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三名

黑金秘辛-備長炭粉末對行動電話電磁波阻絕之效果探討

近年來,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也漸漸的成為現代人值得重視的健康問題之一。而備長炭的生活應用已廣為流傳。其中備長炭阻擋電磁波的功效也受大眾矚目,而我們希望能藉由不同物質,比較出備長炭阻擋電磁波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於生活當中。在第一個實驗當中,我們比較了多種導體及非導體,發現導體對電磁波的確具其阻擋功效,而炭的阻隔效果與其相似或在其之上。於是我們在進行的第二個實驗當中,將其效果運用在手機上,進而詳細比較手機各部位發散出的電磁波強度,發現手機的側邊是電磁波高度散發區域。再以「博士膜」包覆不同質量之粉狀炭,詳細紀錄其數據,期盼能替電磁波對人體影響的問題,提供一個有力的解決方法。

小簾立大功【窗簾的吸音與隔音效果之研究】

聽說窗簾可能有吸音及隔音效果,但真的嗎? 研究顯示:(1)窗簾材料:吸+隔音效果為棉質>麻質>塑膠質>厚棉>紗質>海報紙>雙面質 (2)窗簾厚度與吸音呈正相關與隔音呈負相關 (3)窗簾孔隙面積與吸、隔音都呈負相關 (4)牆面的窗簾數與吸、隔音都呈正相關 (5)對稱H型擺設雙牆窗簾吸、隔音都比連續L型好 (6)窗簾波折高度與吸、隔音都呈正相關,波折高度≥10cm吸音效果好 (7)窗簾波折間距6~7cm吸+隔音效果好 (8)窗簾到牆距離與吸音呈正相關與隔音呈負相關;到牆距離3cm處有最佳吸音效果 (9)多層窗簾有吸、隔音效果,以2層為最佳 (10)窗簾含水量與吸、隔音量折減率呈正相關,棉質窗簾含水量168%為最佳吸音含水量。 窗簾改善噪音是有效,理想吸音可減42 dBA及隔音可減139 dBA。

廢淨新機—蚤、柴油

本實驗以魚罐頭工廠廢水回收再生為目的,探討工廠兩種主要廢水之特性及利用,第一種為鯖魚前處理之廢水,富含蛋白質,經曝氣24小時,做為培養圓水蚤(Moina sp.)及德國米蚤(Daphnia sp.)之餌料,其增殖最高密度分別為每公升2854隻及1030隻。第二種為鯖魚罐頭蒸煮後傾倒出之廢水,富含油脂(魚油),收集魚油轉製成生質柴油,實驗結果發現其游離脂肪酸含量為1.4%,熱卡值為高級柴油之86.5%;轉化率為91%;氣相層析質譜儀 (GC-MS)分析魚油生質柴油之酯含量為99.68%,合乎歐洲(EN)及CNS15051之最低標準96.5%;將魚油生質柴油、市售柴油及B20(20%魚油生質柴油混合80%市售柴油),直接注入三缸柴油引擎測試,引擎轉速維持在1800rpm,加入0、1、2、4、8kw負載,測試引擎運轉所排放的CO、CO2、NO、NOX、SO2、CO2/(CO+CO2)以及粒狀物質(PM)濃度,經研究結果顯示,魚油生質柴油較市售柴油之排放數值稍高,B20之排放數據接近於市售柴油。

宿根甘蔗不同處理方式對萌芽生長的研究

台糖近年實施機器採收以來宿根留頭過長及培土中耕以機械代替人工問題首創研究我們的家住在糖廠附近,所以每年冬季,常常看見工人在田裹辛苦的採收廿蔗,最近又利用很多新機器在大量採收了,有一天在同家的路上,忽然發現採收過的蔗園,長出很多小甘蔗,其中人工採收和機器採收的很不一樣,有的發芽很粗壯,有的很瘦小,另有一部份發芽後又枯死了。我們開始挖開土壤,看到這些甘蔗根的生長也不相同。大家都很好奇,於是就開始研究,怎樣才能使蔗頭再留宿根,使它長出又粗又壯的甘蔗,來節省新種甘蔗的勞力呢?我們請求師長協助,希望找出個好的方法,使甘蔗產量增加同時節省勞力,提供醣廠利用,去賺更多的外匯,也為自己的國家肖獻一點微小的力量。

電位丘模型模擬α質點運動的探討

在研究α質點靠近原子核時運動的軌跡,通常以丘狀曲面如下圖 模擬原子核所建立的電場位能曲面,另取一鋼球彈向此丘,代表α質點的運動情形。物理課本上曾提到“鋼球在曲面上滾過的軌跡,自然是一個三度空間的曲線,而此曲線在其底平面上的射影,及代表α質點在原子核電場中運動的軌跡”(請參考以下附錄),我們不禁要問如此射影下來的曲線軌跡真的是正確嗎?引起我們以下的討論。 附錄(節錄自參考資料(2),P276~278) : 左圖用以說明α質點當靠近原子核時所循路徑的丘狀曲面,α質點具有之位能與 r成反比,r為離原子核之距離。製造此丘面時應使面上任何點之高度與r成反比。r亦為在丘面上點離丘面中心線之距離,因此,在丘上之滾動之小鋼球所具有之 重力位能與r成反比。如此,則鋼球運動時的能量即與電荷在原子核電場內運動的α質點的能量變化情況相似,而此運動軌跡在丘底平面上的射影,即與α質點在原 子核電場中運動的軌跡相類似。 下圖中實線表示小鋼球在代表庫侖電場之位能的“丘狀曲面”上滾動之可能路徑,丘底平面上之虛直線表示小鋼球最初瞄準方向。若自丘頂正上方俯視此丘狀曲面,則所見之鋼球經過路徑及代表一α質點在原子核電場中之運動路徑,此路線即圖中平面上之虛曲線。

實驗室安全製造氫氣方法之研究

一. 學校老師不敢輕易去作氫氣實驗的原因:1. 實驗時若以 Zn加H2SO4製氫,則產生出的氫氣必和瓶內空氣混合,一經點火就有爆炸危險。2.若欲將原來瓶內空氣完全排出,則實驗所費時間太長(約須 30 分鐘以上)而且還沒有把握。3.若用 Na (鈉)加水製氫以排水集氣法收集,則不適用於國中化學實驗 5-1,實驗7-2,實驗7-3.2 ,買驗23-2。4.氫氣鋼瓶一般學校不易設置,保管、管理不易。二. 老師不做有關氫氣實驗學生無法獲得應有知識,且建立了怕做危險實驗的錯誤觀念。與設計一種又安全、又方便、又容易保管的氫氣發生裝置確有必要。

碰!水流不只是流動-水流噴射實驗

倒水時,常可看到水不平穩的流出,並出現了類似旋轉的現象,同時有一些看似「聚縮」的點。我們想知道這種現象的成因。首先,我們驗證水是否在轉動,而發現旋轉現象並不存在。接著,我們發現聚縮點出現之鉛直高度在同截面下固定,故此現象很可能具週期性。我們拍攝下水珠的振盪而證實水具有因表面張力造成的自然振盪週期。我們接著研究影響振盪產生的因素:恢復力以及慣性。我們改變慣性來觀察在不同面質量下,振盪產生的時間和質量的關係,發現振盪產生的時間和開口面積的平方根成正比。為了驗證此現象和恢復力有關,我們使用1:1水和甘油混合液重覆前一個實驗,發現聚縮的時間有所改變。我們證實這個現象是一個由表面張力造成的收縮振盪。

椰子樹到底有多高?

上體育課時,老師問我們躲避球場的長和寬是多少?同學們用小尺量,不但不精確,而且不方便。於是大家便互相討論有沒有方法可以簡單又方便的測量出一段「長的距離」。

硝酸與銅反應之濃度分界

我們在化學課本中曾經讀到:「濃硝酸與銅反應產生紅梡色之二氧化氮;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無色之一氧化氮」,但不知在何種濃度產生二氧化氮,何種濃度產生一氫化氮,故做此實驗以了解其「濃」與「稀」之分界。

水中舞者

本實驗將小型塑膠圓片置於水中以不同角度釋放,模擬落下樹葉在空氣中的左右擺動情形,藉由分析影片得到小型塑膠片的位置、速度、角度、角加速度等物理量,觀察後提出了「分流點」的假設,並結合白努力方程解釋塑膠片的規律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