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59屆--民國108年

美得冒泡

實驗一與二是透過不同顆粒大小的文蛤殼粉末、小顆粒、殼加入無煙鹽酸及37%鹽酸中去了解其溶解冒泡情形及速度。而實驗三是將文蛤殼、香螺殼、牡蠣殼和粉筆研磨,並加入37%的鹽酸中去觀察其冒泡情形與速度快慢。從實驗一得知,無煙鹽酸與文蛤殼粉末反應的冒泡情況最強烈,文蛤殼顆粒次之,完整的文蛤殼冒泡的最平緩。從實驗二,我們發現實驗二的氣泡生成反應明顯高於實驗一,冒泡反應時間較長,最後溶液顏色也不相同。從實驗三的結果得知氣泡生成的反應以香螺粉末最明顯,文蛤殼粉末次之,接著是牡蠣殼粉末,而粉筆粉末的氣泡生成反應最為平緩,只產生了一些小氣泡。另外,冒泡時間長短則是粉筆粉末<香螺殼粉末<文蛤殼粉末<牡蠣殼粉末。

格子點的錯視全滿

本研究的內容關於:在一個三維的立方格子點(請見名詞定義),在其中連接格線,使得從每一面透視,行與列都被填滿格線,我們稱為錯視全滿。 我們想要找到達成錯視全滿的方法、方法數與旋轉下的相異方法數…… 對所有 n 立方格子點,我們得出以下的結果: (一)達成錯視全滿至少需 3n 條格線,且必有 3n 格線達成的情況。 (二)收集 n 錯視點集合中所有點的骨架,必達成錯視全滿。稱為錯視解。 (三)用 Burnside 定理製作程式,計算「旋轉下相異錯視解數」。 (四)使用 Burnside,計算「旋轉下相異錯視解數」的一般式、遞迴式。

終流砥柱-消波塊對橋墩沖刷的影響

本報告研究不同洪水量對橋墩沖刷的影響,以高雄甲仙區之寶隆大橋為研究主體,並使用縮小模型搭配沖刷水槽,以模擬實際河流對橋墩沖刷之影響,再搭配消波塊探討對橋墩的保護效果,最後利用Surfer繪圖軟體繪製沖刷前後之地形變化,進行圖形之對比與分析,即可完整呈現不同洪水量與各類型消波塊配置之沖刷差異。 由實驗結果歸納發現,水位及流速越大對橋墩造成的沖刷越強,對橋樑的破壞也最嚴重;另外消波塊的型態與排列方式可以有效減緩流速並降低沖刷,達到一定的保護效果,值得未來做更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

蚜蚜學泳–睡蓮蚜適應水上生活的機制

睡蓮蚜是一種生活在水域環境的蚜蟲,而本研究證實:此種蚜蟲對水源和水中浮萍具有偏好性,並在水中具有勝過陸生黑豆蚜和玉米蚜的求生能力和登陸能力。睡蓮蚜的這些能力源自其異於其他蚜蟲的構造:較輕的質量和較長的腳使其能夠憑藉表面張力於水上站立和移動,並且在登岸時可以產生物理中的Cheerios Effect快速吸附陸地,水中生活的機動性因而極高。另外,睡蓮蚜的腳有彎曲的特徵,加強Cheerios Effect 的效應,加強登岸能力。睡蓮蚜的腹面氣孔亦有朝兩側生長的現象,以適應水上腹面經常碰觸水面的生活。

非線性光影共振:利用雙振盪器研究其相位耦合特性

在此科展實驗中,我們設計一對耦合的蠟燭火焰振盪器來觀察之間的相對距離改變與耦合相變的關係,並用iphone慢速攝影與Tracker分享軟體來分析同步振盪與振幅死亡的區域,即期導致相位翻轉分叉變化的實驗條件;實驗結果顯示相變區域發生於雙振盪器距離d=0.8~1.2公分間,且在d=0.8公分處觀察到同步振盪(IP)、振幅死亡(AD)、反向振盪(AP)和相位分叉振盪(PFB)的混合狀態,我們成功的利用簡易雙振盪器實驗來解釋此非線性物理特性,而進一步瞭解振幅死亡和相位翻轉分叉之間的這種轉換現象,在未來,此成果將有助於我們避免其他的不適現象發生,例如神經元和腦細胞中的振幅死亡、捕食者系統中的振盪狀態、振盪傳播、或傳染性疾病傳遞等現象。

土壤也有健康檢查?校園食農教育土壤性質之研究

康軒版自然課本第七冊第三單元「大地的奧秘」有觀察土壤課程,想了解食農土壤性質,便研究這主題。 A、C與D區是「砂質壤土」,是「壤質土壤 (中質地)」;B區「壤質砂土」,是「砂質土壤 (粗質地)」,B土質比較觸感粗糙。密度與土質組成對植物根部生長關係,B、C、D區「理想總體密度」,A介於「理想總體密度」與「開始影響根系生長的總體密度」之間。 含水量D區最大、C最小,土壤呼吸量B區最大、D最小,D區土地最貧瘠,因高含水量、低密度及最小呼吸量,B土地最肥沃,因土質濕潤、密度適中、呼吸量適可。 A、B、C區pH微鹼性,D區中性,全區pH 7.1-7.8,適合種玉米、胡蘿蔔、白菜、蔥、芋頭、大蒜及韭菜進行食農教育。

膜去得掉 膠出得來-愛玉凍新製程

本研究測得愛玉子:水=1:100是製作愛玉凍的最適比例,我們成功拍攝愛玉子加水膨潤後之顯微影像,在愛玉子表面形成一層相當明顯的黏膜,這層黏膜是愛玉凍凝膠之關鍵。藉由電動打蛋器搭配不銹鋼網之測試、調理機搭配木製刀片、調整調理機較低轉速之測試,證明適度的攪打可使愛玉子黏膜釋出,而愛玉子完整未破裂,這是愛玉凍成功凝膠之關鍵。可調轉速之調理機價格昂貴,因而本實驗自行設計組裝精簡便宜的轉速控制器,搭配普通果汁機減速攪打愛玉子,當轉速處於3000~4000rpm範圍時,愛玉凍之凝膠高度、硬度、顯微影像、消費者喜好程度,皆與手工搓洗愛玉凍相似,足以媲美手工搓洗愛玉凍之品質。

空氣冷淬效應於氮氣常壓噴射電漿碳布改質之影響 : 應用於聚苯胺-奈米碳管複材超級電容

本作品研究空氣冷淬效應於氮氣常壓噴射電漿碳布改質之影響,改質碳布並應用於聚苯胺-奈米碳管複材超級電容。操作常壓噴射電漿處理碳布時的氣體通過石英管內外流速差造成壓力差(白努力定律)將環境中空氣引入噴射電漿下游同步和氮氣電漿高反應性粒子及碳纖維進行反應。由XPS分析結果,無論有無空氣冷淬,常壓電漿處理有效可改質碳布碳纖維,在碳纖維表面產生含氧官能基且有滲氮效果,改善碳布親水性。無處理碳布具有高水接觸角,電漿處理後水珠完全滲入碳布。引入環境空氣處理的碳布具有較高量含氧官能基,即空氣中氧氣有效參與反應。高親水性的碳布電極可增加和電解液接觸面積,降低介面阻抗,增加電容值。常壓電漿處理可有效增加電容值。

初步大和藻蝦的繁殖

大和藻蝦(Caridina multidentate) 因清除附著於水草葉面以及水草缸壁藻類的能力強大,節省消費者清除時間與勞力,因此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並且在外銷的觀賞蝦出口量佔有極大比例。目前尚未有成功大量育成的消息,原因在於蝦苗生態習性皆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於找出一條成功育苗的途徑與方法,我們以蝦苗的體型來推斷其合適餌料及生長鹽度的改變。本實驗將蝦苗飼養於室外溫度約28~30℃環境中,以擬球藻做為投餵的餌料,飼養鹽度逐漸提升至25‰後即停止。待成功將蝦苗育成至稚蝦後,再將鹽度逐漸下降至為淡水,以利稚蝦成長。此次的成果有助於將此蝦的育苗模式S.O.P.化,希望將來透過最簡單、簡便的方式來育成蝦苗,達到稚蝦穩定生產及增加外銷產值。

『冰清欲結』-探討不同條件溶液結冰時溶質匯聚現象的差異

我們發現有些水溶液結冰後會推擠溶質到中央匯聚成顏色較深的區域,但有些溶液卻不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此現象的差異?於是我們操縱各種變因來觀察它們對溶液結冰時溶質匯聚表現的影響。 實驗發現並非所有的濃度都會匯聚;不同溶質的匯聚情形也不同;溶劑所含雜質越多匯聚效果越差,且結冰後氣泡分布也各有特色;上下等寬的容器呈角錐狀匯聚,下窄上寬的容器則為柱狀匯聚;先結冰的地方會推擠溶質到後結冰的地方且結冰速率越慢匯聚程度越好;最後我們利用保麗龍包覆+重力方向來控制結冰順序使冰晶推擠力達到加倍的效果,再透過自製離子濃度檢測器發現冰塊中溶質匯聚區的濃度並非均勻一致,而是依結冰的順序而有低、中、高的「濃度梯度」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