圖四十四)的單純關係。為求瞭解臭氧在平流層內,受污染物破壞前後隨緯度的分布趨勢,於是我就聯合一些好友,一齊從網路上找尋一些資料,並設計一些實驗,希望能解釋為何臭氧隨緯度的分布有此種情形。 \r

田字面正方體著兩色類型之研究

對於一個由四個小方格組成的田字正方形,可以任意將小方格塗黑或不塗黑,而且將旋轉後會相同的塗色方法視為同一類型,那麼這個塗方格的問題,共可歸納為下列六個類型。 \r \r 如果將類型 1 貼在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則可產生一個田字面正方體。若將類型 6 貼在正方體的六個面上,也可產生一個田字面正方體,但是若正方體的六個面貼的是類型 3 的田字正方形,則它可產生的類型就不只一種,我把這樣的正方體叫做雙黑斜型正方體,把滾動後會相同的視為同一類型。這樣的問題,引發了我們研究的興趣,我們也希望其他類型的田字正方形貼在正方體上,看看它又可產生哪些類型?

中華民國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應用科學科評語

一、本屆應用科學科參展之作品分別為初小組十六件、高小組二十五件、國中組十三件及高中組二十二件合計七十六件,另外國外隊作品五件,總計八十一件之作品,參展十分踴躍。 二、國小及國中組之作品主題,多取自於日常生活或居住環境息息相關的題材,並能符合該組年紀程度可以進行的科學性研究,是較正確的指導方向。 三、作品均能符合安全規則,唯作品之尺寸、重量及壁報論文的尺寸仍有少部分作品,未能充分遵守壁報論文的製作與實物展示之準則,仍有待改進。實物過大者,擬建議以幻燈片顯示說明。 四、高工商及農職的學生作品,已有顯著的進步並獲獎,明星學校獲獎之作品減低,此顯示城鄉科展作品之間距縮短,基礎及應用科學教育的普及化,也有明顯地提升。高工商農職學生之作品尚有工藝之作品,尚待改進以符合科展之作品。 五、由初小及高小組學生表達及問題之回答過程中,教師參予程度仍稍高,擬建議指導老師慎思而加予改進。 六、高中或高職之心智較成熱,應強調學生自由創作,由原始之構想,系統性的實驗觀測及分析、尋求問題之解決等,確實做到學理及實務驗證,達到求真的精神。

看不見的風,抓不著的水──乒乓舞孃

第一次接觸到老師的自然課,就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天老師拿著一台吹風機,什麼也沒說就把乒乓球擺在吹口上接著打開吹風機「哇!吹風機都那麼斜了乒乓球還沒掉?」同學發出一聲驚呼,「這是什麼原因呢?」老師問著「請各位在學期末給我答案 … … 」底下是從我們的期末報告中加以改進的記錄。

藉線性插值法求作內接等邊多邊形

數學課老師談到等腰梯形的性質時,老師說等腰梯形四邊中點所連成的四邊形必為菱形,如圖(1) ,菱形四邊等長,觀察原等腰梯形,其四邊不全等長,而連接四邊中點後,卻輕易的找到一個等邊四邊形,且看起來此等邊四邊形是所有內接等邊四邊形中面積最小的,那對不規則的四邊形要如何作出內接等邊四邊形呢?其他多邊形又如何?這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於是我開始著手研究。

倫敦鐵橋不要垮─\n探討橋墩受損的原因及預防的方法

「賀伯颱風來襲,全省有多處道路坍方,橋樑損壞嚴重,交通為之受阻 … … 」,看到了以上的報導,不禁令我感到疑惑,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橋樑禁不起流水的沖刷而遭破壞?難道這些破壞真的都無法避免嗎?於是,為了更加了解橋樑,我們便著手進行以下的研究。

氧化還原反應──金屬鏡的探討

在高一基礎理化實驗中,有一研究氧化還原的“銀鏡反應”實驗,但我們在實驗時卻總得不到理想的結果,所以我們想藉此深入探討,影響氧化還原的因素,並將其應用於金屬鏡的製作。

聲音頻率與其方向之關聯性

前陣子家中音響故障,要購入新的高級喇叭。為了更加發揮新音響的特性,特別請音響店老闆來家中擺設及校正。放置時,老闆特別強調:「高音喇叭擺設的方向要面向欣賞者,這樣子才會有好的效果;而低音喇叭就不一定要如此,因對人或不對人放置並不會對欣賞放果造成太大的影響。」追問原因何在,老闆表示‘「這是我和同好多年的心得,也談不上如何解釋。」因而對此主題產生了研究之興趣。

ㄍㄧㄚˋ那ㄍㄧㄚˋ嘎呀巴蘭睨註1──霧社地區蟲癭相調查

1995 年的 10 月是我第一次看到蟲癭的時候,當時是在一株稱為「小金櫻」的薔薇科植物的葉片上發現。那時根本不知它叫「蟲癭」,也不知它的形成是由昆虫寄生所引起植物細胞組織不正常的生長。當時還以為是某種寄生性的植物,為了加以證實,我帶著它去請教植物保護老師,得到的答案是一個「?」後來又有於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前往台大梅峰農場實習時提出了此問題,也有帶標本供其鑑定,得到的答案也是一個「?」後來我不斷翻閱書籍但答案依然是一個「?」\r 直到 1996 年的暑假,我去農試所拜訪一位研究人員時,提到此事,並帶標本去,但不是小金櫻,而是台灣雅楠。得到的答案有兩個,一是蟲癭,一是寄生性植物。為了要進一步的求證,那位研究人員介紹我前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找一位植物專家,而在見到那位專家時,他馬上給我了一個答案「蟲癭」,並轉而介紹我去認識一位正在對調查台灣蟲癭相當有研究的人員。在她那兒,我得到了許多相關蟲癭的文獻及資料。\r 1995 年的 11 月學校新成立了一個社團「生態保育社」,指導老師是教生物兼班導的老師,而我也是社員之一。她於去年也指導過學生參加科展,主題是調查霧社地區的蕨類,看到他們研究結果後,突然有一莫名的想法,那就是:不管花多少年的時間要將霧社地區生態作一個調查。在不知它叫蟲癭時,為了尋找答案所翻閱的書籍資料,每每採集地都少不了霧社,而在這段時間裡,我也常在山裡頭亂闖亂走,發現到霧社地區林相複雜,相對的可在此地生存的生物也就多了,而蕨類的調查使我更確定了這個想法。\r 「蟲癭」這種生物它可能在任何植物部位上發生,而一般人對它只有片段的知悉或完全不知有它的存在,種種的原因給了我一股衝動,那就是藉由此次科展機會將它介紹給大家知悉,這也是霧社地區生態調查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