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三名

小戴陪你練球─自製羽球練球機

「小戴教練」是我們利用馬達及車輪自製的羽球練球機。一次可裝載60顆球,射程可達到6公尺,而且能左右掃射。我們利用tracker運動軌跡軟體進行分析,以真人教練餵球訓練時所發出的球路進行對照 。改變射球的快慢、角度、強度、找出小球、挑球、平球、長球等不同球路模式。最具獨創性的是「小戴教練」的製作不需要寫程式,而是以滾輪及滑梯達到有效送球,資源回收的材料及簡易的機器組裝方式可讓其他同學們自行仿製。研究團隊在製作過程中不斷測試練打,雖然無真人羽球教練,但我們鼓起勇氣全員代表學校首次參加108學年度臺北市教育盃羽球錦標賽,訓練過程中,證實「小戴教練」羽球練球機實用又好玩。

午夜偷襲者的剋星

蜚蠊,俗名蟑螂,為惡名昭彰的室內害蟲之一其分布之廣、繁殖力之強、生命力之韌更是為人所週知”欲做底擊敗蟑螂,唯有從瞭解蟑螂入手,尋求其生活史中最弱之一環,予以無情之打擊,方能在「人 ─ 蟑螂」大戰中贏取絕對的勝利,本實驗正本此而產生。

驅蟑達人「皂」得住 ~ 天然環保驅蟑皂

一般人都認為蟑螂就是「髒」螂,但是,果真如此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金盾教授就曾在國家地理頻道受訪時表示:蟑螂其實是很愛乾淨的昆蟲。另根據文獻資料顯示,蟑螂的外型經過了三億多年的洗禮,仍然維持牠原有的形態,沒有太大的改變,在殘酷的弱肉強食、水火肆虐的環境下,牠們仍能躲過一次又一次的浩劫,未被淘汰,實非僥倖,可見其生命力之強,適應力之好。但因蟑螂實在是非常不受人類的歡迎,既然無法完全滅絕牠,我們是否可以試著改變想法,找出可以讓蟑螂能自然離開人類住家環境的方法?因此,我們決定研究蟑螂的味覺趨避性,探討蟑螂厭惡的味道,藉以將惱人的蟑螂驅走。根據我們最後的研究結果發現:天然老薑、樟樹及胡椒粉都有很好的驅蟑效果,且為了延長植物渣液的使用期效,我們繼續研發成自製的天然薑皂、樟樹皂及胡椒粉皂,經再次的實驗證明,驅蟑的成效依然很好。這幾種天然環保驅蟑皂不但材料便宜、取得容易、環保、安全、經濟有效,最主要的是製作簡易,連我們小學生都可以自製,實在非常值得推廣應用。

有趣的數遊戲

1.依照新頒國民學校課程標準明示,國民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二學年下學期)數學教材單元及細目,關於乘法(佔960 分鐘)的數學2.據專家倡導兒童的學習由遊戲生活進入、容易引起興趣,了解獲得深刻的印象。

堆垛問題之解法

老夫子向大蕃薯買雞蛋,一不小心竟把堆垛在桌上的雞蛋,翻滾到地上砸碎了。老夫子說,只要大蕃薯能說出雞蛋的總數,他願意照價賠錢,這下子大慕薯的頭更大了,應該怎麼計算呢?

天羅地網-雷射光線之反射路徑與正n邊形完全圖之關係探討

在正n邊形的n個頂點各放一面鏡子,並將其中一個鏡面順時針轉動90°/n,將雷射光線沿該點切線方向射向此鏡面,使光線在正n邊形各頂點的鏡面間反射,本文主要在探討光線在各鏡面間反射路徑之規律性與其應用,研究分為兩大部分:一、將雷射光線射向一順時針調整角度θ=90°/n的鏡面且其餘鏡面皆不轉動之情形下,探討雷射光線的反射路徑之規律性及尋找正多邊形邊數與反射數間的關聯性。二、在正n邊形的n個鏡面中,每個鏡面可依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θ=90°/n或是不轉動。此部分我們只針對n為偶數的情況去探討,我們採用數學上函數的對應方式取代了物理上反射原理的路徑操作,由數學的模式去探討鏡面調整的規則,擬訂出適當的策略調整鏡面的轉動,並找出最大反射數。

顏色與溫度的關係

(一)奇怪!一到冬天,整個學校的顏色都變了,樹葉枯黃,草皮也枯乾,連我們穿的衣服都變成黑色、深藍色,為什麼不穿活潑可愛的顏色,能夠更顯示我們小朋友的朝氣呢?(二)一到夏天,小朋友朝會,又是白茫茫的一片,全部是白上衣,加上太陽光一照,哎!眼睛真受不了,如果改變一下,不是可使我們的眼睛更舒服嗎?(三)由以上兩個原因使我想到是不是顏色和溫度(吸熱、放熱)有關,為了想了解這個問題,引起我對這問題的興趣。

以正三角形的角度求弧長的方法及推廣應用

1.在課本裏沒有圖面的作法及說明的由其從複雜圖面求出其弧長的周圍更難。2.我們想出運用正三角形的角度,創造幾種有趣的圖面求他的周圍長度,探討其作法和基本原理。

捕捉你的點點滴滴 —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探討

本研究自製二氧化碳溶解度測量裝置,探討【一】物理性捕捉:在1013百帕的壓力、26°C的溫度,每升水溶解0.7升的二氧化碳。氣體飽和溶解度隨食鹽水、糖水溶液濃度增加而減少。壓力增加、溫度降低,會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二】化學性捕捉:二氧化碳溶解度隨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鈣水溶液濃度的增加而提高,溶解度受水溶液酸鹼性的影響-鹼性的溶解度>純水>中性鹽類、酸性。二氧化碳溶解度隨水溶液中解離的離子濃度與離子電荷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菠菜的溶解度比自來水高。【三】生物性捕捉:以六種小盆栽植物在密閉容器中,因光合及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經測試計測量可達277ppm,每日二氧化碳吸收、排放的循環量維持平衡。

以感應電流來測量重力加速度及瞬間速度

理化課本第四冊提到運動學,在課本中對重身加速度、瞬時速度這些名詞並沒有太多介紹,在高中的課本中,也只有利用光電計時器來測量重力加速度,可惜的是,在國中的實類室中並沒有這套儀器,因此,我們希望利用手邊現有的設備,來測量重力加速度,並試圖尋找一個測量瞬時速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