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有趣的光-怎樣傳光最好

去年中秋節晚上我和弟弟跟著爸爸、媽媽到內湖國家公園去賞月,那天月亮好亮、好圓啊!我們在遊戲當中,我卻發現有一個先生賣一個奇怪的東西,那是一車像釣魚線一樣的塑膠線,約五十條,二端很整齊的綁在一起,一邊就讓他長長短短的散開,在下面把手的地方裝 上手電筒,和小燈泡,當開關打開後,塑膠線的一端就發出各色光芒。「哇!好漂亮!」弟弟大聲的叫!我卻對那些線發生興趣,為什麼塑膠繩可以發光呢?我問老師這個問題,老師就幫我分組,並且指導我和幾位同學一起共同研究這問題。

一氧化碳現形劑

由於社會上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層出不窮,激起我們對一氧化碳的強烈好奇心,於是我們希望能找出簡易的方法來測知生活週遭可能危害健康的高濃度一氧化碳,以預防中毒悲劇的一再重演。經過多次的實驗,從失敗中我們學習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我們利用矽膠吸附硫酸鈀/鉬酸銨溶液製成「一氧化碳現形劑」,在不同一氧化碳濃度中可呈現出明顯的顏色變化,將它和標準濃度顏色對照後,可推估出一氧化碳濃度。終於,我們可以讓環境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顯示在我們試紙的顏色變化上,讓一氧化碳不再成為生活中的隱形殺手,因為它已經現形在我們的研究成果上了!

幾丁寡醣對藍光LED造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傷害的保護作用

3C產品及LED燈多以藍光照明,長期照射易導致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其作用機轉是藍光引起視網膜細胞過氧化物質 (ROS)增加,造成細胞的氧化壓力進而引發細胞凋亡。幾丁寡醣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COS)有抗氧化及抗凋亡的作用。文獻證實,在動物實驗中COS可以減少自由基並抑制轉錄因子NF-κB傳導路徑,而降低氧化壓力。但關於COS在保護視網膜細胞避免光傷害的效果則有待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藍光LED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造成傷害時,COS是否具有保護作用,並分析其機轉是否與抑制NF-κB路徑有關。我們以ARPE-19細胞株,在添加不同濃度的COS的情況下,經照射LED藍光處理後,分析細胞活性、ROS表現量及細胞凋亡情形,並透過PCR、Western blot、JC-1及免疫螢光染色分析作用機轉,期待將來可做為臨床醫療參考。

幻鏡幻境

有一天,姊姊在照鏡子時,我忽然發現鏡子只能照到姊姊的臉,卻能照到我整個頭,我覺得很奇怪。 後來,看到一個立方體的圖形,一眨眼,圖形會自己移動位置,我覺得更新奇了。 我們和老師談論,老師說他有三隻眼睛,這更不可思議了,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探討其中的奧秘。

永不妥協.

本文是籍由一套數學遊戲來找出它的必勝方法,並且依其設定的遊戲規則來找出它背後的數學原理,作為我們在本文的主要目標。 遊戲名稱:永不妥協(因為此遊戲永遠沒有和棋的結果) 玩法:兩位玩家利用兩種顏色的棋子,在三角形棋盤上下棋,只要能先在棋盤上產生一條同色棋子的連通線,且該連通線可同時連接上三角形最外的3個周界(紅色部分)者,即獲勝。 道具: 黑白棋子○,●若干 下圖的棋盤一紙。 在本文中我們利用了德國數學家E.Sperner提出的理論方法,及高一所學的歸納法、反證法… 等數學證明方法,解決潘建強、邵慰慈兩位教授留下來沒有證完的遊戲結果[1],並將此遊戲依它的特性命名為『永不妥協』。

B.T. B.效用的研究

國小自然科學課程一化學教材採用 B.T.B ( Bromo Thymol Blue )溴瑞香草藍指示劑,作為學生研習觀察物質所具有的特性,由於它的反應迅速,並且以鮮艷的色彩指示物性相同與否,確實帶給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可謂編撰自然科學課程教材的一種特色。作者透過輔導一般教師教學研習會以及教學觀摩會,發現尚有諸多的國小教師對 B.T.B仍感生疏,為此遺留若干疑問等待解答”因此,和本校教務處主任王金章先生以及數位同事共同著手本題的探討,預期將探究結果提供給一般師做為教學之參考。

乾坤大挪移.

在一次數學課中,老師講解了幾種相似形的畫法,選擇了不同位置的 O 點(光源點),會有不同的畫法,引發了我們想去探討的興趣,我們想知道,除了課本上提到的幾種單一光源點的作圖方法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作法?我們於是著手研究。

麻醉大師--壺蜂麻醉獵物的策略與幼蟲捕食間關係

本研究在探討棕泥壺蜂的生殖行為,包括牠尋找、捕捉、保鮮獵物等策略與幼蟲捕食間 的關係。結果一在尋找獵物上:壺蜂為了讓下一代能順利成長,會有①壺蜂找到適合竹管並清潔乾淨。②壺蜂產下卵就離開。③再去捉捲葉蛾幼蟲回來竹管。④然後啣泥球將洞口封住。等複雜的繁殖行為。結果二在獵捕上:壺蜂會找尋6.57±0.68cm~9.28±0.66cm大小的捲葉、與葉柄呈45˚~125˚間夾角上捲葉葉片作上記號。捕捉體長13.0±0.78mm~15.1±0.76mm、體重0.032±0.01g~0.058±0.01g的獵物。結果三在獵物保鮮上: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讓原本心跳每分鐘平均105下的獵物,降到每分鐘平均50下的緩慢跳動,直到第七天才停止。結果四:壺蜂的幼蟲在獵物心跳停止前可以吃到新鮮活的的獵物,以順利成長。

三角形可變動的外西瓦線之共點問題

2001 年 Larry Hoehn 提出了 △ABC 的三個旁接三角形的西瓦線之共點性質,近年的相關研究都是探討邊上作正方形或矩形而構造三個旁接三角形。本研究不限於直角,創新探討角度一般化情形。考慮以 △ABC 頂點為旋轉中心,將三邊分別旋轉實數 φ 後,構造出可變動的三個旁接三角形。我們發現可變動的三條外中線交於一點、三條外高交於一點、三條外中垂線交於一點。我們先探討前述三個動點的軌跡,發現著名的 Kiepert 雙曲線,本研究為 Kiepert 雙曲線的新構造法。接續研究任選兩點所構成的直線性質,有趣的是,外高交點與外中垂線交點連線恆通過重心;外高交點與外中線交點連線恆通過九點圓圓心,我們給出共線三點的有向距離比例常數。最後,再探討三個動點共線的充要條件。

汗孔、氣孔知多少

有些人每天喝很多水,有些人除了三餐之外,幾乎就很少再喝水了,剛好生物課上到氣孔具有蒸散作用的功能,於是我們就聯想到,人類的汗孔亦具有蒸散水分的功能,於是我們就針對汗孔、氣孔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