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分科評語

中華民國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評語

這一次中國民國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方面,國內參選的件數,出小組有十六件、高小組十七件、國中組十五件以及高中組十三件,總共六十一件,另外泛太平洋地區國家參展作品計有香港及越南各一件,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是第一次參展。 整個而言,這次參展作品,國小組方面,學生多能從日常生活的體驗中發現問題,或從遊戲中尋找正確的物理結論;作品題材從設計到實驗方法,均極活潑,也符合科學精神,顯示國內國小科學教育能成功的培養出學生對生活環境的敏覺力與處理問題的正確方法。國中作品方面,表現也不錯,例如在實驗上能從浮體下沉的深度與福利成正比關係,確認其為簡諧運動,進而利用測量簡諧運動的週期,求出浮體截面、液體密度,對週期的影響。至於高中作品中,難能可貴的是,今年有私立高中、職業學校的學生作品,從地方科展脫穎而出,進入全國科展,且作品品質甚佳,顯示高中物理教育的普及工作已漸產生功效。

中華民國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地球科學科評語

地球科學科評語地球科學組展品今年共三十三件,大部份為團隊合作研究之成果,均符合科學教育之精神。作品內容包括賀伯颱風所造成之損害、溫室氣體對地球之影響、地層的滑動、化石的種類及其代表之生存環境等等。作品大部份均能利用鄉土村料作深入之探討。其內容絕大部份符合學生之程度,少部份作品教師之參與成份稍高。學生表達能力甚佳,尤其以高小組為最。 部份作品極富創意,如平流層中之臭氣雙峰,學生能充分利用電腦查詢與收集資料。較過去之作品更有進展。

中華民國第三十三屆中小學科學展覽-化學科評語

今年化學組的件數比去年略少,所幸的是除了高中組,其他的表現都不比去年差,高中組因為沒有特別好的作品,其他的也不意分出優劣,所以第一、二名從缺,是化學科評審委員感覺遺憾的事。 本次展覽中的一項優點是很多同學都注意環保問題的重要,即使主題不是在「環保」方面的也考慮了對環境或自然生態的影響。另一項值得報告的是,佳作獎和前三名相當平均於北、中、南和東部各區,也不一定出自所謂的「明星學校」,似表示科學教育普遍程度提高,城鄉差距減少。 科學作品中有一些共同缺點,必須提出,請大家注意一是在數據處理時多未考慮準確度,和有效數字,另一是在測量數值時也多未考慮儀器的正確用法和再現性,特別在不同條件下,差異不多時,如果忽略了以上兩點,可能因而誤導了結論的正確性,希望以後能夠改進。

中華民國第卅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應用科學科評語

中華民國第三十屆中小學科展應用科學科評審總評 本組今年參展作品共計六十四件,仍屬各組之冠,作品性質,則偏重於電腦應用與環保問題之探討。所有作品,均遵守安全規則,誠屬可貴,對國小組兒童正常心理及人性化觀念的培養也值得重視。 國小組作品水準,較去年進步,看板及作者表達能力均佳,作品題材的選擇,均能符合該組學生的研究能力。國、高中組作品,略遜往年水準,尚嫌欠缺;電腦有關作品比率偏高,應用電腦未可厚非,問題在對「科學知識之追求」體認不夠,利用電腦以探討基礎及應用科學或工程的觀念,有待加強。 本屆作品利用科學金神或方法,去探討社會、人際關係有關問題之研究件數偏低,值得改進。

中華民國第三十六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生物科評語

本年度生物科之參展作品水準,比往年進步,如百分之八十之作品均以電腦做成,內容整齊,研究水準,也比往年提昇,特別對國內特有題材之探討,如質物相剋、蟑螂之研究,對本土文化之提升有助益。但仍待加強的地方,如圖、表之表示;內容重點之提示等仍待加強。有些著作,已有初步結果,具創新性,可供將來繼續研究、發揮光大。

中華民國第三十五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評語

一、能自行設計實驗,並以理論推導公式,驗證實驗結果。 二、能利用較進步的科技產品測量,例如:雷射,以獲較精密結果。 三、理論計算或實驗裝置能配合個人電腦使用,對於資料的讀取、分析,更深入、更迅速、精確。 四、能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改進,以增進教學效果。 五、國小部份,大都以實際生活周遭環境,為取材資料,做有系統的分析,內容生動有趣。 六、高中組作品在程度上比去年高很多,對問題的探討不但普遍相當周延,而且測量方法的設計,也多具創意。國中組則未顯示有進步,可能與升學壓力有關。 七、初小、高小參展少數作品中,有遠超過學生程度者,使學生無法發揮其固有創作力,和獨立思想機會,殊為可惜。

中華民國第三十四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評語

(一)高中組 優點: 1.實驗裝置精密化與自動化。 2.使用PC,使資料處理方便迅速。 3.作品多具創意,理論的推導深入、詳細。 4.學生對作品了解相當深入,回答問題時反應敏捷,也顯示出作者具有廣泛智識層面。 待改善建議 研究對象,頗多從課本中尋找,而且有不少是歷年中小學科展中常見者。 (二)國中組 優點: 不少作品重視教學實驗的改進研究,在實驗方法及精確度的改進方面,均有新的構想與貢獻。 待改進建議 1.有創新的作品較少。 2.部分作品未能遵守科展展品的規格要求。 (三)高小組、國小組 優點: 1.參展作品內容很多與實際生活配合,選是學生敏於觀察,勤於探索,值得讚揚鼓勵。 2.本屆作品,遍及北、中、南區及金門等各地,顯示科展在小學階段受到全國學校重視,而且均能找生動有趣的題材,並做合邏輯的推理。 總結: 此次物理科作品顯示內容相當充實,學生善用最新式的科技工具,做深入的分析探討,尤以高中物理表現最為突出,甚值得讚揚鼓勵。

中華民國第三十二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應用科學科評語

本屆應用科學科參展作品共計六十三件,其中初小組十二件、高小組十三件、國中組十四件、高中組十七件、國際科展推荐作品五件、泛太平洋國家代表作品二件,線將各組作品評審結果詳述如下。 初小組作品中,簡易理化的應用、廢棄物回收、日常用具適用性探討、生物習性研究等課題佔多數,充份顯示選題的多元性,大部份作者對研究目的、執行步驟均有深入的了解,十足發揮了科學研究的精神。然而部分作品深受指導老師的影響,為美中不足之處。 高小組作品題材的選擇,亦與日常生活相關者佔多數,而今年作品水準差距仍大,部分作者對研究方法的認識不足,無法詳述執行步驟,有待改善。 國中組得獎作品均對實驗結果作深入的分析與探討,並作完整的歸納,符合科學研究的基本精神。環境保護相關研究均具實用性,部分作品並已具規模的實驗設備印證理論,為本屆國中組作品的特色。 作品完整性為高中組評審的依據,部分作品十分具有創意,而與電腦相關之作品也充分顯示作者獨立研究的能力。參展之二件國外高中生作品並無任何特殊之處,與我國作品相比,水準平平。 為提昇作品水準,謹依本屆評審結果,提出兩點建議:(一)加強學生對實驗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以求作品的完整性。(二)研究題材的選擇應具持續性,以長期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

中華民國第卅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數學科評語

一、國中、高中數學科作品之作者,都能對評審教授們從容作答,發表過程、結論、特色甚為難得,為部分國小學生上未能擺脫以往機械式報告亟待日後改進。 二、本年度高中作品皆金長期研究思考研究,問題皆相當深入完整,而國中作品,研究時間嫌匆促,宜與改進。 三、本年度大部分作品具有非常完整參考資料,但部分作品未能充分使用參考資料,導致事倍功半,甚為可惜。 四、今年作品除具數學內涵,能兼顧趣味與應用甚為難得。

中華民國第三十九屆中小學科學展覽-物理科評語

由此次科展,我們發現國內基礎國小、國中、高中之科學教育,己慢慢揚棄以前教條式、公式化之教學,學生己能培養主動去挖掘問題,並實際動手去搜集資料,以實驗去作驗證之精神。對實驗數據之分析,亦能使用正確之方法,國中生甚至國小學生亦能使用電腦作數據處理,並用網路去尋求答案或資料,實為難能可貴,亦可頂期我國教育之向下紮根表現,此為國內教育升學管道多元化以後,學生唸書不再以升學目標作導向之結果,以及中小學教學生活化、趣味化之結果。 另與去年比較,今年的國中、高小及初小三組題材比較活潑具有創意的題目比較多,顯示這三組學生的思考有活潑化的傾向,對科展也比較用心。高中組則表現平平沒有特別值得一提之處,大約是升學壓力還沒有減輕。又作品多偏向現象的描述,如何量化還有待努力 〈 指導老師的指導相當重要)。