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一名

滑動摩擦

去年五月三十日在談文車站所發生的大車禍,據當時的報紙報導,特快車的司機發見前方軌道上停著快車時,即時剎車,但因衝力太大,火車滑行了一段距離也不能停止,而迎面相撞的。目前交通發達,車速又快,我們常常看到在路上快速行駛的汽車、機車,緊急剎車滑行留下的黑色痕跡。我們曾經驗過,在雨天路滑,或在路上踩到香蕉皮滑倒的現象。此外以鋼筆、鉛筆、毛筆寫字等都是滑動摩擦,這種滑動摩擦,在我們生活中關係很深,但在物理課程,摩擦力單元,只提到最大靜庫擦而巳。為了多了解摩擦現象,我們做此研究。

楊氏係數之精密測定及金屬線塑性行為之探討

一般楊氏係數的測量結果常與公認值相差甚多,詳細檢討原因,覺得這個實驗有徹底改進的必要。金屬線受應力而產生應變時,其內電阻亦必跟著變化,或許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電阻應變”來測量楊氏係數。物理書上對於塑性應變的圖形都畫成下面左圖的樣子,但去年我去參觀資訊展時發現有一種自動化儀器可以將金屬線受力應變的整個過程描繪出來由,由下面右圖可以發現曲線上有突然折返的現象,到底那個圖才對呢?

結晶世界的奧妙

課餘閱讀科學叢書,上面寫著:泡一杯水溶液,然後放入一根棉線,不久就有晶體附著在棉線上。我覺得很有趣,也泡了-杯糖水試試看,結果老半天卻未見晶體附著,因此引了我們探討的興趣。

駐波所生的諧音和樂音音符的關係以吉他為例

物理課本上提到,駐波有第一諧音,第二諧音……,但是我們很想知道他們與樂音各音符一一對應的關係,以及各音符之間的頻率關係,於是我們便設計實驗,著手研究。

風之舞

運動會不斷揮舞著雙手的「舞星人」,引起我們好奇,如何製作出可不斷舞動的「舞星人」,成了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吹風機、玩具小馬達風扇、電動氣球打氣機,到效果頗佳的直流軸流扇做為舞星人的風源;棉紙、塑膠袋、布做為氣舞(風管舞星、舞星人)的材料;經過各式實驗發現:* 風管舞星:材質、風力大小、風管舞星與水平面的夾角、出口的型態,都會影響風管舞星的擺動頻率與擺動效果。* 舞星人:材質、風力大小、剪裁方式,則會影響舞星人的擺動頻率與擺動效果。特別是醒目的黃色防水布,搭配並聯的直流軸流扇,產生奇佳的擺動效果。縮小版的風管舞星及舞星人,不佔空間又平價,卻可達到引人注目的廣告效果。

地球真的發燒了嗎?-深入探討全球暖化的趨勢

全球暖化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然而暖化的背後是否跟地球的緯度有所關聯?究竟地球在未來可能會從甚麼地方開始急速升溫?是赤道?還是極區?或是根本與太陽的入射角度不相干?雖然不是非常的精細,我們仍舊將地球依緯度畫出了區分,去比較這些不同緯度地區升溫的現象。 結論跟我們以前所認知的事實的確有一段差距。有些地方的氣溫長期來看是上升,近十年的狀況卻是下降;有些地方的氣溫一直穩定而持續的上升;更有些地方的年溫差越來越小,冬季愈來愈熱,夏季愈來愈冷。

一人盪,兩人搖—單繩秋千擺盪能量移轉的探討

使單繩秋千擺盪需要能量,能量可經由介質的傳遞移轉給另一個秋千,所以介質的變化,擺〈秋千〉的變化,都是影響能量移轉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即在探討如何顯示能量移轉的軌跡及探究影響能量移轉的變因。

指甲刀的原理與實用價值的探討

在課堂上,老師講解完槓桿定律,就提出許多日常上槓桿定律應用的實例讓同學們參考。其中指甲刀的應用,殊不知要歸類何種槓桿,經過同學們的熱烈討論和蒐集賣料,我們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知識反饋歷程的試探-國中化學教科書中有關水的電解實驗改良芻議

知識是經驗的累積,經驗則有賴於知識的沖激,兩者相生相成,相互為用,乃右所謂「知識爆發」時代的降臨。英哲羅素曾經喟嘆,今日人類擁有太多的「知識」,但是卻缺乏「智慧」,「智慧」的開啟與孕育,必須各階段的教育以及各種範疇的教育密切配合,在科學教育方面,特別著重於科學精神的培養以及科學方法的訓練,如果對於從科學教科書上求得的知識囫圇吞棗,不求共解,或光會背誦書文內容,而不能學習科學方法,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則不是我們求知的本意,更談不上「智慧」的增進。

鹵素活性大小比較的設計與廢液處理

在國中理化課本第二冊第九章我們學到了一些重要元素的性質及反應,尤其在 9 - 2 節有關鹵素的示範實驗,覺得又好奇又喜歡,它係利用四氯化碳溶劑使反應物產生各種顏色的變化來比較活性的大小。雖然動作簡單但總覺得不順手。而溴碘等之製備並無介紹,以及實驗完後混合液及餘氣應如何處理或回收並無加以指示,因此為配合政府環保政策就在老師的指導下以此作為研究的主題並加強環保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