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佳作

雷射水平儀校正釘槍

通常在匯報、教學、導遊人員都會使用雷射筆來投映一個光點或一條光線指向物體,本研究把雷射筆這個瞄點的特性運用在釘槍上,並且加入氣泡水準儀檢驗機器安裝面或平板是否水準,及測知傾斜方向與角度大小的測量儀器並增加板機安全卡榫,降低操作危險,而本研究使用的釘槍是氣動式釘槍在工業上使用的好處比電動式釘槍更有效率,為了新手可以更快上手,也能在工業上提高釘東西的精準度,避免在材料上釘東西失誤而浪費,本研究使用了兩個氣泡水準儀不只可以立著釘也可以平著釘,不會受到材料上的限制,而失去該有的垂直度,並且本研究還加裝雷射筆,可以讓距離做到有效的控制。

掉落的寶藏-落葉堆肥

使用化學肥料雖然效果快速,但與有機肥料相比,缺乏改善土壤性質的能力,且需要經常補充,過量會造成土壤酸化,甚至使水質惡化。所以利用生活中剩下的廚餘或是落葉來製作有機堆肥,省錢又環保。本實驗利用五種樹木的落葉來製作堆肥,並且分別添加米飯、香蕉皮和黃豆渣,我們想找出落葉和何種添加物共同發酵後製成的堆肥液,可以使綠豆的生長高度最高。實驗結果發現這五種樹木落葉添加香蕉皮一起發酵的實驗組別,落葉腐化的程度較佳,而且種植綠豆時,添加落葉和香蕉皮一起發酵的堆肥液,綠豆生長高度會較高,所以落葉腐化時,若加入適合的添加物,可以提升堆肥的效果。

逆境入侵!有請細胞壁─探討PME基因At3g49220功能缺失對阿拉伯芥適應逆境與激素之影響

PME(pectin methyl esterase)果膠甲基酯?是維持植物細胞壁結構的重要酵素,可藉由分解果膠來調控鈣離子進出,間接影響細胞壁的完整性。本實驗選擇在實驗室中被篩出對熱逆境敏感的突變種,以NaCl、ABA、GA加入培養基,探討不同濃度下,突變種與wt根生長量的差異;另一方面,我們也用RT-PCR看逆境與激素對此基因RNA量的影響。實驗發現在NaCl逆境裡,此基因RNA表現量下降,但在ABA中卻呈現上升的趨勢。根長實驗部份,098874c的種子在NaCl與GA的環境下,有差異大於wt約10%的情形。而859540的種子在ABA環境內,其生長情形比wt好,在GA處理下則較差,此部份差異也都達10%。RT-PCR兩種處理的結果符合根長實驗呈相反趨勢。所以At3G49220基因對植物生長確實有影響,但在鹽逆境、ABA、GA環境下影響不似在熱逆境下顯著。

蓬『管』生輝–綠能導光管之應用研究

我們提出一套環保導光系統,能有效收集屋外的太陽光,並將收集之太陽光傳遞至屋內,同時證實太陽光可透過導光管的引導,輔助室內照明之利用。本系統分集光與導光兩部分,在集光部份,我們提出二種方法,一、利用裝水的寶特瓶放在導光管上方聚光;二、在廢棄的碟形天線貼上鏡子,加上放大鏡聚光,可以大幅提升入射光的強度達24倍之多。在導光部分,我們提出實心導光管光纖及空心導光管L型、S型導光結構建置,空心導光管內鋪設鋁箔貼紙、烤肉用鋁箔的反光材質,並在轉彎處貼附鏡子或反光片就可大幅提升導光效果。台灣日照率高,我們利用生活中的環保材質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陽光』導入室內,為全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力量,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

久久崇陽 - 利用重力原理研發無電力追日系統

目的:利用重力原理改變太陽能板傾斜角度進行動態追日,以提高產電效率。 實驗設計:本研究以節約與廢物利用為主要考量。利用槓桿原理,找出太陽能板最佳的槓桿支撐位置,測試在不同角度所需的重量;室內模擬測量出台北夏至與冬至10-14時太陽仰角的照度和電壓值;以水做為重力控制改變太陽能板角度,並配合三段排水的方式來校正中午時段的些微角度偏移。以統計方法驗證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差異。 結果:戶外實測結果顯示照度值(12pm, 1053 vs. 993)與電壓值(平均值,42.94 vs. 40.78),再計算相關係數(0.9285 vs. 0.8997),發現追日組均優於固定組。 結論:本追日系統創新地以重力調整不同時間太陽能板的傾斜角度,並能使太陽能板自動回復至初始位置,此裝置能成功有效提升太陽能發電效率。

智慧型遠端插座用電監控系統

在電費日趨上漲的今天,「節約能源」對大家來講無非是必要的事,本專案嘗試利用目前智慧手機APP 的實用功能,以及單晶片微電腦等,探討設計一個「智慧型遠端用電插座系統」,並提出一個有效達到節省用電量以及監控用電狀況的解決方案,本專題探討穫得以下結果:一、利用現有智慧型手機,搭配如插座般的硬體模組,使用於家電的控制上,是方便可行。二、硬體模組可順利與家庭的電源系統及插座相容,居家不須做大幅度施工改善電路工程。三、針對往後新建大樓房屋的電器配線及明線或暗線插座皆可很容易的搭配使用。四、藉由我們所開發產品,使用手機即可容易完成對居家電源進行如拔除插座一樣的隔斷電源動作。

溪的眼淚-樹梅坑溪污染調查與溪流自淨效應之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探討新北市淡水區樹梅坑溪污染,期間2014 年9 月~2015 年5 月。首先樹梅坑溪的污染來源,其次檢測樹梅坑溪的污染,檢測包括硝酸、亞硝酸、氨氮、磷酸、化學含氧、BOD、TDS、溶氧量、酸鹼度、透明度、濁度、重金屬等12 項。並利用低棲生物、RPI值、總體水質比對分析溪流的污染程度,以及研究溪流的自淨效應。研究結果,污染問題水源掠奪、養豬、家庭污水、溪流加蓋為主因。污染程度,源流區無污染,上游區中度污染,中游區輕度,下游區嚴重污染。豐水期與枯水期污染差異不大。短期與長期污染相似。三年來中游、下游地區水質明顯惡化。溪流自淨有降低污染的效果,建議整治用自然或生態工法改善溪流的水質。

再次抓住棉腆的WALL

全球暖化造成氣溫逐年升高,又造成熱島效應使內外溫度差不多,夏天時熱到受不了,冬天又不像冬天,長時間都需要開冷氣,這樣一來治根不治本,反而造成了更嚴重的地球暖化,再來就是牆壁使用年限快到期就會開始剝落,這些外牆不但不美觀,掉落的碎屑還有可能造成砸傷的意外,所以,我們決定拿這些要丟棄的棉花,二度利用,達到循環經濟成效,探討其隔熱及黏著力效果。

租屋客的租房選擇—「寄」人籬下的難題

我們以台東海岸地區以及小野柳的皺紋陸寄居蟹〈Coenobita rugosus〉作為研究物種,想了解小野柳風景區這樣受到人為干擾的棲息地,陸寄居蟹揹殼合適度到底有多少?我們想藉此研究並進一步地探討陸寄居蟹的換殼行為。根據寄居蟹與螺殼的形質相關性分析,我們找出了殼內體積和重量與寄居蟹身體大小的相關性最高,而行為實驗測試也獲得了相對應的結果,我們發現寄居蟹若是揹著一般螺殼,則會傾向換成內體積較大但較輕的螺殼;若是揹著非洲大蝸牛的殼,則會傾向換成內體積較小但較重的螺殼。而小野柳地區的寄居蟹族群比起鹽寮海岸,揹著適中和偏大殼的陸寄居蟹所佔比例較高,可見這幾年來小野柳舉辦「給寄居蟹一個家」的活動對當地寄居蟹生態有著正面的幫助。

車內生物緊急救援車聯網系統

本作品是一個結合車聯網的車內的安全裝置,裝置會在引擎熄火且車門上鎖時,監測車內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當超過安全值時,會發出警報、搖下車窗,並傳送緊急訊息通知車主,以利救援車內人員。 本作品能藉由網際網路與車主行動裝置連結,車主不只能透過行動裝置查看車內各項數值,車主也可以透過行動裝置控制車窗,未來更能與車商配合,整合至汽車嵌入式電腦,便可以實現更多功能。 汽車的發展為人類帶來了便捷的交通,但是多數人注重駕駛中的安全性,卻疏忽了熄火後車內的安全,每年都會有人在車內缺氧或熱衰竭而喪命,為了防止這樣的不幸再發生,而投入車內主動安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